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8-07-12 02:06贾琳琳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人员研究组

贾琳琳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认知存在误解,受到疾病本身的影响,使其容易出现负面的心理情绪,如:恐惧、焦虑、抑郁以及紧张等,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因此,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许可,选取2 0 1 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88例进行对照分析,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为94例。研究组的男性患者50例,女性44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48岁,平均年龄(62.17±65.27)岁;最短发病时间为1 h,最长发病时间为25 h,平均发病时间为(12.8±10.1)年;对照组男性患者52例,女性42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48岁,平均年龄(62.54±65.63)岁;最短发病时间为1 h,最长发病时间为25 h,平均发病时间为(14.2±11.3)年。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临床指标经过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研究组采取临床路径方案。①制定护理路径表。由护理人员、主治医生以及护士长构成护理小组,并通过查询文献和资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如: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心理状态以及文化程度等。与此同时,临床护理小组需要借鉴国内外有关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标准和基本规范,按照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宣传、护理干预以及机体训练等按照时间顺利和流程开展护理指导,并且将其制定为临床护理表格,在实施护理方案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表格执行;②护理路径内容。患者接受住院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为其安排住院位置,并且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住院环境和主治医生等,在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准确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做好皮肤以及口腔等部位的护理,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将肢体放置于功能位置,进而避免患者出现肢体挛缩的情况。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给予对症护理指导和干预。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有关常识认知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研究的护理满意度和有关常识认知率等指标,均使用SPSS 21.0软件予以统计学核验,选择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选择x2值进行核算,将各组见指标进行对比和计算,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87例(92.55%)显著高于参照组70例(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2.2 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有关常识认知率

研究组的有关常识认知率66例(70.21%)显著高于参照组48例(51.06%),卡方值=7.221,P值=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之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患者在发病期间具有发病急促、病情进展快以及治疗困难的特点,若未采取及时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临床上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并且按照计划实施护理指导和干预,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常识认知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脑出血护理人员研究组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