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个“种子方舟”

2018-07-19 06:50陆纾文
农民文摘 2018年7期
关键词:植物种子库内斯瓦尔

在距离北极点1000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个山洞里,储存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90万份植物种子,作为“备份”防止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而绝种。今年3月,挪威政府宣布,将拨款1亿挪威克朗(约合1270万美元)对全球种子库进行修缮升级,让这座“种子诺亚方舟”更加安全可靠。

最多可储存450万份植物样本

与濒危动物一样,植物种群也面临着来自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各种威胁。为了守住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建设一座全球种子库的想法诞生了。

种子库的选址位于挪威大陆与北极之间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一座岩山的内部深处,处于地质活动较不活跃的永久冻土带,且高出海平面130米,即使冰川融化仍能保持干燥的环境。在漫长的冬季,当地气温维持在零下30至零下20摄氏度之间,堪称植物标本的天然冰窖。2008年1月,全球种子库正式投入使用。

“种子方舟”的核心地带是并排的三间长27米、宽9.5米、高5米的独立冷藏室。这里最多可以储存450万份种子样品,目前其中一间已经储存有90万份超过1亿粒种子,其余两间依然空置。

在“方舟”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三角形的警示牌,红边黑底之上,一只白色的北极熊十分醒目,下方用挪威语书写着“小心北极熊出没”。在斯瓦尔巴群岛生活的北极熊多达5000头之多,它们的存在,堪称种子库最恪尽职守的“巡逻员”。

种子库离北极点很近

气候变暖是大威胁

种子库配备了大型制冷设备,冷藏室得以常年保持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即使意外停电,种子库内的温度也能在至少200年内维持在零度以下。此外,存放种子的容器进行了真空密封处理,以限制氧气交换量并降低代谢活动。在这样的条件下,小麦、大麦、豌豆等农作物的种子可以存放1000年,而生存能力最强的高粱种子,能够存放约1.95万年。不过,并非所有的植物种子都适合在冷冻条件下长期储藏。因此,“方舟”中有不少种子还需要频繁更替,才能保证它们的新鲜和可复制性。

在建设初期,科学家们对这座“植物诺亚方舟”将要应对的“灾难”设定包括自然灾害、疫病、战争,甚至“世界末日”。除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为种子库“保驾护航”,建设者们还在其外围浇筑了厚达1米的水泥墙,并在库内配备了防爆破门和两个密封舱,入口处还设有包括运动传感器和网络摄像头在内的一系列安全设施,通过当地机场的控制塔,便可直接监视种子库内的一举一动。难怪挪威政府自豪地宣称“其安全性堪比美国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然而2016年10月,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冻土层融化,冰雪融水深入种子库入口并向内蔓延了15米。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让挪威政府心有余悸,最终于今年2月宣布对种子库进行升级,包括建造一处新的混凝土制的入口隧道,以及一幢用于放置应急电力设施、制冷装备等的建筑。

首份种子提取申请来自叙利亚

目前,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负责对种子库进行管理并筹集日常运营所需的资金,将种子存放在这里并不收取任何费用。

一旦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其他种子库因管理失误、设备损坏、资金短缺或自然灾害而损失保存的样本,“方舟”内的备份样本便可发挥作用,它还可以保护农作物的基因多样性,对确保未来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2015年,这座种子库受理了建成7年后的首份种子提取申请。由于叙利亚的战火严重破坏了位于阿勒颇市的植物种子库,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不得不向挪威的斯瓦尔巴种子库提出申请,希望能从库中提取130箱种子,共计11.6万个样本。据悉这些种子中有不少具有耐旱性强的特点,培育出的作物能够经受干旱地区的气候变化。它们原本在阿勒颇市的种子库中均有保存,却不幸在持续的战乱中被毁。值得庆幸的是,它们在遥远的北极还有一处备份。

猜你喜欢
植物种子库内斯瓦尔
动车检查库库内热源特性实测与分析
马铃薯贮藏库设备的研究
挪威“末日种子库”所在地气温创新高
早产儿保温箱与“库内宝宝”
植物种子的旅行
关于斯瓦尔岛全球种子库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
检疫性杂草假高粱与近缘植物种子的波谱鉴别方法
指甲油有毒吗
斯瓦尔巴群岛与中国的不解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