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战略

2018-07-13 00:47李晶
汽车工程师 2018年1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李晶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沿线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覆盖约44亿人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优势“扬帆出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1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一带一路”环境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优势和困难

1.1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一带一路”环境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优势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夯实与相关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基础,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外部条件。其次,“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所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合作内容,为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战略指导,也有助于我国汽车企业在相关国家获得参与公平竞争的待遇。最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沿线各国一大批铁路、公路、桥梁、口岸、机场等的建设及国际物流运输网络的形成,将大大促进商用车消费,其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又为我国品牌乘用车进入这些国家创造了机遇。

1.2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一带一路”环境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困难

随着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在全球产业加快重组的同时,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小型化、分散化、个性化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将逐渐取代分工明确、规范严格的标准化大工厂生产组织方式而成为主流,国际分工方式也面临变革。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目前较国际先进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产品竞争力差,高科技附加值低,产品细节不完善,排放环保控制方面水平较低,仅凭借价格优势进军全球市场存在一定困难。加之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上升,美国等发达国家竭力维护其全球主导地位和既有利益,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对外关系,各种矛盾凸显,经济竞争摩擦加剧,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更加频繁,非经济因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在上升。从目前情况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也存在很多政治分歧等不确定因素,中东局势、极端势力的恐怖袭击、伊朗导弹、中印边境问题等,都有可能出现难以预见的新变化以致不同程度地影响相关经济贸易往来。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时间短,企业实力不够雄厚,应对危机能力薄弱,在与德系、美系、日系产品的竞争中势必会表现出企业实力不足的劣势。

2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一带一路”环境下实施国际化战略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系统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经营状况虽不断改善,但仍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在国际化经营策略上不够全面,竞争目标定位不精确,对海外市场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很多企业盲目开拓市场,在中低端产品还没有做好,又不具备高端产品竞争力的情况下,就大举进军国际高端产品市场,结局令人大失所望。如奇瑞品牌在推出“瑞琪”“威麟”之初曾宣布“自主品牌一定要向高端发展,要到国外市场去拼销量”。然而几年过去了,“瑞琪”和“威麟”品牌的国外销量不尽如人意,进军高端产品市场的计划落空。很多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经营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欲速则不达,无功而返[1]。

2.2 品牌建设缺乏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决定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高级阶段和博弈法宝,而这方面正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软肋,我国自主品牌缺少依靠品牌带动企业发展的长远谋划。第一,自主品牌产品主要集中于国内低端市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品牌营销意识淡薄,主要手段还是通过廉价而占据市场,利润率偏低,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第二,企业对自身品牌的维护意识差,在品牌管理方面还缺乏经验,如曾被誉为“国车”的红旗轿车,原为高级公务车和成功政要的身份标志,但由于自身一再改型降低身价,目前已沦落为中低端车型,与同价位的合资品牌产品相比无论外观和性能都不占据优势;第三,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目标国市场占有率不够稳定,遇挫即退,缺少愈挫愈奋的市场开拓精神和韧劲,因而不能在稳定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3 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主要原因是技术滞后,缺乏创新,汽车企业的技术多集中在通用零部件和整车组装等制造环节,而核心零部件及整体研发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缺乏系统开发以及超前开发能力。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企业批量生产的汽车发动机技术和产能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而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也存在10年的差距[2]。造车技术瓶颈成为了制约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做大做强的最主要因素。

2.4 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做到了4S,即销售、服务、配件、信息的集成一体化。但在海外经营中,大多数汽车企业重销售、轻售后。其原因是由于建立售后服务体系的投入远远大于其近期所能获得的收益,因而避重就轻,投入不足。这种短视结果,导致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和配件供应服务的严重欠缺,很多汽车正常保养和维修所需的配件无法及时被送达,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时顾虑重重。面对跨国企业在各国的合资企业,售后服务体系的不完备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竞争的瓶颈,既损害了汽车出口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中国汽车在海外的声誉,如俄罗斯经销商就经常抱怨:中国汽车厂家的零件供应不及时,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3]。

3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一带一路”环境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对策

3.1 加快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战略规划和实施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水平不同、风俗文化各异、消费需求多元,我国自主品牌车企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风俗文化、消费环境、购买能力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做产品的适应性改进,提高出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避政策法规等的风险。同时,将国际化战略和本土化战略有机结合,针对重点市场,通过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投资建厂等途径,实现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到技术与资本输出的转变。以东风汽车为例,在东风“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建并提升东风海外事业发展体系能力的经营方针。规划中以伊朗乘用车KD项目为基础,提升本土化制造的能力;以俄罗斯销售公司为基础,提升属地化销售经营的能力;以阿尔及利亚市场为基础,提升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从而促进东风国际化经营的转型升级。同时还成立了“一带一路”项目推进小组,纵向深入研究“一带一路”相关政策与沿线国家基本情况,寻求切入点。

3.2 协同合作打造我国自主品牌车企海外市场整体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规模化、协同化将是一种趋势。在内部协同上,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应改变海外市场策略,不能形成单打独斗和在局部市场恶性竞争的局面,要加强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发挥企业合力,在关键项目和关键市场“抱团”出海。在外部协同上,通过深化产能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海外并购等方式,充分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推动建立“走出去”战略联盟,实现抱团“联合出海”,打造中国品牌车企在海外市场的整体竞争优势。“联合出海”也是东风汽车集团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海外事业所倡导的模式。截至2016年底,东风汽车公司已累计与20余家央企签订“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加强相互间的对接与沟通,共同研究与探索适合中国企业“联合出海”的有效模式与路径,从而促进中国企业整体“走出去”水平的提升。

3.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从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人才培养2个方面来努力。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需要继续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在与国际汽车研究设计机构的合作开发中,企业必须派出技术团队实质性参与联合开发的全过程,为自己积累下丰富的设计经验。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员工设计好职业规划,通过学习培训,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增长创新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用人机制,通过体制创新,鼓励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以东风汽车为例,目前东风汽车有科技研发人员2.2万余人,研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6.1%,超出国家评价体系要求的3%的比例。东风汽车“十二五”期间累计承担“八六三”、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7项[4]。与此同时,东风汽车还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具备一定市场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未来前瞻技术,注重技术积累,尤其是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3.4 建立完善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

由于海外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鉴于我国汽车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目前解决售后服务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退”“换”现象。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要进一步建立起海外零部件中心库,加快技术服务输出,壮大技术服务队伍,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海外售后服务网络体系。以东风汽车为例,东风汽车在俄罗斯,积极推进属地化销售经营,投资成立了东风俄罗斯公司,并收购了俄罗斯当地品牌销售店,改造成为东风首家海外产品销售展示中心;在阿尔及利亚,充分利用全球合作伙伴的资源开展产能合作,经过多年努力,东风已在阿尔及利亚累计出口汽车达10万多辆;在伊朗,从简单的贸易出口发展到工业化散件组装,逐步深化与当地企业的合作,目前已建成多个KD组装工厂,产品受到伊朗市场用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4 结语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但更需要以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作为推动力,在世界汽车版图上,获得产业强国地位的肯定。在“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挑战国际市场的风险会有,但更重要的是机遇。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在恰当时期,尤其是在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积极引领下,选择和实施正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正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的趋势所在。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