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2018-07-12 02:06王春芳
关键词:动脉血呼吸衰竭呼吸机

王春芳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西 大同 0370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因做功增加、储备能力下降,处于疲劳的状态,在急性发作时,因呼吸肌疲劳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造成缺氧状态的形成,晚期会引发呼吸衰竭,严重的会出现肺疾病,使患者的活动耐力大大的降低,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治疗该病的主要结点就在于通气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被广泛的应用到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来。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英文简称BiPAP。其具有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功能,可以快速的减轻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为(62.58±7.69)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为(62.42±6.3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给予患者低流量的持续性的吸氧治疗,流量控制为每分钟2 L。对患者进行祛痰、平喘、解痉、感染控制。对于心衰患者,使用强心利尿剂,使水电解质达到平衡,另外给予患者营养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疗法的基础上采用BiPAP无创通气疗法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行使无创通气治疗,外加经皮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监测。通气基本参数设置情况:模式S/T,呼吸频率(RR)为(12~16次/min);吸气压力(IPAP)最低为8 cmH2o,最高上调至(12±3)cmH2o;呼气压力(EPAP)最低为4 cmH20,最高上调到7 cmH20;吸氧浓度(Fi02)控制在25%到30%之间。所有参数情况以患者所能承受能力为准,同时确保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参数。在正式开始治疗前的2个小时,和治疗结束后的4小时、72小时,要对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正压通气治疗时间一般以5到7天为宜。

1.3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动脉血气与心率、呼吸频率的分析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动脉血气和心率、呼吸频率控制方面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表2。

表1 动脉血气与心率、呼吸频率的分析比较(±s)

表1 动脉血气与心率、呼吸频率的分析比较(±s)

组别 n 呼吸频率 心率治疗后4小时 治疗后72小时 治疗后4小时 治疗后72小时实验组 35 25.00±2.21 21.26±1.78 100.56±0.89 95.70±6.45对照组 35 27.67±2.20 25.19±2.51 104.54±7.45 100.30±5.68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s)

PaCO2治疗后4小时 治疗后72小时 治疗后4小时 治疗后72小时 治疗后4小时 治疗后72小时实验组 35 7.32±0.03 7.43±0.03 59.94±4.87 65.79±3.39 59.67±7.06 51.98±5.60对照组 35 7.28±0.03 7.38±0.06 57.45±4.02 60.83±2.67 63.98±7.26 56.74±5.18组别 n pH PaO2

2.2 两组患者死亡率、插管率、住院时间等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从死亡率上看,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11.43%(4/35);从插管率上看,实验组为2.86%(1/35),对照组为20.00%(7/3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住院时间上来看,实验组患者为(13.8±1.7)天,对照组患者为(17.3±2.8)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因做功增加、储备能力下降,处于疲劳的状态,在急性发作时,因呼吸肌疲劳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造成缺氧状态的形成,晚期会引发呼吸衰竭,严重的会出现肺疾病,使患者的活动耐力大大的降低,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治疗该病的主要结点就在于通气治疗。在传统医学领域,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药物见效时间相对较慢,疗效不甚明显。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被广泛的应用到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来。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英文简称BiPAP。BiPAP呼吸机能够提供两个正压辅助通气,提供一个较高IPAP作为吸气时的辅助支持,在呼气的时候通过自动调节功能将EPAP自动调低,起到呼气末正压的功能作用。呼气末正压能够预防小气道的陷闭,使呼吸触发的强度降低,呼吸损耗降低。另外,将IPAP和EPAP结合起来,还能够缓解呼吸肌的疲劳状态,可以快速的减轻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迅速的改善呼吸衰竭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选取本院在收治得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在动脉血气和心率、呼吸频率控制方面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从死亡率上看,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11.43%(4/35);从插管率上看,实验组为2.86%(1/35),对照组为20.00%(7/3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住院时间上来看,实验组患者为(13.8±1.7)天,对照组患者为(17.3±2.8)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猜你喜欢
动脉血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