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构建与创新研究

2018-07-16 05:47高文强
运动 2018年2期
关键词:视域监控体育课

高文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智慧校园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新兴信息技术的保障下,通过全面的记录和感知高校教学的物理环境、智能化的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特征、学习效益,并将高校的物理空间同教学数字空间有机结合分析,进而为高校师生构建一个多元智能、高度开放、数据互联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创新环境,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个性化、科技化的服务。

1 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的特征

1.1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基础,网络是实现公共体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条件。智慧校园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更加注重互联网与物联网,在实现公共体育教学人与人、人与器材、器材与器材之间高效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让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应用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可实现的工作。

1.2 教学质量监控智能终端的全面使用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的过程中,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对公共体育教学实时、实地的信息获取、计算与分析,成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依据。同时,智能运动检测仪等设备的广泛使用,让智慧校园的公共体育教学的各种监测信息可以随时获取,大学生与体育器材、与教师、与环境的即时互动成为现实。监控智能终端的使用,成为提升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质量监控的重要条件。

1.3 公共体育教学团队协作的便利

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团队之间的协作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必要条件。智慧校园的建设能够为团队的成员提供更多的通讯方式、更先进的通讯设备的支撑。这些条件成为师生之间体育教学与学习统一集成、互相促进的基础。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平台等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协同教学从课上延伸到更加广阔、便捷的网络虚拟空间。

1.4 实现外部智慧的互融互通

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学有着更加显著的外联性。因为智慧校园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变得更加便利与快捷,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可持续性变得更强。例如,某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乒乓球选项课教学的数据分析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需要提升。基于此课改需求,学校通过借助智慧教学系统,来对学生的乒乓球兴趣进行教学监控,并通过对比周边高校的乒乓球教学方法与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开展了针对性的乒乓球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通过对社会就业需求、人才素质需求等大数据的分析,学校获得了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指标,为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2 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

2.1 确定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的对象和目标

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首先要确定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评价对象与目标,围绕对象和目标来展开质量监控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支撑设备等的建设。

2.2 确定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评价指标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既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是对一个周期内教学效益的评价。因此,这就需要从教师、教学、学生、体育学习、课外活动等5个方面进行监控,以此来获得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监控结果。主要的指标体系: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二级指标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外活动、业务能力等。三级指标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体验、兴趣、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效益、目标达成、课外活动开展、课程的目标规范性、内容合理性、创新性等。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调控来实现对上述指标的监控和数据分析。

2.3 确定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指标权重

在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确定之后,需要对上述每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的赋值,并将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调查表,然后实施问卷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以此来保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权重的科学性,从而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效益的不断提升。

3 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实施策略

3.1 设置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的责任人

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益,需要高校成立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中心,并负责日常的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此部门的管理要围绕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的需要,从日常教学的组织、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出发,全面构建智慧型的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2 实施教学质量的全过程与重点过程的监控

智慧校园建设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的结合,既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益,需要通过树立科学的质量监控理念、创新质量监控方法、应用质量监控设施等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全过程监控需要落实在每一节的体育课教学中,重点过程的监控包括学生身心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的监控等。

3.3 实施教学质量的整体监控与个体监控的策略

智慧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整体监控指的是由体育部门教学管理中心组织的教学监控行为,或者由部门领导、学校督导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个体监控,则是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情况实施的有效监控,通过及时反馈公共体育课质量监控的情况,改进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4 结 语

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创新是促进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升、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不断加快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监控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升智慧校园与体育教学的软硬件契合度,以此来实现智慧校园建设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进而为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1]吴健,陈及治.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4).

[2]吴健,杨怡然.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以河南省高校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猜你喜欢
视域监控体育课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冬奥项目训练监控方法的研究——TRIMP、sRPE在短道速滑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基于量化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探索与实践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体育课上的“意外”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体育课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