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建设银行反洗钱工作研究

2018-07-13 01:59闫芳芳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建设银行网联牌照

闫芳芳

(山西省建行反洗钱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一项来自全球著名的市场调研机构益普索(Ipsos)的研究表明,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大约8.9亿,在人们的日常开支中,通过第三方支付完成的比例高达48%,其中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分别占到35%、13%。基于数据推算,用户人均每天通过第三方支付将近4笔。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如何做好建设银行反洗钱工作值得我们研究。

一、第三方支付相关理论概述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网联清算支付平台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平台。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下,买方选购商品后,进行货款支付(网联生成支付指令支付将货款转入第三方平台备用金账户),并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检验货物,并且进行确认后,再通知第三方平台付款;第三方平台再从备用金账户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及功能

1998年成立的首易信支付是中国首家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市场乱象丛生。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通过审核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把第三方支付纳入到国家金融监管之中。2011年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2018年7月6日,共有238家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牌照,另有33家支付平台被注销了牌照。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多年来占据市场第一和第二的地位。剩余市场主要被通联支付、拉卡拉、百度钱包、快钱、京东钱包、易宝支付、联动优势、连连支付、壹钱包等占领。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主要有以下功能:接收、处理、并通过网联支付清算平台向开户银行传递支付指令;金融增值服务,比如缴纳水电费、物业费等。

二、第三方支付对建设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影响

(一)对建设银行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和风险等级分类的影响

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要求,建设银行应当识别客户身份、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等,另外银行对高风险客户应该强化身份识别、重点监管,加强对交易的监控,了解客户交易明细,掌握客户资金动向。目前情况是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数据不能实现与建设银行数据的完全对接,当资金从建设银行账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入其它账户,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入建设银行客户账户时,建设银行后台数据显示交易对手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名称及其在银行开立的对公账户,建设银行无法了解客户及其交易情况。举个例子,郑女士在某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用建行卡A给建行卡B转账1000元,建行卡A的交易记录显示王女士某宝消费1000元,建行卡B的交易记录显示支付机构提现1000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参与,增加了建设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和风险等级分类工作的难度。

(二)对建设银行反洗钱可疑交易甄别的影响

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要求,建设银行负有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有第三方支付参与的支付结算业务,使得传统的银行-银行的模式转变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的模式,交易本身的目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对于银行来说一目了然的交易过程被分割为两个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交易。这两个交易可能发生在同一银行系统,也可能发生在跨行系统,即使是发生在同一系统,银行也没办法确定这两项交易的关系,完整的交易记录只保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传统模式下两家银行都可以从各自的后台处理系统中清晰查看资金来源去向,但在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模式下,资金往来复杂且不透明,不能直接和迅速定位至实际受益人和关键控制人,给可疑交易甄别带来了难度。举个例子,温先生的银行账户流水显示30天内交易量达到4000多笔,涉及金额近7000万,存在明显的洗钱嫌疑,但是由于只显示第三方支付平台名称,增加了反洗钱异常交易甄别的难度。另外,常规的反洗钱可疑交易模型重点关注凌晨或深夜的集进散出或散进集出的交易特征,对于全天的较为频繁的小额支付,无法判断其真实的交易目的,可能会造成漏报。

(三)对建设银行可疑交易报告报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反洗钱外部监管和处罚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尽职免责,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涉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异常交易报告常常会因为拿不准,抱着“宁可多报,不能漏报”的报送策略,按照可疑交易报送,最终导致防御性报告过多,反洗钱情报价值低下,给后续展开反洗钱行政调查增加了难度。2017年建设银行可疑交易报告数量约为17.6万份,总体处于高位,交易频繁涉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造成其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三、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建设银行反洗钱工作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资料保存措施

尽管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参与,日常交易成为了不限时间、不限空间的不用见面即可完成的交易,传统柜面身份识别措施难以展开,但是再复杂的洗钱交易,最终都要将清洗后的“白钱”转移至合法的银行账户,洗钱过程的终点必然要回到银行上,因此强化和持续客户身份识别, 尤其是对银行卡业务的持续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完整保存好交易记录,对防控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的洗钱风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界定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二清”机构

目前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了严格的市场准入,部分支付机构拿到了牌照,也有很多未拿到牌照的支付机构,还有部分机构因各种原因被吊销了牌照。拥有合法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因受到金融监管的要求,必须确认客户身份资料,保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报告可疑交易,相对来说较为正规,能够主动识别可疑洗钱行为。而“二清”机构,通俗的讲,就是无证经营的支付机构,成为了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建设银行反洗钱工作人员在日常可疑交易甄别工作中对于来自此类平台的异常交易应格外加以重点关注,尤其是资金来源的摘要代码为“跨行代付”,对应备注中含有“特约”、“T0”、“T1”关键词的,资金来源和去向为跨省或跨系统的交易。

(三)建立建设银行与网联清算支付平台的实时数据对接机制

为了精准识别和分析异常交易,既不错报也不漏报,更不多报,减少防御性报告数量,为后续反洗钱行政调查和立案侦查提供更有价值的线索,建设银行必须直观清晰了解真实交易对手、资金来源与去向,了解客户交易真实目的。按照人民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有记录并保存客户交易信息的义务,并对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及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负责。有第三方支付参与的支付结算业务,第三方支付机构保留了完整的交易记录。目前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就有上百家,让建设银行与各家一一展开合作,商谈交易数据的实时对接不现实。2017年网联清算支付平台成立,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全部接入网联清算平台,其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必须通过网联清算支付平台处理。建设银行可以和网联清算支付平台展开合作,实现交易数据的实时对接。

猜你喜欢
建设银行网联牌照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下网联车辆自适应巡航状态安全估计
网联辅助驾驶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
红景天 直销牌照何日可待
牌照
交通与汽车的智能化融合:从ETC到网联汽车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