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一流党建视野下体育学院学生“三会一课”开展研究
——以保山学院体育学院学生支部为例

2018-07-14 04:12祁光耀
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会一课任课教师支部

祁光耀

(保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印发云南省高校创建一流党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委高校工委以“一流高校党建”推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部署,通过开展创建一流党建活动,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积极响应国家由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的号召。使体育专业的学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健身指导、体育活动项目推广与竞赛组织、基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挖掘整理和传承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办学育人中心工作,抓住继承和创新2个关键环节。全面加强和改善学校党建工作,在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依法治校、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学校师生党员共同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使学生党员成为勤学修德明辨笃行的表率。党员教师力争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三会一课”制度即“每月1次党小组会、每月1次支部委员会、每季度1次支部大会,每季度为党员上1次党课”。

在多年来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发现体育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学习行为、个性心理、专业特点、教学管理模式、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差异。体育学院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是体育学院的学生骨干,在各方面起着示范引领的先锋作用,而在体育学院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的管理和教育过程中,“三会一课”的开展是最关键的教育环节,对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体育学院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展开因材施教,结合其不同的学习行为、个性心理、专业特点、教学管理模式、人生观、世界观等,展开“三会一课”教育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云南省地州高校体育学院学生“三会一课”开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保山学院图书馆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查阅关于基层支部“三会一课”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查阅基层支部“三会一课”活动创新方法等。

1.2.2 访谈法 通过对昆明高校体育学院总支书记进行访谈,访谈关于高校二级学院“三会一课”实施办法、存在问题,及结合体育学院学生实际采取哪些措施等。

1.2.3 逻辑分析法 结合本研究的前期调查和分析,结合保山学院创建一流党建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对开展体育学院学生支部“三会一课”实施展开逻辑分析,期望对日后体育学院学生支部“三会一课”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合借鉴。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合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行为拟定不同的“三会一课”教育计划

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其他专业学生有一定的区别,通常体育学院学生不喜欢室内的理论课,一到室内就容易犯困,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对自己不喜欢的理论课则持逆反和抵触的态度。如果任课教师书生气十足,缺乏阳刚之气,讲话重复啰嗦,缺乏吸引力,照本宣科,缺乏案例分析等情况,体育学院学生更加重了逆反的情绪。

体育学院学生不常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记笔记、主动回答老师提问问题,比较抵触交课外作业情况;普遍缺乏全面考虑事情的能力;体育学院学生不能久坐于教室内,如果长时间坐在教室内,就会出现思想开小差、玩手机、讲小话、看课外书等其它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此外,学生比较害怕开会,特别是理论性、政治性较强的会议,从心底里不愿意参会。

针对以上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体育学院学生支部在年初的“三会一课”计划设计中需要结合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可以多举案例分析,避免枯燥乏味、照本宣科式的会议,应结合体育学院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三会一课”教育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例如,在教育体育学院学生守规矩、重纪律、遵守校纪校规时,如果采用压迫式、宣读式的方法不仅学生认同感不强,理解不深,教育价值不高,而且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倘若采用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多的世界冠军,是因为女排队伍不仅技战术好、作风顽强,而且女排队伍守规矩、纪律严明、尊重教练、尊重对手等;体育学院学生听到中国女排几个字的时候,马上就会集中注意力,并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体育学院的学生不光要提高运动成绩,而且还要培育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2 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设计“三会一课”教案

体育学院学生大多数年龄在20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的第二高峰末期,其气质类型多属于胆汁质和多血质,该气质类型表现出明显的两极性心理,喜欢表现自己,但又经不起挫折和打击,渴望被尊重,争强好胜,个性突出,讲义气,重感情,秉性耿直豪爽,不拘小节,性格外向,乐于交往,爱憎分明,冲动有余而谨慎不足等个性特点。体育学院学生很注重对人的第一印象和第一感觉,如果第一次教学或者相处时感觉不好,很容易出现抵触和逆反心理,就造成恶性循环教育,最终导致教育过程的不愉快。如果第一次印象感觉很好,学生表现出对该门课程的极度热爱,会对任课教师异常尊重有礼貌,上课注意力集中,不会缺旷课,考试成绩优异等良性的教学效果。

因此,针对以上体育学院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体育学院学生支部在“三会一课”教育过程中,特别要准备好第一次党小组会、第一次支部委员会、第一次支部大会、第一次党课。 在“三会一课”准备过程中需要结合体育学院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投其所好,最终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的目的。

2.3 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专业教学特点开展“三会一课”教学

体育学院学生进行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教学。通常实践课在室外教学,有的实践课项目有一定的理论教学,不仅进行技术考试,可能还要进行理论部分的考试,这部分属于专业必修课, 如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等;体育学院的理论课多数时间在教室内完成教学,于期中和期末进行笔试考试,如《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纯理论学科。体育学院学生生性好动,对于专业必修实践课非常喜爱,但是进入教室学习纯理论学科却很是费劲。因此,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教学特点,尽量避免进行纯理论的“三会一课”教育活动,可以穿插一些体育新闻、经典体育赛事、正面的体育精神等进行讲解和引导,从而实现“三会一课”教育目的。

2.4 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教学与管理特点实施“三会一课”管理制度

体育学院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依靠任课教师进行管理,通常在上课后由任课教师进行点名查到,对于缺旷课的同学进行记录,如果长时间没有来上课,则由任课教师向其班主任报告;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和遵守纪律情况由任课教师进行管理。课后的时间多数由学生本人自行支配,但是每周1次的班会,早操由班主任进行管理;宿舍内的卫生和纪律由班主任和宿管工作人员进行配合管理。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自行参加一些学校学生会、社团、团委、班级组织的活动。由此可见,体育学院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呈现出多方共管,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关键看自我管理模式。因此,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教学与管理特点,体育学院学生支部和党总支在对学生骨干管理与教育过程中,“三会一课”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认清学生支部和党总支的配角角色,为体育学院学生教学与管理起到辅助管理职能。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以创建一流党建活动和创建一流党支部实施方案为指导,通过学生支部“三会一课”对体育学院学生实施教育,顺应了高校学生管理的要求。

3.1.2 体育学院学生在学习行为、教学与管理特点、专业特点、个性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独有的特性。

3.1.3 在“三会一课”对体育学院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对体育学院学生因材施教,能够起到传播正能量,促进管理的作用。

3.2 建 议

3.2.1 对体育学院学生实施“三会一课”教育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与管理特点、专业特点、个性心理特点进行设计和讲授。

3.2.2 对体育学院学生实施“三会一课”教育时,结合专业特点,强调体育学院学生的参与,凸显体育学院学生教育的独特性。

3.2.3 在对体育学院学生实施“三会一课”教育备课过程中,可以收集部分体育新闻、经典体育赛事、体育偶像、体育英雄、振奋人心的故事或者VCR短片,多进行案例分析;避免照本宣科,长篇累牍,压迫式的教育;注意控制讲课的时间,不宜过长。

3.2.4 体育学院进行“三会一课”培育的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培养,做体育学院学生信服的、喜爱的老师。

参考文献:

[1]汪雅娟.浅谈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I).

[2]王欣.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作用[J].科学决策,2008(11).

[3]赵志清.当前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魅力中国,2010(9).

[4]李景田.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党建研究,2004(11).

[5]邵丽华.让基层党支部在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J].空运商务,2012(14).

猜你喜欢
三会一课任课教师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加强和改进“三会一课”,哪些原则不能丟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三会一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