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玉米新品种龙生30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7-13 06:00樊智翔米小红王计虎韩志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郑单父本母本

安 伟 ,樊智翔 ,米小红 ,王计虎 ,韩志玲 ,仇 鹏 ,徐 澜 ,赵 力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 034000;2.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忻州 034000)

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是以自育系D2g为父本,以295-1为母本,于2010年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质育种课题组组配而成的复播玉米单交种。2017年5月忻玉6031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龙生306(晋审玉 20170040)。

1 选育目标

龙生306生育期与先玉335或郑单958相当,抗倒伏,抗病(抗玉米矮花叶病、大斑病、小斑病、粗缩病、青枯病等病害),抗蚜虫和红蜘蛛,耐密、耐旱、耐热(能适应长时间37~38℃甚至短期40℃的高温)、结实好,高产、稳产(产量较对照品种先玉335或郑单958增产3%以上,并在某一性状上优于对照),籽粒品质优良、品种适应范围广,且其父母本同期播种或先播母本后播父本(错期时间不超过3~5 d),花期相遇时间长,制种产量较高(6 750~8250kg/hm2或更高),成本小,生产经营风险低,利润高,适合当前及将来多年对新品种的要求[1-3]。

2 选育经过

2.1 亲本材料的选育

母本295-1:采用玉米种质改良高×高杂交模式[4-5],2006年用BSSS坚秆综合种作母本,改良K12综合种作父本的混合选系,即:BSSS坚秆综合种×改良K12综合种,再用改良K12综合种为轮回父本,回交2代、自交4代选育而成(图1)。

父本D2g:根据玉米杂交优势理论,采用高×高类型配制成单交种[6-8],2007年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国外选系PB-3(P178/599-1)作亲本,与国内兰卡斯特系(兰卡斯特系-1)杂交,再以兰卡斯特 系-1回交1代,连续自交多代选育而成(图1)。

2.2 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育成

2010年冬在海南以自育系295-1作母本、D2g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图1)。

2.3 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参加各级试验经过

2011年参加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质育种课题组新组合初级比较试验,2012年第2次参加该课题组组合比较试验,2012—2013年参加了该课题组组合异地多点比较试验,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优异。

同时,2013年参加了山西省南部夏播区预试,2014—2015年参加了山西省南部夏播区区域试验。2 a区试10个点平均增产6.9%,2016年参加了该区的生产试验,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9%(表1)。

表1 2013—2017年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各试验产量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特征

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幼苗第1叶叶鞘浅紫色,尖端圆到匙形,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75 cm,穗位114 cm,总叶片数20片,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一级分枝6个,侧枝姿态中度下弯,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7 cm,颖壳浅紫色,花药黄色,果穗筒型,花丝浅粉色,穗轴红色,穗长18.1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6粒,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籽粒顶端淡黄色。

3.2 特性

生育期(出苗—成熟)102 d,比对照郑单958早1 d,属复播玉米品种。生育期中,品质优良,抗倒、抗病。2016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67 g/L,粗蛋白(干基)9.30%,粗脂肪(干基)3.26%,粗淀粉(干基)75.61%,属优质高淀粉玉米。2014—2015年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及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抗病性鉴定,综合抗病性评价为高抗粗缩病,抗穗腐病,抗矮花叶病,感茎基腐病。活秆成熟,出籽率83.1%,百粒质量28.5 g。

4 产量表现

4.1 试验产量结果

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于2011年参加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质育种课题组新组合初级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0 169.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2.5%,居参试品种首位。2012年第2次参加该所品质育种课题组组合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0 200.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5%,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2—2013年进行异地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0 120.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7%,居32个参试品种首位。

2013年龙生306参加了山西省南部夏播区预试,平均产量9 864.0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0%,居81个参试品种第12位。

2014—2015年龙生306参加了山西省南部夏播区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10302.0,10443.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8.3%和5.5%,2 a平均产量10 372.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最高产量达13 537.5 kg/hm2。

