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的应用

2018-07-13 01:59李超雄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决策成本建筑

李超雄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理论处于逐渐加强中,而在企业管理理论中,管理会计作为其重要部分,与其他管理层对比而言,管理会计有着巨大优势。在建筑企业中合理应用管理会计可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是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以及相关的经济发展规律为企业提供最优决策的一种工具。相比传统会计,其面向未来,更加注重企业内部价值的创造与维护。其需要结合企业生产过程,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与分析,提炼最相关的信息,看到数据后面的实物,直接去参与和影响企业各个层面的决策,同时其也是架在财务与管理及业务的桥梁[1]。

二、建筑企业的特征

建筑行业项目分布广、规模大、管理复杂,牵涉很多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具体有如下几点特征:第一,建筑企业生产周期长。一般工程施工工程工期跨度较长,所需要的工种以及人员特别多,材料以及设备种类也十分多样;第二,生产流动性。施工企业随着建筑物位置变化而需要转移整个生产地点;第三,露天作业多。在自然气候影响中,采用很多种技术措施,对安全生产环保有着高要求;第四,企业管理层级复杂,经营灵活性不高,数据信息缺乏系统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意义

(一)有益于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得到稳步的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市场变化状况针对性调整企业不同结段发展的战略,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对服务企业战略以及对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的支持作用有限。管理会计相比传统财务会计更注重内部管理和经营,服务战略,是向前看的思维。从目前一些建筑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效果分析,可发现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运行中架起了业务和财务的沟通桥梁,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的一体化,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比以前更时效,会计信息质量比以前更高,会计报告能为不同管理层提供更多更实用的价值,财务信息已逐步深度参与到了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帮助企业追求价值,不断改进。管理会计作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工具,是企业整体性一盘棋的事,建筑企业运用好管理会计,要从高处着眼,需把其融入到企业战略的要素中,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才能使内部管理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补足建筑企业信息沟通短板

在建筑企业发展历程中,企业内部管理因为各种原因形成诸多信息孤岛,各业务系统数据管理不统一。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企业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帮助,也赋予管理会计更多的内涵,助推管理会计打通各业务口及财务口之间的信息碎片,形成了企业整体数据系统,实现了财务数据与业务的有机融合。

(三)有助于为建筑企业提供决策信息

建筑企业利用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精确反映出来,让企业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是哪个部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结合管理会计报表相关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并且还能构建企业内部管理表,进而引导企业管理人员掌握管理情况,规避好发展中面临的各大经营风险。

四、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建筑企业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当前在建筑企业经营决策中普遍应用本量分析方法,其指的是定量分析成本、利润以及产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其能防止建筑企业决策的一味性、盲目性。虽然建筑企业也能自行生产所需的一些物品构件,但在具体经营管理中,建筑企业通常更加喜欢外面购买而不是自己制造。本量利分析能促使建筑企业对生产经营情况深入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作为新时代的建筑企业,需要结合企业运作情况,以本量利分析实现企业赢利而需要承接的工程总量,也能结合企业成本数据,明确建筑企业盈亏点,为企业管理层经营决策打基础。在某一工程项目具体投标过程中,可使用本量分析法,结合预算价数据,根据目前人工、机械以及材料等市场价格,预算项目整体盈亏情况,保证承接项目的经济性[2]。

(二)在建筑企业管理会计中存货决策的应用

存货决策就是选择控制与管理存货各种方案。存货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占据着重要角色,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传统建筑企业发展中,企业一般会选择储备比需求量高的存货,但这样也会带来很大的资源浪费。在管理会计中的库存决策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进度时,最大限度减少建筑企业中的库存,考虑的施工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采购、存储以及订货等成本。在确定情况后,需要考虑批量订购的经济性,大批量订货要利用好数量折扣,在获得较低材料价格时,确保从大量订货中节约的金额大于企业中的存储成本。在情况不确定时,需要明确好库存衰竭成本与安全库存量关系,以应用好存货决策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同时,还需对零存货充分考虑,以比较标杆的方法,学习各大建筑企业的存货管理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借鉴优秀的管理会计方法,以实现推动自身的向前发展。

(三)在建筑企业管理会计中全面预算的应用

建筑企业中的全面预算发挥着预测、评价、分配资源以及风险防范等作用。其编制作为一项有些复杂的工作,能编制可行的、系统的全面预算,是能否顺利进行各大项目的重点。在具体的工作中,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有益于让相关人员做到按具体规律进行。还需要打造完善的组织机构来监督管理实施制度的情况,建筑企业由高层管理人员结合工作经验来全面预算即将发生的事项,并深入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具体的对策。通过分解全面预算中目标后,下级机构负责已经分解后的各项工作。为了能有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还需要全面的考核指标。预算考核需要注重全面性,也就是考核所有员工。此外,考核要注重针对性、目的性,需要结合指标实际情况选派具体的资源。对于管理人员,既需要将管理人员薪资待遇与完成全面预算指标状况相联系,还需要防止管理者为了达到短期激励指标而一味地追求利益,而影响了建筑企业继续向前发展。加强高度重视建筑企业中的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预算能起到约束和指挥棒作用。比如邯郸钢铁集团推行的“市场模拟,成本否决”,这一成功的实例代表着我国管理会计内涵逐渐丰富,在建筑企业管理会计中全面预算应用的重要性、可行性。

(四)在建筑企业管理会计中成本管理的应用

在建筑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作为一项关键环节,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制定目标成本来管理建筑企业。

1.制定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来控制以及考核生产耗费。众所周知,目标成本的制定关系着建筑企业很多经营管理活动,比如投资决策、全面预算以及经营决策等[3]。

2.实现目标成本需要个人发挥作用。在建筑企业内部需要营造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并要求企业领导以身作则。逐层分解目标成本指标,并落实到个人身上,制定完善奖惩机制,确保与完成的目标成本指标状况相联系等等,真正结合起员工利益以及相关责任,把责权落实到实处,进而使建筑企业中的员工积极地完成目标成本。

3.成本性态原理的应用。对固定与变动成本进行深入的区分,这样不但能使建筑企业以管理会计预测整体盈亏情况,而且也是建筑企业判断是否进行工程项目的前提。

综上所述,在目前新技术驱动财务管理的变革中,管理会计作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上财务价值的创造和维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能助推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企业可持续稳步发展,这也是我国此阶段推广管理会计方法和手段意义的现实价值之一。

猜你喜欢
决策成本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建筑的“芯”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