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师学院“招生难”与企业职工培训的融合

2018-07-21 04:35樊玉华赵国胜
职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职工培训技师学院

樊玉华 赵国胜

摘 要:2007年国家铁道部改革,原各铁路局下属的学校、医院划归地方政府。原铁路技工院校是培养一线技术工人的摇篮,随着改革的进行,多数技工院校并入了技师学院。近年来,技师学院出现招生难问题,铁路企业也出现了一线工人缺乏的问题,两个问题如何破解?形成双赢的局面?本文就技师学院“招生难”与企业职工培训相融合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技师学院 职工培训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变化,技师学院面临招生严重困难的局面,重新思考技师学院的招生定位,拓宽思路,关注职工教育和企业培训,或许可为破解“招生难”提供一条路。

以铁路企业改革为例,2007年某铁路局响应国家的改革号召,将铁路行业的教育、医疗等后勤服务部门剥离铁路企业,做到政企分开,于是铁路技工院校并入地方政府下属的技师学院。基于这些事实,破解技师学院“招生难”,完全可以在铁路企业职工培训上下工夫。

一、技师学院跻身职工培训的优势

1.有更加强大的政府作后盾

铁路技校并入技师学院后,直接归地方政府管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来源有保障。政府规划的校园比原来的铁路技校位置优越,标准运动场、实训楼、教室、投影、机房等一体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宿舍、淋浴房、食堂、餐厅、通讯营业厅、超市等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便利。

2.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队伍

由多个不同学校组合起来的技师学院,专业种类多而全,与职业培训结合起来,是会有大文章可做的。老铁道大学毕业的专业教师,曾经录入过铁道部教育师资库,其95%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划归技师学院以后,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努力学习技能,基本都获得了相应专业的技师资格,是当之无愧的双证教师。他们不仅有着十几年的铁路专业教学经验,而且对铁路有着深厚的感情,融入感情的教育所向无敌。

3.当年的“桃李”是无形的品牌

自1990年至2003年的14年时间里,已经有几万名铁路技校毕业的学生充实到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各个部门,他们中不乏车间主任、书记、工长、班长等业务骨干,充实在关键岗位,并有多人次在铁道总公司各工种技术比武中获得全国第一名。当年的桃李遍布站段的各个岗位,他们的每一项成绩都是无声的品牌证明。

4.已经成型并紧靠现有铁路站场的实习基地

近几年中国高铁的发展,世界瞩目,技师学院保有的铁路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也是大有可为的。因铁路设备、场地都完整保留着,没有改作他用。

二、通过调研关注铁路基层单位职工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契机

1.铁路职业培训现状

铁路行业在保障高铁迅猛发展的同时,需要“抓好职工教育工作,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尽管整个行业从上到下高喊“重视铁路职工教育”,但却经常是捉襟见肘,毕竟教育不是铁路企业的长项,也不是它的基本职能。无论是重视程度、投资力度、培训方式、培养目标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弱项,培训的最终效果也就不可能完全满意。与技师学院“专业单位、具有专业人员、专门场地、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等明显的优势相较之下,高下立判。

2.铁路职业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铁路企业人员,运输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职工培训的时间和精力安排上就会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职工培训的关键是培训质量,而培训质量的好坏关键在培训教师。以运输安全生产为第一要务的单位,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必然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工培训。即使从技术部门或者一线岗位抽调的培训教师,有些知识也可能是贴近单位实际状况的,但真正高质量的培训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人能完成的。临时抽调的培训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理念,往往不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营造氛围,更不会注重培养企业精神,也不会运用科学的理论从思想深处激励学员,他们仅仅是充當临时培训师的角色,为教学而教学,难有良好效果。

(2)交叉性、重复性的培训较多。一些岗位职责就是交叉的,尤其是最基层的班组,各种精神、各种职责最终都要落到班组。因此,铁路的全员培训就会出现培训专业户,有的人既是班长,又是机械操作手;既是业务骨干,又是预备工长。一年的各种轮训,要参加很多次,甚至前一个培训还未结束,下一项培训通知已经到了。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也无法将刚刚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及时消化,很有可能学得混淆了。

(3)培训内容与基层真正需要脱节。一线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铁路设备维护、维修的质量。而每一个岗位需要的关键技术未必相同,并且各种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在一个地点同时发生的概率又极低。铁路站段的职教科人员少,聘请的技术骨干往往是即来即走型,无法将参培人员最需要的关键技术讲清说透,无法满足每一个岗位的真正需要。出现培训内容与基层需要脱节的现象,参培人员得过且过,职教人员也只能做表面文章,忙于应付各级检查。

