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场与政府边界

2018-07-13 01:59陈玉囡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失灵边界政府

陈玉囡

(南京大学商学院2016级市场营销,江苏 南京 210023)

一、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的简单界定

政府的边界,是指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换一说法,就是这市场与政府地关系。可从职能、资源配置等各方面来界定政府与市场地边界。

从资源配置这个角度来界定这两者的边界与关系。据亚当斯密《国富论》,当代经济市场中,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就是“看得见的手”。这两者的力量在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此消彼长,相互制衡。市场起主导性、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相对的,政府在其中起引导性、弥补性、约束性的作用。从市场经济规律看,市场机制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作用。市场可使不同地域的资源进行再分配,资源的跨空间调用在全球普遍满足了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于不属于该区域商品的消费欲望。正是因为市场是无形的手,有时会失去相应的秩序,才需要政府的监管。

在资源分配的大环境下,政府与市场不同的相互弥补的职能正是划分两者边界的依据。

二、政府与市场出现的问题和状况

只要人类历史文明未曾消失,政府与市场的博弈永远不会截止。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九次波及范围极巨大、影响极深远的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都源自市场与政府边界的模糊,换一说法,是市场与政府两者作用与职能的失衡。而一些经济发展的低迷也源自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处理的不当。

(一)市场失灵

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就其原因,均因市场的失灵。1637年郁金香狂热是最早的一次大影响的经济危机。1637年的荷兰,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市场中的自由贸易使得郁金香的价格超出了市场调节机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市场已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承担起怎样的角色?这是最早大范围影响的经济危机。

(二)政府过界

经过深入的资料查找发现,美国经济大萧条并不是市场失灵的结果,恰恰相反,是美国政府干预的结果。

1929年的经济危机由于资料缺少无从查证,但对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可以找到很多资料得以研究。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发生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大繁荣。当大萧条来临时,资产价格迅速下跌,与房地产市场相挂钩的金融资产出现了违约,经济危机传到金融领域,进而影响实体经济;通过在全球销售的金融产品,危机从美国传播到全世界。而国内将这场危机发生的原因解释为“房地产泡沫”“金融创新”“监管不到位”。危机之后,全球央行协调重新建立新的监管规则,抑制金融创新和资产价格的泡沫。这个举措似乎在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细节入手,当时美国房地产的危机及违约,是从利率上升,部分购房者偿还能力差,因而违约甚至弃房开始的。而其中的问题是在美国市场化原则这个大的环境下,美国的银行竟然愿意贷款给这些“三无”人员(无工作、无收入、无抵押资产)。仅靠市场来运作与判断,这种贷款是毫无保障的,显然会威胁到银行的利益。究其原因,事情是从小布什2003年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开始。非生产部门的政府,决心要帮助人们解决吃穿住问题是非常可怕的,这就滥用了政府的边界,超过了政府的边界。

银行降低审贷条件,把贷给穷人的贷款资产,打包卖给房地美和房利美。房地美和房利美将从银行买来的贷款资产再打包卖给华尔街和全世界的投资者,或干脆发债借钱。投资人愿买穷人的贷款资产?[3]因为房地美和房利美是国有企业,和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一个体系。这使得政府的职能超过了政府的边界,进一步干扰了市场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为房地美和房利美提供信用支持,使得投资人被蒙蔽,从而造成了金融风暴。

所以是政府信用,扭曲了整个市场,让疯狂彻底失控。这是政府的行为超过了政府的边界,模糊了政府与市场界限,从而造成了严重后果。

三、针对两种状况的措施

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无非就是重新调整政府与市场的位置,让它们各归其位,各司其职。让政府与市场重新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稳定的发展。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恰当地干预辅助市场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过渡体制建立后,就出现了两种可能的发展方向:或者是政府逐渐淡出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自己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诸如市场监管和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的职能,使过渡性的体制逐渐成长为在规则基础上运转的现代市场经济(我把它称为“法治的市场经济”);或者不断强化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和干预,不断扩大国有部门的垄断力量,蜕变为政府全面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畸形体制。

当市场失灵地时候,需要政府履行相应地职能,对于失控的局面加以控制。这个时候就要明确政府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四大方面:第一,经济调节。主要是指政府对于国家经济的宏观把控,包括GDP,特别案例就是2008年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通过宏观的把控与调整,将经济调整到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水平,使得我国的经济波动比较小,避免了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从而避免了国家的动荡。第二,市场监管。政府通过制定一定的市场规则,收集与采集市场发展的信息,进行对市场发展的实时监控,从而维护市场的秩序,使得市场能够正常运行。第三,社会管理,政府就要动用它的职能权力,打击触犯他人利益的违法分子,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为竞争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市场环境。第四,公共服务。要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为广大民众和市场主体提供及时到位的公共服务。当市场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界限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动用它的职能与权力,去规制市场,引导经济向一个更好的更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二种问题更适于国内的情况。政府相对地超过了边界,使得市场没有太多地活力,从而经济的发展情况细细研究不是很乐观。国内地政府干预下的经济有三大特点:第一,行政权力与资本高度统一和重合。第二,国有垄断企业这个庞然怪物会越滚越大。第三,各种官商结合的利益集团垄断了经济生活的多领域,抬高了消费价格,抬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当然,如今中国已经采取了许多地措施去改变和缓解这一问题。比如说简政放权等。首先,第一点应该矫正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即,政府应该一直保持对市场的干预,但是干预的力度应该调整到适当的程度。在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中国政府在采取减少政府干预措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来达到目标。第二点应该是相应的制度得以完善从而适应政府对市场干预力度的变化。

四、总结

历史不断演进,而政府与市场的问题一直是全区各国研究的问题。那么,正确地认识政府的边界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突破口。

猜你喜欢
失灵边界政府
失灵的指南针
拓展阅读的边界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幸运拍”失灵了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浅论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政府失灵
思考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