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议

2018-07-13 01:59孟庆海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沈阳市服务体系沈阳

孟庆海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一、完善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现实背景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经济活跃程度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省会城市,沈阳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在2015年就达到了35.79万户,占全部企业的95%。中小企业同时也是沈阳安置就业的主力军,提供了大部分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对沈阳地区增加财政税收、吸纳就业人口、活跃市场经济、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沈阳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以“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着力为根本路径,强调东北地区要建设好投资、营商等软环境。沈阳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对本市经济的重要影响和作用,2016年11月,沈阳市委书记王蒙徽在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提出: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主要切入点,进一步促进了构建沈阳市中小企业政策和服务体系的动力。

多年来,沈阳市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成立了沈阳市中小企业局,作为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不断出台促进沈阳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新举措,着力改善体制机制,构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从市场准入(如:《关于清理整顿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关于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的通知》等)、财政(如:2015年沈阳市印发《沈阳市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若干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投入27亿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融资(如:2015年,沈阳市经信委等四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的通知》;沈阳市政府和瀚华金控签署协议,共同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和小微企业流动性债权基金,帮助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2016年,沈阳市启动中小企业融资扶持资金等)、创新(如:沈阳市出台了地方法规《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沈阳市专利促进条例》;沈阳市印发了《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沈阳市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等)、信息(如:在政策制订和出台过程中建立了政策征询、沟通、说明、反馈和协调机制,促进政策执行和落实;以中小企业局主导建立了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等),等多方面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支持。这些举措基本构建了沈阳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的骨干,极大地服务了广大中小企业,促进了沈阳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中共十九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作为辽宁的省会城市沈阳市,其中小企业的活跃与快速发展是实现本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抓手和保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效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提速发展,作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个方面,是加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沈阳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但仍存在体系构建不完善、政策服务不精准、信息沟通不对称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构建不完善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沈阳市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了服务水平,搭建了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但架构仍需完善,还没有完成构建一个能够全方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自我促进的生态政策系统。

其一,目前出台的政策以宏观指导为主,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需要层层推进和强有力的宣传,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好的政策推进不力,企业对政策掌握不全面,落实不到位,政策效果不明显。

其二,对国家层面的相关新政、法规的解读领会和执行不到位、不快捷,中小企业对政策的掌握存在时滞,对中小企业的效用没能充分发挥。

其三,相关政策制订、执行与政策效果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在某种程度上各行其是,衔接不紧密,造成政策实施细则不够严密,影响操作性以及政策的命运随人而动的现象,持续效力不足。

其四,政策中的创新力度不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覆盖不全面,例如缺少对资本市场充分利用的支持政策。

(二)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服务不精准

习近平总书让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真扶贫,扶真贫。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来说,也要做到真的支持小中企业,更要支持真的有需要的中小企业。政策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有请多政策并没有被真正需要的中小企业所享有。原因一是人为因素,部分政策执行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调研不充分,政策细则掌握不透彻,政策落实不力,没有把政策落地、落实,实现精准扶持;二是对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充分的信息档案系统,对企业分类和企业信息掌握不充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误差;三是政策执行后续跟踪机制缺乏,特别是涉及到财政支持政策,由于政策实施后对中小企业的辅导与监督不足,造成投入不少,效用未必最大化的情况。

(三)政策制订方与政策使用方信息不对称

在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影响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发挥,造成市场失灵。一方面,在政策制订过程中,由于调研的不充分、被调研对象由于其经济人的特性而隐瞒等原因,造成政策的出台未必充分反应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在政策出台后,政策制订方受制于宣传渠道、宣传成本等原因,无法将每一个出台政策充分传达给所有政策使用方,同时政策使用方对政策的解读也可能出现偏差,最终导致政策的效用无法充分实现,影响了政策效果。

三、完善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议

以完善沈阳市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为目标,以顶层设计的视角,从制度供给、完善现有服务体系、培育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以创新性思维,结合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与服务体系的生态建设成功典范,根据沈阳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制度供给力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度供给,好的制度是高效率的体现。应该加强研究,找出短板,以创新性思维补足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中的制度缺项,搭建好制度框架与基础。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其一,加强政策制订时的导向性,充分调研沈阳市的基础情况,摸清市情特点,制订与国际接轨、适应现实情况的的制度体系,创造有制度保障的公平竞争环境。

其二,在沈阳市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框架下,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构建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的主体,成立包括财税、法律、工商、证券、保险、涉外经济等多部门组成的中小企业专门服务机构。

其三,加强补短板的制度供给,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的缺失部分,如资本市场支持、融资支持、人才支持政策等。

其四,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制度供给,制订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统计办法,引入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设中小企业信用、分类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现有服务体系

在加强制度供给的同时,对现有的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和提效,充分发挥现有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职能。

其一,完善沈阳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服务平台的应用,如:对接国内国家级或地方先进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实行政策信息等的共享;以市场化方式引入为中小企业融资、创业等提供服务的公司;提供人才交流平台等。

其二,加强科研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强化对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科研。引入高校人才,组建政策制订、解读科研团队,以科研的方式对国家层面的和先进地方的相关政策进行专门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和制订地方层面的政策,并为企业提供咨询辅导服务。

其三,加强出台政策的宣传推广,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低效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方法进行政策的精准定向推送,以增强政策的时效性和受众及政策效用。

四、加强培育创新创业软环境

创新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要从软环境上下功夫,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保持发展的后劲与潜力。

其一,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创新创业的开展。

其二,加强服务于创新创业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如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证券与资本运营人才的定向培养。

其三,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政策信息咨询服务、创新创业诊断服务机制,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减少信息成本,提高中小企业创新企业热情。

其四,落地和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制定政策监督机制,保证政策实施,鼓励创新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猜你喜欢
沈阳市服务体系沈阳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沈阳分店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沈阳分店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