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带每一位遇难同胞回家”(手记)

2018-07-16 06:19孙广勇
环球时报 2018-07-16
关键词:下海潜水员救援队

本报驻泰国特派记者 孙广勇

雨季的安达曼海经常有三四米高的大浪。7月13日,“通浪”号从码头驶到“凤凰”号沉没地点用了近一个小时,抛下巨大的铁锚后,开始展开海上海下作业,打捞被压在船下的普吉翻船事件中最后一位遇难者遗体(昨天傍晚,打捞完成——编者注)。

泰国海军潜水员已经穿好装备,年轻的坦瓦第一个下水,战友帮他认真对表,叮嘱他及时上浮。坦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7日开始,中泰救援队就在一起工作,大家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尽快把遇难者打捞上来。”

整个潜水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配合,有人负责供氧,有人控制音频负责下达指令,有人负责视频的监测观看。忙碌的现场,紧张而有序。

“昨天放置在海里的抽沙管道和绳索被海水打乱。”半小时后,坦瓦返回船上报告。随后,救捞船指挥官、泰国海军第三军区参谋长塔宁派出多批潜水员,重新安放管道和绳索。

连日来,中泰双方共同作业,一起商量方案,轮流下海打捞。经过几个小时、几十位中泰潜水员的海下作业,以及抽沙机连续工作,遗体附近沙土有所减少。“中方搜救队员下水!”随着中国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救援队负责人王仁义的命令,三位潜水员穿戴上潜水服、全封闭头盔,先下海一位潜水员,尝试移动遗体。

据介绍,风险最高的三种潜水方式是洞潜、冰潜与沉船潜水。此次加上大深度,难上加难。半小时后,中方潜水员浮上海面。“45米的水深,加上救援海域风大、浪高、涌急,海下海床情况非常复杂。潜水员一次下水作业的极限是20分钟至25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熟悉水下情况并进行搜寻存在很大难度。”王仁义说。

打捞团队准备同时派遣多位潜水员携带挖掘设备下海时,救捞船所在区域突然下起大雨,水下作业被迫中止。这时候,两国救援队才有时间吃午饭,记者看看表,已经是下午3时。

救捞船上,《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武官助理赵健眼中布满血丝、一直在紧张协调中泰之间的救援行动。“无论是救援指挥部还是救援队员,都是凌晨四五点出发,晚上九十点返回,连夜制订第二天的搜救计划,一天最多休息三四个小时,”赵健说,“再苦再累我们都能承受。所有人只有一个心愿——把每一位遇难同胞带回到亲人身边。”

大雨渐小,中方潜水员决定再次下海。半小时后,中方潜水员在海下的停留时间已超过规定时间,泰方指挥官塔宁急切地要求潜水员马上上浮。“下水一次不容易,能多坚持一会儿就坚持一会儿,是救援潜水员共同的想法。要把海水中的同胞带回去,必须抓紧时间。”王仁义说。

天色越来越暗,安达曼海的风浪又起来了,四五米的海浪拍打着救捞船不断晃动,打捞工作被迫中止。回到码头已是夜晚,码头上仍有不少人在默默等待。记者走下船后,转身向“通浪”号上的救援队员挥挥手,一位救援队员大声喊道:“明天见!我们要带每一位遇难同胞回家。”

15日,他们做到了。▲

猜你喜欢
下海潜水员救援队
画图捉迷藏
潜水员
“美梦成真”之潜水员
身体放大缩小器
Forbidden Money
“美梦成真”之潜水员
迷宫
“下海”试深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