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电企业“营财一体化”建设中的难点和改进措施

2018-07-13 01:59汪仁林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铜陵业务流程财务

汪仁林 叶 芳 高 飞

(国网铜陵供电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一、“营财一体化”建设中的难点

电网公司以购售电为主营业务,在购售电方面,公司营销部主要负责购售电量、电价及收入管理,负责用电客户的电费资金预交、回收工作。同时,也涉及业扩报装等业务收费管理。未实现营财一体化之前,工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始终无法解决。一是营财数据出现脱节,存在数据不符、人为调节指标现象,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二是电费应收、实收、退费等业务的手工核算方式,无法适应集约化管理要求;三是电费明细数据无法取得,无法满足财务电价辅助决策分析工作要求。

同时,供电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外部环境上,输变电价改革、大用户直接交易、经济下行的压力时刻影响着公司生产经营,在内部环境上,随着国家电网全面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在公司系统内全面建成,公司依法治企的自律行为,对公司业务、财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营销业务和财务一体化融合是公司提升管理的内在要求。

(一)国家政策变化影响公司整体效益提升

近几年,大用户直接交易业务已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国家新一轮电力改革的有序开展,售电侧改革及输变电价改革的稳步推进,电网企业需要对现有资源及管理模式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铜陵城市转型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公司售电量增速不断下滑,统计数据表明,2013-2017年公司售电量增长持续低迷,部分年度甚至出现负增长,电网经营发展面临挑战越来越大,对管理精益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营财融合,可以提高公司电价、收入、资金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公司综合发展水平。

(二)公司自身发展存在瓶颈

电价调整、电量波动、资金回收管理,对公司业绩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电价管理方面,需要强化营财融合,保持营财信息互通,同时财务也加强对营销的电价调整工作指导;在电量管理方面,营财融合可以及时获取政府、用电客户生产经营信息,为购售电量预测提供依据;在资金管理方面,通过账户管理、营财对账,可以有效规避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信息标准不一致制约公司发展

公司各专业管理都有自身的信息标准和管理要求,其侧重点也不尽一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重局部、轻整体、各自为阵的局面依然存在,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难以全面发挥。部分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非标准化,存在差异,专业间信息标准不统一。通过营财融合,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统一信息标准,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减少重复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二、“营财一体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与改进建议

(一)经验总结

1.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营财一体化工作的基本前提。营财一体化工作涉及营销、财务、信息通讯等部门,业务流程跨专业、跨部门,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铜陵公司在营财一体化工作之初,首先建立此项工作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统筹安排营财一体化的实施和运行,协调解决实施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营财一体化的成功上线和良好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做好营财一体化工作的重要保障。营财一体化工作业务流程多、覆盖面广、数据量大,涉及岗位和人员也多,铜陵公司先后制定了《营财一体化项目相关部门管理职责》《营财一体化流程管理制度》《营财一体化业务流程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部门职责,重设和规范了业务流程,保障了营财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行。

3.完善的信息系统是营财一体化工作的必要支撑。营财一体化业务主要涉及营销管理业务、财务管理业务的互相融合,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财务管理向营销业务管理业务的前端延伸。营销业务应用的是国家电网SG186系统,要与财务管控系统互联,必须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而信息化水平和信息系统的成熟程度,对工作推进速度和营财融合的成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4.风险控制机制为营财一体化工作“保驾护航”。以全面内部控制建设为契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营财一体化重点管理流程进一步梳理与完善,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和重大风险点,制定具体的业务优化方案和风险管理措施,完善协同监督机制,从而推进内部控制与营销业务有机融合,促进公司“营财协同”管理从传统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有效提高营财一体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营财一体化的深化管理。

(二)改进建议

其一,加强财务、营销等业务部门与信息运维部门的协同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相关信息系统功能,完善岗位授权和数据访问控制,提升数据的共享水平,提高数据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其二,推动营财一体化业务的内部控制的持续自我完善。坚持开展定期风险自我评估,适时调整内部控制的重点,优化管控措施,确保营财一体化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控。

其三,彻底实现营销与财务的无缝协同,优化提升内部控制的方式和方法,规避业财风险。

猜你喜欢
铜陵业务流程财务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亲亲的鸟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其实冬天不可怕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水利财务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