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调查分析

2018-07-12 02:06赵心宇
关键词:脂肪肝肝病B超

杨 茜,赵心宇*

(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大量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使超重和肥胖的人数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我国脂肪肝患者数量也逐年升高,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1]。本文旨在讨论体重指数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在大连市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并且体检资料完整的体检人员353例,其中男170例,女183例,年龄30~87岁,平均年龄(58.7±14.2)岁。

1.2 方法

1.2.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在大连市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龄、身高、体重)、既往病史、B超筛查、实验室检查等,所有体检资料以原始电子表格形式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数据进行整理。

1.2.2 诊断标准: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2]。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为BMI=体重(kg)/身高(m)2,按照中国成人BMI分级的参考标准[3],将BMI分为3组:BMI18.5~23.9为正常组,BMI24~27.9为超重组,BMI≥28为肥胖组。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体检人员中,共有182例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检出率为51.56%。其中男性脂肪肝检出率55.88%(95/170),女性脂肪肝检出率47.54%(87/183)。

2.2 体重指数与脂肪肝之间的相关性

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组间脂肪肝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x2=73.22,P<0.05),如表1。

表1 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关系(n,%)

3 讨 论

脂肪肝作为一种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由肝细胞中脂肪过量蓄积引起,在临床上,正常肝脏中存在适量的脂肪组织,当肝细胞中脂肪蓄积量超过肝湿重5%或者在组织学上肝小叶内>30%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时称为脂肪肝[4]。目前脂肪肝的诱因有长期吸烟、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5]。肥胖是脂肪肝目前较为常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也证实了体重指数越高的分组,患脂肪肝病的几率越大。这可能是因为超重或肥胖者,周围组织脂肪含量高,释放的未酯化的脂肪酸增加导致[6]。

脂肪肝是一个可逆的病理过程,如果积极配合治疗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但脂肪肝病早期十分隐匿,患者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发现肝功酶升高或者腹部B超检查才可发觉[7]。因此需要提醒人们定期体检,平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清淡饮食。也有文献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广泛存在于花生、普通、桑葚等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白藜芦醇具有减轻肝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并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但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的报道较少,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8]。

猜你喜欢
脂肪肝肝病B超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