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体系下体育教育价值的再讨论

2018-07-16 05:47华敏炯俞承宽
运动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集体体育课

华敏炯,俞承宽

(1.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2.无锡市港下中学,江苏 无锡 214199)

1 体育教育是唯一能够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生活理念,正确了解与控制自己身体的课程

家长始终抱有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杰出人才的希望,但是如果他连自己身体健康状况都不重视,即使才华横溢,也摆脱不了体弱多病的外观直觉,那么这还会是大家期望看到的一个精英的形象吗?近年来,那些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而英年早逝的成功精英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无不说明身体健康及健康运用身体的重要性,只有当个体能够轻松自如的了解与运用身体时,他才会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待学习、生活、工作都运用自如。因此,精英或者想要成为精英的孩子首先一定是注重、善于锻炼运用自己身体的体育强人!仅依靠课本知识和上课说教,就想让孩子轻松自如地运用支配自己的身体是不可能的,最多会让孩子精神上兴奋一下,眼高手低,纸上谈兵,但是一落到实践操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个体亲身经历兼具挑战性、锻炼性和实践性的体育课程才能达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围绕新课改及学科素养培养目标,体育教育的目标不应仅限于教会学生学习掌握几项体育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与行为意识。体育教育要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让学生掌握至少一种锻炼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身体。通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灵活性,让学生有良好的感受和愉快的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让体育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地方。同时,还要给学生灌输有关的健康知识和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体育教育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始终是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孟子有至理名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说明一个道理,即锻炼身体只是体育最直观价值,培养全面综合素质才是体育的内在实质。

2 体育教育培养了学生卓越的人文情怀和健全的人格

2.1 教会学生做正视困难、挑战困难的勇者

“文人无行”意思就是说文人们很多都没有基本的为人正直的品格,认为他们很虚伪,表里不如一。这样的人根本就无法用传统道理的说教来教、来指望他们有什么担当和责任感,敢于面对什么困难。“担当责任”和“正视困难”是课堂和书本教不出、体会不到的品质。而体育课程则是一个良好的训练手段和实践载体。学生在集体互助与合作环境中通过不懈努力锻炼,不断取得进步,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品尝成功喜悦,努力使自己具有成为精英的潜质,即敢于面对压力,承担责任,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无论孩子多么能说会道,面对在公正、公平、公开为准则的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不足与失败,他没有办法与理由为自己找借口,只能虚心接受结果。“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要激励我们面对失败,面对困难,不要因情绪沮丧而错失更多的机会。可是无论你在课堂上把这句话重复多少回,都不如让孩子在集体运动中亲历承受失败带来的体验教训更有作用。而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孩子们学会了不带情绪地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体验进步的快乐,最终取得成功。

2.2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体育课始终处于动态教学的形式中,学生始终处在不断运动和交往合作的心态中。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和分组探究是体育课教学常态,教学比赛、集体展示也随处可见,这些都是集体活动。与其他学科学习相比,体育课的学习更显集体性,在培养学生成为健康体魄、健全人格、人文情怀、良好社会适应的人的育人目标实现方面彰显特色与成效。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和性格原因及作为娇气的独生子女的缘故,我们经常在教室里或者操场上看到孤独的身影。体育课因其独有的学科特点,通过分组练习、集体游戏趣味比赛、角色责任承担,让他们体会到多一些关注,多一些集体温暖、多一些同伴肯定的目光,让他们勇敢自信的告别角落,融入同伴、融入班级、融入集体中,让其成为集体大家庭里健康快乐的一员。对娇气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与学习合作中通过责任承担、个性展示磨其娇气,使其能愉快地接受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事件。个别有性格不足倾向的“个性”学生,在体育集体活动规则限制下,也可自然而然的成为一名服从集体、服务集体前提条件下正确展示个性的学生。体育课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德育作用无处不在。

3 体育运动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3.1 为学生学习提高智力、体力保障

有研究证明,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学习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是人快乐的激素,刚完成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心情往往很愉快。打完球的孩子因为精神、情绪得到了充分宣泄,精神振奋,心情舒畅,信心倍增,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许多。这仅是体育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小侧面。真正的高效需要充沛的精力支撑和活跃、灵活的思维,避免走弯路。而这些都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得以满足和提高。运动保证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这一点自然不必多说,更重要的是孩子通过思考、努力、坚持从而掌握那些有难度、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就更能够有体验成功的喜悦。面对困难,他们始终坚信能够解决,而且他们的思维也就越灵活、发散,对同样的问题总是能找出好几种解决方案。这样的孩子,如果愿意在学习上下功夫,还用愁他不能够高效率的学习吗?

3.2 培养发展锻炼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体育教学是集教、学、思、练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同时体育课基本上是在室外上课,在广阔的蓝天下的空间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在教学中更要注意集中精力,保持专心致志是学习的基本保障。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要用耳聆听讲解,明白要领,还要用眼仔细观察动作示范,建立动作表象,更要身体力行的勤加练习才能掌握动作要领,这往往需要较好的身体生理与思维心理的结合。教师可以采用师生示范、媒体视频循环播放的方法,结合及时、积极、有效的语言指导与评价,让注意力分散的同学时刻,保持学生练习专注度,让学生有效的进行练习,当学生初步学会技术动作后,通过认真刻苦的练习,精益求精的不懈努力,才能练得更好。这些在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坚强毅力和品质等方面的锻炼价值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3.3 体育教育养成了学生追求多元化卓越的品质

伊顿公学是英国一座以培养“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的古老学府。伊顿教育理念始终坚信再好的文化教育都无法取代体育运动对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但在伊顿的教育者眼中,提高身体素质、培育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是体育运动的一项益处。相比而言,体育运动给孩子们带来全方位、多元化卓越的作用才是他们永恒的追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养成终身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进行日常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在培养个体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应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

4.2 塑造与众不同的出色外形与气质

一个人期待成功或者已经成功的人一定拥有良好的外形和气质。伊顿公学始终认为,再好的外在衣服打扮和配饰都无法取代体育运动在塑造良好外形与精神气质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4.3 培养学生良好鉴赏与展示美的能力

体育比赛、教学示范、个体展示出的运动与健康形体之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健美理念,陶冶他们的情操,锻炼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展示美的能力。

4.4 锻炼必要的社会交往能力

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离不开社会大家庭,一个体育团体就如同是一个小社会,每一次有组织、有目的的团体活动,团体的每个成员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努力、体现个人位置承担与责任,这样的现代社会虚拟场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未来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人际交往情景,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突出、强化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与课程改革不懈的目标和追求。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健康的身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体育教育价值的直接体现。核心素养落实到体育教学中,会反哺体育课堂,同时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共同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体育教师应重要体育课的价值,应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集体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我为集体献一计
体育运动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警犬集体过生日
呆呆和朵朵(13)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