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2018-07-13 01:59但成蓉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财务院校制度

但成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指高等学校为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制度保证: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年12月财政部颁布《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和业务活动,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防止内部权力滥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二、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制难以落实,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近几年,由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内控制度不完善,省内外不少高职院校相继出现经济方面的问题或案件。

(二)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高职院校资产安全保障有隐患

近年来,高职院校经济活动的范围已不断深入和发展,在资金的对外投资、新生招收、物资采购、基建项目发包等领域相继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案件

(三)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不完善,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预算存在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无论是编制时间还是编制范围都不一致,学校需做两次预算;预算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也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

(四)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困难重重,审计效果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离后审,审任脱节”。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离任后,才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计,这种事后审计,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审计结论难以落实,审计容易走过场,起不到威慑作用,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显得无足轻重。二是经济责任划分困难,特别是任期经济责任难以界定,因此难以做出准确的审计评价。

三、加强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要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建立健全内控机构。学校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务收入与预算规划工作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等内控组织领导机构,组织、协调、批准和监督有关资产、预算、财务收支、信息公开等,为学校内控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有效开展发挥组织保障作用。

1.积极开展内控工作培训和学习。在干部中进行了内控政策宣讲和学习培训,解读上级文件要点和精神,明确校内内控建设要求,布置重点开展工作。在学校内控重点部门广泛开展集中学习,联系学校实际,探索和创新内控方式方法,提升工作效能。开展内控基础性评价报告编报人员专题培训,学校财务部门开展每两周一次的业务提升学习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养和业务素质。

2.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确保科学民主决策,确保“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党委会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财务状况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通过各种方式公开,多渠道听取意见和建议,维护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健全学校各类制度制定的原则与程序,及时废止或修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既与高教改革相衔接、又与学校内部管理协调一致的制度体系,为推进依法治校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保障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以制度规范程序、以制度落实责任、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目的。

4.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学校应出台“关于各单位(部门)重要事项向学校请示报告的规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办理工作的规定”,要求校内各单位(部门)遵循“有事必报,一事一报,即知即报,不报必究”的原则,严格落实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二)业务层面

长期以来,学校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也着重建立简约高效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了从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到收支管理等各项具体经济业务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实现业务开展“有依据、有流程、有记录、有效率”,管理过程“可控、可查、可追溯、可评估”。

1.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合,落实预算的权力和责任。按照“要钱先有事、有事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学校规划和工作计划,同时考虑各预算单位的工作任务,按事项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校长办公会、校务会实施预算集中审核,党委常委会依据事权和财权相统一原则审批学校年度综合预算方案。校内预算单位负责支出管理,实施“谁主管、谁负责”。清晰和明确事权、财权和支出责任管理,将内控重点工作“嵌入”管理流程中,达到了责、权相互统一和协调。

2.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切实推进“全员预算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将学校的各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推进“全员预算”,使学校各业务部门和其他预算单位“全员”参与收支预算管理,预算工作不再是财务部门一家的事。通过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将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计划与学校预算编制和财务规划相结合,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把预算内控提前到预算申报和方案编制中,确保事中和事后监督有据有力有效。

3.依托信息化,搭建预算“编制-执行-支付”信息化平台。根据学校各类经费管理办法,设置预算模板,基本实现了所有校级预算项目都按照模板进行核算科目范围控制和项目余额控制的目标;同时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以及部门预算和校级预算对接规则,设置资金来源,进行来源核算,初步形成了预算-核算-支付实时反馈的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并深化财务的重点环节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实施决策提供了有用有效的财务信息。

4.明确责任,强力推进绩效考核。学校应出台“收支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收支预算的执行进度、绩效目标考核进行规范,通过绩效的自评和统一评估,明确考核对象、内容、工作程序以及结果应用等,努力实现“增收节支”和勤俭办学,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有效财力发挥最大效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不但要从岗位责任角度,确定关键控制点,还应建立预防性安全管理体系,加大高职院校安全管理力度,并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搞好整个高职院校的财务服务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财务院校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