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物流与中国城市运输的创新融合

2018-07-13 01:59张诗瑶白璐璐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运输管道物流

张诗瑶 白璐璐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引言

据国家邮政局《2017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突破9000亿元,收入超出6000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据交通部数据,2016年,城市公路货运车量,约为336亿吨,一些老城区货运交通量,甚至达到原有设计的十倍。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行业蒸蒸日上,保持年均50%的增速迅猛发展。再加之城市外卖和同城配送的迅速崛起,路面交通运输量进一步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显现,城市病进一步加重。

这些大数据的背后,是城市交通拥堵带来的城市病现象。高德地图联合阿里云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也显示,有65座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大于1.8,受拥堵威胁。城市空间的严重不足促使人们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地下空间应运而生。为地下物流的发展提供可能。在物流的速度已经按小时计算的时代,为了进一步缩短配送时间,发展地下物流技术势在必行。

二、我国城市地下物流的发展原因

(一)传统城市物流弊端日益加重

在我国各大城市中,传统的物流运输在90%以上使用公路运输。小至三轮车、面包车,大至集装货车、挂车。近年来,满路跑的小面包快递车、和小三轮快递车,已成为新的城市道路景观。同时也增加了不少交通事故,产生交通拥堵。其实,除了这些物流车,还有不少在路上的小客车、电动车出行,或许只是去送个文件、取个钥匙、买个东西。实际上依旧是物流运输。路面车辆大大增加,造成路面拥堵,产生交通事故。这些都是无从统计、但却更加需要解决的部分。

(二)地下空间发展利用日趋成熟

目前,我国现有的地下空间在功能用途上主要有贯穿地下的各类管线、地下室(包括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商业街等)、地下轨道交通。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电流、气流、水流、信息流等,也逐步进入地下综合管廊,我们的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地下立体发展的格局。地下轨道交通能够精准解决交通问题这一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地下空间的开发,激起了城市活力,为城市赢得宝贵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地下物流是必然驱势

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于2017年7月27日上午在河南省人防办报告厅为省人防指挥部成员单位、全省人防系统干部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会上,钱七虎院士以“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为主题,从节约土地、节能减排、节约水资源、解决“城市病”、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制定完善法规体系、建立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体制机制7个方面,特别指出地下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统,是解决拥堵和污染的三把利剑,前两项是解决人的机动交通,物流系统是解决货物交通。

地下物流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准时等优点,能够有效地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问题。一方面,地下物流可以对接分流地面货物运输,促进货物运输的通畅;另一方面,地下物流可以在不受气候和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智能化、不间断的物流运输,有效地连接运输过程,从而打破智能物流的瓶颈。未来,地下物流系统将作为一种可行的、创新的绿色物流方式,成为物流行业创新的必由之路。

三、地下物流在我国城市发展现状

目前,济南市在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规章制度方面、青岛市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编制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青岛公布了《青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总体设计了2015年地下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初步框架;2020年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格局;2030年“地下青岛”初具规模;以及2050年的地下青岛”。基本形成。2015年,上海市科委也启动了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动了“《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集成与管理研究》的重点项目。此外,上海、深圳等相关管理部门也开始尝试地下物流系统的可行性研究,这些说明城市地下物流在我国已受到开始密切重视。

四、城市地下物流运输的创新模式

(一)以现有地下管道为基础的综合运输

我国现有城市地下设置的管道主要是自来水管道、燃气(暖气、煤气)管道、线路管道和排污管道。这些管道在地下互相交错,用法单一,占用地下空间较大。建议在现有管道的基础上,整合加工,将原本只能单一使用的管道逐步扩大至能配送气体、液体、流体和固体的综合性管道,形成地下综合管廊。较重的固体运输可以借鉴美国、荷兰、日本、德国的,以气力,或水力驱动的囊体管道运输方式或以电力为驱动的管道运输方式。不仅能减少地上物流运输压力、缓解物流中心库存压力,还能提高时效,节约人力和物力、劳动和运输成本。

(二)以现有模式利用地铁夜间运输

地铁作为城市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交通网络十分发达,而且夜间不进行营业。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17年12月,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共22条,均采用地铁系统,覆盖北京11个市辖区,运营里程608公里,建设线路17条,总里程320.8公里。将地铁纳入到地下物流系统中,并与城市物流和运输相结合。实现地上地下的立体运输系统。夜间,地铁在旅客运输结束后,可以进行小型货物运输实现夜间同城配送,在物流中心附近进行分配。

(三)以地下无人机、智能机器扩展地下物流运输

在管道与管道中,也有大量的剩余空间。在这些较大的剩余空间中,利用无人机和智能机器运输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固体,或者紧急的物品。如急需的药品,可以装在无人机或者智能机器的密闭存货箱中,在保证药品安全无污染的前提下,及时将药品送到医院。

(四)以磁动力为基础驱动地下智慧物流运输

京东公司以发展磁动力作为地下物流的新模式。京东仓储和物流领域开拓的磁悬浮和直驱磁动力技术的优势将发挥到极致,打造以磁动力为基础的地下智慧运输网络。将货物的胶囊通过地下磁悬浮智能运输网络系统,实现自动转换,自动避让。地下磁悬浮智能运输网络系统还具备超高速,低耗能,无噪音,零污染等优点。地下智慧物流运输系统与新零售能形成很好的契合,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所在。

五、对我国城市地下物流发展的建议

第一,地下物流建设要结合城市环境、地理条件、交通运输和发展能力。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对交通、物流、工程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讨论和规划。由于地下物流是一个成本高、耗时长、复杂、影响大的工程,对地下物流进行分析和探讨显得尤为必要。研究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社会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和生态建设问题不受影响。

第二,地下物流建设者要有明确的管理职能。任何工程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系统的管理。因此,管理部门需要明确责任和任务,需要通过法律政策来保护管理措施的可行性;物流行业的特殊管理模式需要通过培训经理和特殊的规章制度进行。这样,整个系统就得到了理论和指导的保障,可以及时规划和总结,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第三,由于地下物流刚刚起步,还是一个新概念,在国内外都缺乏相关的经验来借鉴学习,因此我们需要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以便进一步改善与地下物流相关的问题。在这方面,研究范围相对较大,研究范围较广,研究较为复杂。为此,应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实践。

六、结束语

从中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的实际状况来看,城市交通拥堵正成为中国建设绿色城市的障碍。地下物流的开发和建设将为城市的全面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可以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在解决城市疾病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物流效率,物流经验,加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实现智慧物流,提高供应方与需求方联系的能力。因此,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发展地下物流,将地下物流与城市运输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运输管道物流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
中缅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