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疗胸痹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2018-07-12 02:06孙振杰
关键词:胸痹气滞血瘀

孙振杰

(邹平县中医院,山东 滨州 256200)

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为临床常见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危害严重。加味血府逐瘀丸为邹平县中医院研发的临床验方制剂,由桃仁、郁金、红花、川芎等中药精制而成,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胸痹(冠心病)。笔者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疗法,用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疗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取得显著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的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患920例者。所有纳入研究病例依来院就诊顺序按3:2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52例,男336例,女216例,年龄45~67岁,平均(57.2±8.3)岁;对照组368例,男223例,女145例,年龄44~68岁,平均(57.3±8.4)岁。比较两组病例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

依照《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而制定[1]:①劳累性心绞痛:临床特征主要为心绞痛发作是由劳累或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其他诱因激发的短时发作,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适当休息后多数迅速消失;发作时其心电图特征多数病人出现暂时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压低达≥0.1 mv,T波低下及偶有出现T波倒置,发作后恢复慢。②自发性心绞痛: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心绞痛发作不以心肌需氧量的增加为诱因,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并且不易为含化硝酸甘油缓解,血清酶没有明显变化;心电图见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

1.3 中医诊断标准

胸痹气滞血瘀证的辨证诊断标准[2]:胸痛、胸闷,胀满,心悸,胸部隐痛阵发,痛有定处刺痛、绞痛,痛引肩背或臂内侧,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唇舌紫黯,脉涩。

1.4 纳入标准

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符合西医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及胸痹气滞血瘀证的辨证诊断标准,同意接受治疗方案。

1.5 排除标准

证实为重度心肺功能不全及肝、肾、造血系统等重度原发性疾病者,对本药过敏或未按规定用药而无法判断疗效者,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2 方 法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加味血府逐瘀丸,每次9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心舒宁片治疗,每次7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在保证治疗安全的前提下,不合并用对疗效有影响的药物;如果必需合并用其它药物,严格只应用限定的药物,包括硝酸盐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以保证组间的均衡性,避免干扰试验结果。

2.1 观察指标[3]

临床症状详细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中的临床症状,记录心绞痛发作的时间、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用量,以及患者的心率、血压和体征、舌苔、脉象的变化,每周各一次。

血脂用药前、中、后分别进行血脂检查。

心电图于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中每周检查一次,观察各导联ST段压低值总和(ΣST)以及ST段压低导联数之和(NST)的变化,在患者胸痛不适时优先检查。

左心室功能采用心脏多普勒彩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排量(CO)的变化。

安全性用药前、中、后各统计1次。①一般体检项目;②肝、肾功能检查;③血、尿、便常规检查;④疑是反应的临床表现、消除情况、检测指标异常等。

2.2 疗效标准[4]

2.2.1 症状疗效

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地改善,证候积分减分率≥75%。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皆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分率≥4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没有明显改善部分加重,证候积分减分率<40%。

2.2.2 心绞痛疗效

①显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率≥70%,或者同等劳累程度不再引发心绞痛。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率≥30%。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率<30%。

2.2.3 心电图疗效

①显效:病人心电图能恢复到“大致正常”或“正常心电图”。②有效:病人心电图相关导联降低的ST段回升≥0.05 mV,主要导联T波变浅≥50%或者由平坦转成直立。③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心电图基本一致甚至恶化。

2.2.4 左心室功能疗效

①显效:与治疗前比较,同等劳力程度不引发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率≥75%。②有效:与治疗前比较,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率40%~75%。③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率<40%。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治疗后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n(%)]

3.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体征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症状体征胸闷、心悸、唇黯、乏力的疗效比较 [n(%)]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恢复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心电图恢复的疗效比较 [n(%)]

3.4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心室功能的疗效(见表4)

表4 左心室功能的疗效比较 [例(%)]

3.5 LVIDd、LVEF及CO变化情况的比较(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LVIDd、LVEF和CO变化的疗效比较(±s)

表5 治疗前后LVIDd、LVEF和CO变化的疗效比较(±s)

组别 n LVIDd(mm) LVEF(%) CO(L/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52 65.4±6.2 51.6±5.2# 36.5±4.2 44.2±3.8# 3.8±1.2 5.1±1.6#对照组 368 65.5±6.4 57.2±5.8 36.6±4.3 39.1±4.3 3.7±1.3 4.3±1.3

4 讨 论

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危害性较大;如何改善心肌缺血,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脏功能,进而防止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猝死,是本病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临床治疗胸痹(冠心病)工作中,中医中药有显著的优势,临床应用中医中药或者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对改善心电图、临床体征、纠正疾病恶化,有着显著疗效,能体现中医药的治疗特色与临床优势。本课题研究应用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疗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结果表明,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疗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猜你喜欢
胸痹气滞血瘀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话说血瘀证
基于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血瘀证源流考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