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带一路”下的中巴经济走廊

2018-07-13 15:34陈欣
现代营销·理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影响

陈欣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和认可,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对“一带一路”充满期待。巴基斯坦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其他方面来看,始终在“一带一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始于中国新疆喀什,并贯穿整个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巴經济走廊 战略地位 影响

一、“一带一路”概述

1.“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

在2015年3月,国务院发表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前言部分就曾提到: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就是基于古代中国丝绸之路,无论是地理上还是功能上都与古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丝绸之路分为四条路线,分别为:沙漠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四条路线涉及到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均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核心重点区域。古丝绸之路的起起伏伏都伴随着古代中国的兴衰,在现如今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古丝路所起到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作用也是现今“一带一路”应该具备并贯之始终的。

2.“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理界定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经济带东边连着亚太经济圈,西边连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具体而言,学者们一般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分为北、中、南三条线。其中,北线为从中国出发,经过中亚,穿越东欧,最终与西欧相连;中线为从中国出发,沿着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抵达土耳其,由此到到欧洲;南线为从中国出发,经过中东阿拉伯地区,最后由埃及进入非洲地区。

对于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也不仅仅局限在东南亚地区,而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此串联起面向南海、大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经济带,来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使各大洲的经济板块联通起来。

上述这些“一带一路”相关线路,是一个经济地理学上的概念,而在实际的“一带一路”交往过程中,所涵盖的范围是没有局限的,任何想要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的国家和地区都是能够从中得益的。

二、巴基斯坦基本国情概述

1.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状况

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状况不容乐观,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军人统治与民选政府相交替出现的钟摆效应。在巴基斯坦国内,地方大家族的势力不容小觑,所谓的议会民主制本质却是大家族轮流坐庄。另外,巴基斯坦国内政治还存在着一省独大的政治结构,其中,旁遮普省在国内事务中占主导地位。由于这一原因,造成国内财政资源分配不均,使得东部大省和西部弱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巴基斯坦的塔利班也是国内政治状况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这些现象都将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产生影响。

2.巴基斯坦国内经济状况

据世界银行统计,巴基斯坦一直属于中低收入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GDP有所增长,但是仍低于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巴基斯坦国内主要还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巴基斯坦全国人口约62%住在农村,农业产业吸纳了44%的劳动力就业,而工业和服务业分别为21.5%,33.2%。由此可见,巴基斯坦国内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基础也相当薄弱。同时,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存在的最大短板,便是电力不足,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巴基斯坦人民的生产生活。

而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则是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有数据统计,目前巴基斯坦全国已找到超过55种矿产,近200个矿产地,探明储量的矿产在25种以上,其中最重要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铬铁矿、铜、铁矿石、金、铅、锌、铝土矿、宝石、石膏、磷矿石、重晶石、高岭土和盐等。

3.中巴关系

(1)中巴关系现状

巴基斯坦一直被成为“巴铁”,是中国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中国高僧先后到过巴基斯坦,唐代高僧玄奘还曾在这一地区生活过两年。中巴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牵绊。然而基于现实的国家利益考虑,期间也经历过一些波折。

巴基斯坦在1951年与新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伊斯兰国家。然而,进入冷战时期,巴基斯坦与美国结成同盟,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所处阵营的不同,中巴两国关系就此进入“冬季”。后期,由于周恩来总理一直长期努力修复两国关系,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两国关系更是达到历史顶点,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合作不断加深。

(2)中巴关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两国关系在不断持续升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巴两国虽然高层交往频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国家大事方面合作广泛,但民间交往却相当少。由于民间往来少,造成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也少。中国人民对于巴基斯坦文化、风俗的了解不会多于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文化、风俗的了解,从事中巴文化交流的主要群体还是集中在以中巴交流为专业的学生、老师,以及外交官、记者这群人。

三、“一带一路”下的中巴经济走廊

1.中巴经济走廊概述

201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51项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该经济走廊总投资460亿美元,包括公路、石油天然气管道、电站、光缆和机场等领域,预计于2020年建成。是“一带一路”中唯一一个与单个国家建设的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全长达到3000千米,起始于中国新疆喀什,贯穿整个巴基斯坦,最后到达瓜达尔干。这条走廊,连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走廊包含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将中巴经济走廊称为 “‘一带一路’交响乐中的‘第一乐章’”。中巴经济走廊自提出以来就承担着“示范区”的职能,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旗舰项目。

2.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价值

(1)瓜达尔港

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瓜德尔城南部。由于该地理位置的独特性,瓜达尔港成为最具潜力的能源中心之一,由瓜达尔港进口的石油不仅可以满足巴基斯坦国内的能源需求,也可以惠及到中国西部地区。同时,原本经由阿拉伯海及马六甲海峡的传统石油运输路线改道瓜达尔港进行管道运输至中国,其运输路程从16000千米缩短到2500千米,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

(2)连接伊斯兰世界

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的大国,也是中国连接伊斯兰国家的重要渠道。全世界有16亿穆斯林,而巴基斯坦的移民遍布东南亚、海湾地区以及北非地区,可以很好的帮助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相互之间增加了解,为“一带一路”建设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3)缓解巴基斯坦国内矛盾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的萨希瓦尔燃煤电站已经投产,其年发电量将达90亿度,预计可满足巴100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有效缓解其能源短缺状况。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投产完工,中巴经济走廊必将不断改变巴基斯坦国内经济状况,同时也对经济落后省份中的恐怖主义治理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吴艳梅.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旗舰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M].北京:文津出版社,2016

[2]吴一荻.中巴经济走廊概述[M].北京:文津出版社,2016

[3]记者李学仁.习近平访巴基斯坦签下460亿美元大单[N].人民网,2015

(本文系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研究成果,NO.CX2017192)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