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趋势

2018-07-13 01:59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不良率外资银行股份制

杨 升

(华夏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05)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势严峻

长期以来,信贷资产始终是我国银行业最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银行业贷款总额、对公贷款和居民贷款均呈现较快增长,尤其是居民贷款增长更是突飞猛进。2010年末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本外币贷款总规模从47.90万亿增加到2017年末124.93万亿,增长约1.61倍;其中,对公贷款总额由36.73万亿增加为84.96万亿,增长约1.31倍;而居民贷款额则由11.17万亿增长为39.97万亿,增长约2.58倍1。

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宏观经济持续承压,银行业不良资产规模呈扩大趋势。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余额从2016年底的15122亿元上升到2017年底的17057亿元,增长约12.80%;与2013年末的5921亿元不良资产余额相比,更是增大了188.08%。同时,从不良贷款增速看,2015年末达到最大增速51.25%,然后在2016年又回落为18.66%,2017年进一步下降为12.80%。不良贷款率则从2013年末的1.00%增大为2016年末的1.74%,而2017年末,不良率维持1.74%不变2。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差异分析

从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最大,其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余额快速增长略小于股份制银行不良,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最小。例如,2018年3月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820亿元,3980亿元,1943亿元和3905,84亿元,分别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 44.08%,22.43%,10.95%,22.01%和 0.47%3。此外,从不良贷款率角度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率呈下降趋势,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出现上升。以2018年3月末数据为例,外资银行不良率最低,仅为0.66%,国有银行不良率次低,达到1.50%,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53%和1.70%,农商行不良率最高,达到3.26%。

从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行业分布看,资产质量风险继续在产能过剩行业暴露,尤其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始终占据最大份额。例如,制造业不良资产虽然近几年出现下降趋势,但仍旧始终在33%以上。而批发零售业不良资产近年更是出现较快增长,从2005年的19.65%上升至2016年的30.03%。此外,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投放明显加快,个人贷款不良余额相应从2012年的487.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741.4亿元。然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的大幅增长却并未导致其占比的显著提升,个贷不良占比仅由9.94%微增为11.56%。

三、主要结论

根据对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状况分析,可以发现以下主要结论:

首先,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部分企业经营承压,资金链紧张,偿债能力下降,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额持续增加。

其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分化逐步加速,造成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显现;同时由于互联网等“新经济”业态的快速崛起,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也受到较大冲击。上述产能过剩与落后产业成为商业银行不良暴露的“重灾区”。

再次,由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过剩产能逐步出清,宏观经济已出现向好趋势,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幅明显下降,不良贷款率也保持稳定,资产质量逐步改善。

最后,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自2012年以来始终占据GDP比重的50%以上,消费已经逐步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大力推进“零售转型”,个人贷款投放增长迅速,个贷不良余额随之较快增长。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居民收入持续提升以及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等多种因素,个贷规模必将持续增长,其不良规模也很可能继续增长。但由于个贷业务的风险分散效应,个贷不良率和不良规模占比可能并不会显著提升。

注释

①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数据整理。

②来源:中国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整理。

③除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中还包括民营银行不良贷款数据。

猜你喜欢
不良率外资银行股份制
闽侯县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初探
高等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可持续模式探索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少数股权还是独立发展
河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信贷收支表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