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美育观与趣味教育

2018-07-13 06:48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21期
关键词:智育新民受教育者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000)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在美学上也颇有建树,是中国近代文化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与其美学思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套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美育思想体系。他的美育理念是其美学思想的延伸与扩展,同时也丰富了他的美学体系。

梁启超曾在《教育与政治》中这样解释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 梁启超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人做“现代人”,这样的理解和体悟与其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梁启超生在一个新旧交替、风云变幻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正试图从封建社会的大山中挣脱出来,文化政治界对于“睁眼看世界”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向西方学习,做一个“现代人”成为了当时有识之士普遍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那么何为“现代人”呢?梁启超在《新民说》一文中阐述了一个概念叫“新民”,“新民”这一概念或许可以解释其眼中的“现代人”。“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历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归纳出“新民”之“新”有两条,一:萃取出自己身上所固有的特质和才能,并发展它们,使之具有新的价值;二:补齐自己身上所没有的品质或技能,学习并掌握它们,使自己达到新的境界。梁启超所谓的“新民”并非完全摒弃旧有的知识、抛弃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品质,而是选取出其中的优秀精华加以改造和革新,使之幻化出新的生命力。

在梁启超看来教育是把人改造成“现代人”的关键,他看到了教育之于当时国人的重要性。“教育的目的,总要使受教育的人各尽其性,发挥各人最优长的本能,替社会做最有效率的事业。” 梁启超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的人发挥出他们的特点与长处,展现他们的个性,为社会做出有效的贡献,这样的教育目的与他的“新民说”不谋而合。同时,这句话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对受教育者本人而言的,那就是最大可能的挖掘出受教育者的优点与长处,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发扬他们的个性。梁启超所说的教育不是机械化的工厂似的复刻,而是提倡因材施教,找准受教育人本身的特点和有待开发的特性,对受教育者进行量身制定的教育;其二,这句话谈到了教育的社会意义,教育旨在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展开培养人才。梁启超看到了教育之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教人读书认字、考取功名这么简单,它关乎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兴旺,可以说梁启超的意识和思想是超前的。

梁启超对于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教育应分为智育情育意育三方面。智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梁启超详细说明了教育应该包含的内容,他认为教育应分为智育、情育和意育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智育:传授受教育者知识技能,使其对所学不再感到疑惑;第二部分情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上的培养,使其做到对万事万物不再忧虑,达到内心的豁达和乐观;第三部分意育:着力于对于受教育者进行意志及精神上的改造,要求人学会不畏惧世界,拥有坚强的心灵,达成无畏的精神、获得完满的人格。梁启超对于教育内容的理解是一步步深入的,三育一育比一育要求高、一育比一育更难学成。

智育是初级的教育,停留在知识技艺层面,需要受教育者掌握的仅仅是一般的技能或学问知识;情育是中级的教育,上升到情感层面,这一部分教育由一般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对情感的塑造上,对于一个受教育者而言,仅仅教会他“课业”是不行的,还得培养他的性格和情思。“情育”中的“情”可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既包含了对外界人事物的“情”,也包含了对于自己的“情”。梁启超说情育要达到的目标是“教到人不忧”,这不忧的对象同样含有两方面:对外界的人事物不忧和对自己不忧。最后,最高级的教育——意育,它直指人精神层面的改造,以期塑造最刚强的意志。一个最完美的人,光有娴熟的知识和通达的情感是不够的,还要有无畏的精神。意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惧”,不惧外界的强势、更不惧自己内心的弱点。

“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 梁启超认为智育是最末流的,对于一个合格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的培养。情感和精神是一个人的骨血,是“做成一个人”的关键。如果缺失了情感和精神,那么智识的累积只会对人有害。梁启超看重情育和意育,在他的教育观中抬高了对于人品和人格的培养塑造,并意识到了智育的两面性。这说明在梁启超心中教育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更多的是对一个人人格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理念为他的美育思想打下了先决基础,促使了他美育观点的形成。

“趣味”这一范畴是梁启超最主要的美学观点,他将“趣味”融入到教育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趣味教育”思想。“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我生平对于自已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趣味”是一种生活中的动力,且是原动力,就是指支配生活中一切工作娱乐活动的最初的动力。“趣味”不是仅仅指对某事某物产生兴趣,更是指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原则——乐观积极。梁启超提倡用一种积极地心态面对所有事物,懂得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也是“趣味”的本质所在。面对失败的事情也要学会从中挖掘出乐趣,这种规避悲观情绪的处事态度就是“趣味”的核心。“趣味”要求人从任何事物中都能觉察出有趣或者有价值的地方,并把它们放大,使之成为生活的动力。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享有趣味,也不是人人都能掌握获得趣味的技巧,于是梁启超提倡将“趣味”引入教育,逐渐发展成他所特有的美育思想——“趣味教育”。“‘趣味教育’这个名词,并不是我所创造。近代欧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了。但他们还是拿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仍与欧美的趣味教育有所区别,区别在于“趣味”在教育中的作用。欧美把“趣味”当手段,用趣味引导教学,让教学变得引人入胜,从而实现教学的成功。梁启超主张拿趣味当目的,换句话讲梁启超认为教育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趣味”的境界,从而培养一个有“趣味”的人。

明确了“趣味教育”的目标,那么如何展开“趣味教育”呢?“感觉器官敏则趣味增,感觉器官钝则趣味减。诱发机缘多则趣味强,诱发机缘少则趣味弱。专从事诱发以刺戟各人器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学,二是音乐,三是美术。”趣味的获得依赖于感觉器官,如果感觉器官越敏感,我们接触外界的刺激越多,那么趣味则获得的越多。除了我们的感觉器官,趣味的得失还与诱发趣味的外界机缘有关。机缘越丰富,获得的趣味就越多越强烈。依据趣味这样的特性,梁启超总结出了使我们获得趣味最好的三样外界机缘,那就是:文学、音乐、美术,这也解决了“趣味教育”该如何展开的问题。开展文学、美术、音乐的教学,也就是开展了“趣味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从而获得正确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素养。这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也有所启示,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帮助年轻人塑造正确的审美观。

梁启超将自己的美学观点融入到对教育的理解中,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美育观点,还提出了“趣味教育”的思想。在二十世纪初期,对当时尚处愚昧中的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梁启超的美育观念放置今日仍然具有价值,对当今应试教育的改革也有着巨大的启发。

猜你喜欢
智育新民受教育者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生活教育”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也要注意一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