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8-07-13 02:28梁哲瑞车旭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期
关键词:根型冲击波颈椎病

黄 勤 梁哲瑞 李 垚 车旭东*

(1 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3;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3)

神经根型颈椎病(nerve root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以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神经根,并出现相应节段的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1],在传统医学中属于“痹证”、“项强”、“头痛”、“颈筋急”、“颈肩痛”、“项痹病”等范畴。它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占颈椎病发病的61%~71%[2],多好发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的人群为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平行上升的趋势。其临床症状多以颈、肩、臂、手、头的疼痛与麻木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3]。近年来的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表明,单独或综合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均有一定疗效[4]。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声波,ESW凭借其无创、高效、不良反应小及患者接受率高等优点在骨科、康复乃至心内科发展迅速并被更多科室关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探索体外冲击波对骨组织的影响。近年来ESW在治疗一些肌肉骨骼疾病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5],并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效果显著[6]。本研究通过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示临床疗效方面存在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来自大连市中医医院中医康复科,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冲击波治疗组,两组各44例。研究过程中脱落9例,其中护理干预组4例,冲击波治疗组5例。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资料经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②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颈部板硬;③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④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⑤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⑥颈椎CT示椎体后赘生物,神经根管变窄。满足①+②+③+④+⑤条或①+②+③+④+⑥条可确定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属气滞血瘀证。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与辨证分型;②近1个月未用其他治疗方法及药物;③年龄小于75岁且大于35岁者;④同意参与本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并有明确手术指征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④有精神病史者;⑤合并脊柱结核、肿瘤者;⑥脊柱畸形或肢体残疾者;⑦妊娠、哺乳期妇女;⑧有过敏体质及局部皮肤破溃者。

1.5 脱落标准:①治疗过程中,由于个人原因治疗中断者;②治疗依从性差,不遵循医嘱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冲击波治疗组:本组使用气压弹道式治疗仪的代表设备-瑞士STORZ公司生产的体外冲击波MP100治疗仪,采用“点线面”三位一体法对疼痛部位临近的腧穴、经脉、经筋皮部进行刺激,以达到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每周进行2次治疗,频率设定为1.8 Hz,每次脉冲空气压力设定为3.0 bar,每次治疗5~10 min,治疗结束后平卧休息5 min,每10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方法相同。

1.6.2 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冲击波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①体位指导:a.急性期卧床制动,头部前屈,枕头后部垫高,避免患侧卧位,保持上肢上举或抱头等体位,必要时在肩背部垫软垫,进行治疗或移动体位时动作要轻柔。b.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快速转头、摇头等动作;卧位时保持头部中立位,枕头水平。.c康复期可下床进行肩部、上肢活动,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②生活起居:a.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伏案工作时,每隔1~2 h,活动颈部,如仰头或将头枕靠在椅背上或转动头部。b.座椅高度要适中,以端坐时双脚刚能触及地面为宜。c.避免长时间半躺在床头,曲颈斜枕看电视、看书。d.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枕头长要超过肩,不宜过高,为握拳高度(平卧后),枕头的颈部稍高于头部,可以起到良好放松作用。避免颈部悬空。e.注意颈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f.及时防治如咽炎、扁桃体炎、淋巴腺炎等咽喉部疾病。g.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开车、乘车注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颈部受伤等,避免头部猛烈扭转。③饮食指导: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耳等。食疗方:醋泡花生等。避免煎炸、肥腻、厚味。④情志护理:a.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社会状况,及时消除不良情绪。b.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c.给患者必要的生活协助,鼓励家属参与。d.有情绪障碍者,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医师治疗。

表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7 疗效观察

1.7.1 观察指标 a.疼痛的评定: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0~10分,没有疼痛0分,剧痛为10分,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分值差越大疼痛改善越有效。b.(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治疗例数=总有效率。

1.7.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痊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无法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所有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同时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VAS评分量化评分均显著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组治疗后较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VAS评分量化评分显著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定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定比较(±s)

注:*表示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P<0.01;#表示组间同时期比较,P<0.05。

组别 护理干预组 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VAS评分 9.16±1.67 2.54±2.16*# 9.13±1.83 3.67±2.68*

2.2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比较:护理干预组治疗后较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比较

3 讨 论

祖国医学中没有专门的“颈椎病”之病名,亦无“神经根型颈椎病”之分型,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认为本病多归属于“痹证”、“项强”、“骨痹”、“肩颈痛”、“肩背痛”的范畴。本病最早论述于《素问·逆调论》:“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在《针灸甲乙经》中也有关于“肩背痛”、“肩臂痛”的记载。《灵枢·经脉》中记载:“不可以顾,肩似拔,蠕似折,颈、肩、蠕、臂,后外廉痛。”这些记载中描述的症状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吻合。《素问·谬刺论》中有应用针刺治疗本病的记载:“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旁三清,立己。”

体外冲击波应用于肌肉骨骼的生物机制是刺激骨骼、肌腱、和早期生长新血管的生长因子表达。这引起新血管形成以及促进疾病组织血液循环。这些生物作用体现在肌腱、肌肉、骨头和腱骨界面上。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通过物理学介质传导的机械性脉冲震波,在传递过程中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产生松解粘连的作用,使得颈部受卡压的微血管神经束得以松解;同时使受冲击部位组织微循环加速,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并损害疼痛感受器,从而中断传导疼痛信号,也可改变细胞周围的化学环境,形成自由基,产生止痛物质使疼痛缓解,达到治疗的目的[9],从中医学角度讲可以起到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功效。

护理人员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过程中,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每例患者的基本情况,交谈应耐心、细致、热情,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理解、关心和体贴,产生安全感及信任感。讲述自护、自查要点,并给予以相应指导。患者的疼痛不适常与情绪有关,向患者讲清病情,消除恐惧与顾虑,减轻心理负担,使患者治疗充满信心,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以爱心、耐心和关心使患者心理产生安慰和依赖,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给患者以安全准确的治疗、护理和专业指导,使其在和谐温暖的环境中得到康复。

本研究通过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进行疗效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均低于冲击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组总有效率达97.50%,明显高于冲击波治疗组总有效率的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体现了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和治病求本的中医特色,从最终得出的结果来看,治疗方法稳定,疗效可靠,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并且未发现不良并发症,非常适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冲击波颈椎病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武汉冲击波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