(4)培训班管理人员兼职,精力明显不够。一般的铁路段级单位,虽然设有独立的职教科,但职教科的人员较少,在没有培训班时,也是每人一摊活儿。有培训班时,他们不仅仅是班主任,还是组织者,还是后勤服务员,还要联系每一位临时抽调的讲课教师,还要组织调课,维持课堂纪律,应付各种原因的请假,有的甚至要组织试卷、监考、阅卷、登成绩、填证等接二连三的复杂工作,分身乏术,明显精力不够用。也就不可能管理好培训班,或者说不可能把培训班管理到位。

(5)培训模式落后,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铁路内部培训聘请本单位技术人员讲课,虽然都是骨干精英,也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但他们有自己的专职业务,而且每天忙得团团转。他们不是专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没有能力思考利用多媒体,更没有人力物力制作微课视频等,无法形象地表达现场设备的故障和解决方法。虽然他们内心对业务很熟练,但是不了解参培职工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往往是泛泛而谈,更有带着方言的口述表达,而听课人却是茫然不知所云,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在课间休息时,再次沟通。

3.发現契机

关注铁路局集团的相关工种培训细节,技师学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教师专职,素质高,教学手段多样,信息技术成熟,对各种铁路技术中的故障、安全隐患整理成大全,更可以随时更新、增添新知识点,根据需要,量身定做,精准服务。既可以制作全角度视频,利用网络、微课等形式满足远程需要,也可以提供拓展型理论知识的提高型培训。针对不同层次,可以随机开展即时“快餐”,也可以提供“全营养大餐”。既可以提供岗位资格性培训,也可以提供岗位适应性培训。可以让站段职教人员负责验收培训结果,不合格者可以即刻“回炉”,不炼成真钢不出炉。并与学员加强沟通,确保每一个人学会应掌握的知识点。

三、主动出击,为长远合作招生铺路

1.主动寻求合作

作为技师学院,为了自身发展,应主动出击,紧密联系铁路集团的职工教育部门,宣传自身长处,各项功能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其曾经就是铁路学校的前身,桃李遍布铁路企业一线关键岗位,强力抛出橄榄枝,明确合作意向,不断推动合作办学。

2.以技师学院的品牌打造铁路职业培训项目

(1)为职工培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打造国家级技师学院,其办学能力不断强化,校园功能几近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完备,信息平台管理缜密。校园氛围让职工身心愉悦,置身学子周围,言谈举止离不开学习。

(2)运用科学理论培养教育职工。培训的良好效果不仅是解决几个实际困难,其实离不开思想的转变。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从职工岗位所在的价值,分析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立足点,实现铁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从而强化职工学习的动力。学习不仅仅是学一点技术,更要学会相互帮助、热爱集体,使职工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技术、有人性、懂科学的好职工。

(3)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提高职工培训效率。第一,技师学院是专门的技术工人教育机构,合理、适用、精辟的培训内容设计是长项。第二,专职的教师,心理咨询的功底,为职工培训奠定了不可替代的教学与管理优势。第三,可以采取分层次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职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第四,可以通过教师指定任务,由高级工指导中级工,发现“师徒”各自存在的不足,分别指点改正。第五,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职工之间的交流能够更直接地突出急需解决的实际技术难题,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备足该知识点方方面面的教学设计。第六,开展个性化教育。多种举措都可以根据实际状况,随时调整培训模式,保证培训效果。

3.做长期打算,为后续招生就业铺路

现在铁路集团公司以招聘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为主,用来补充严重缺员的一线岗位。目前毕业生在基层实习期间,普遍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出力干活,都想着实习期满就可以脱离一线进机关。这种渠道显然不具备可持续性。将铁路技工院校推向地方政府之前,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就是一线最需要的职工,他们有铁路知识、年轻、自身定位准确,就是为了一线而培养的技能型工人。技师学院毕业的技能型人才一定会被广大企业接受,充实一线生产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经鲁.信息时代背景下培训模式探讨[J].济铁职教,2017(1).

[2]董鹏.抓好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济铁职教,2017(1).

(作者单位:樊玉华,淄博市技师学院;赵国胜,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淄博工务段)

猜你喜欢
职工培训技师学院
浅论心理健康知识在职工培训中的重要性
秦皇岛技师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析加强电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企业人本管理模式下的职工培训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