2016年龙生306参加了该区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068.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9%,最高产量达11 818.5 kg/hm2。

4.2 生产示范结果

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在山西省南部夏播区中上等肥水土壤上种植,一般产量10 179.0 kg/hm2左右,2017年在运城、临汾及同一适宜生态区进行了多点示范种植,增产幅度为5.5%~12.5%,平均产量10 220.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5%。目前,已将该品种的生产销售权转让给晋中龙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转让费“40万元+提成”。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审定以来,晋中龙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在侯马市、运城盐湖区、河津市、稷山县、万荣县、临汾市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等地建成了高产示范田,对该品种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均表现为高产、稳产,综合抗性较强,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2018年2月完成了河北省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引种备案。

5 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5.1 高产栽培技术

5.1.1 播量播期 龙生306适宜在山西省南部夏播区及同一适宜生态区种植,播种量为30~45kg/hm2,播期在6月1—15日。

5.1.2 种植深度和密度 条播或单粒点播,播深为3~5 cm。想获取玉米的高产,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合理密植,处理好群体和个体的关系,保证玉米的旺盛生长[9-11]。龙生306株型紧凑,一般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肥水条件好的土壤上种植密度宜大些,反之则小些[12-14]。

5.1.3 早间苗和定苗 龙生306要早间苗和定苗,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及时拔除病苗和弱小苗,选留整齐一致的健壮苗。

5.1.4 肥水管理 拔节期(7~8片叶)穴追(覆土)复合肥(N∶P2O5∶K2O=15∶15∶15)450~60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 kg/hm2,开花期追施尿素300 kg/hm2[15]。

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浇好播种期的保苗水、拔节期的孕穗水、抽穗期的保粒水以及灌浆期的高产水。

5.1.5 草害、病害和虫害防治 播种后出苗前喷施专用除草剂封地除草。危害夏玉米的病虫害有玉米螟、红蜘蛛、粗缩病等20多种,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地防治[16-17]。出苗后尽快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10%吡虫啉或48%毒死蜱喷雾,防治粗缩病的发生,为了保证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隔7~8 d再防治一次等[9-10];一般6叶期红蜘蛛开始为害,防治虫害可用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玉米螟一般在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或BT乳剂灌心。

5.1.6 适时迟收 适时迟收是指在龙生306成熟(用手指甲很难掐破,籽粒色泽明亮,乳线已消失、基部黑层已形成[18-20])后收获,收获较早达不到龙生306高产和优质的目标。

5.2 制种技术要点

亲本严格自交后进行原原种扩繁,繁种田四周设置500 m左右的隔离区。

制种基地空间隔离要求在500 m以上,要集中连片、通风向阳、地势平坦,管理水平较高。

播种时用种衣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父母本错期播种,父本比母本推迟3 d播种。父母本行比1∶4;每公顷留苗:母本6.00万~7.50万株,父本1.50万~2.25万株。

心叶末期用辛硫磷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苗期、拔节期、抽雄前分3次进行田间去杂,确保田间无杂株。坚决贯彻带叶摸苞去雄,将雄穗带出田间,在隔离范围外处理,并确保无母本散粉株。散粉期如遇天气干旱或阴雨天,最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玉米的结实率。

成熟后适时迟收,先收母本后收父本,同时去除杂劣果穗。收获后风干晾晒母本、父本果穗,要经常翻晒,降低种子含水量,防止发霉腐烂。

脱粒前再一次去除杂劣果穗,脱粒时避免籽粒破损,随后风选干净种子,及时晾晒籽粒。

脱粒后在阳光下晾晒种子3~5 d,把种子水分降至14%以下,精选、装包,标注标签后入库。

猜你喜欢
郑单父本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饲用甜高粱大马力效益的影响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玉米郑单958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五个杂交水稻大穗型父本制种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