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2018-07-23 11:01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石柱县聚乙二醇丙型肝炎

秦 峰

(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100)

丙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由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此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等[1]。丙型肝炎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肝硬化、肝细胞癌等严重的并发症[2]。相关的文献指出,用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为了进一步分析用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笔者对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其血清HCV-RNA的水平>1000 IU/ml。其中,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2例,女28例;其年龄在35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4.3)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0例,女30例;其年龄在36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9±3.8)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联用索非布韦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利巴韦林的用法是:每天服800~1000 mg,分3次服用。索非布韦的用法是:每次服400 mg,每天服1次。为对照组患者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利巴韦林的用法与观察组相同。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用法是:皮下注射,每次注射1.5 μg/kg,每周注射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 d后、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其ALT的恢复率、HCV-RNA的转阴率[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ALT恢复率的比较

在治疗1 d后,观察组患者ALT的恢复率为7.5%(3/40),对照组患者ALT的恢复率为2.5%(1/40);两组患者ALT的恢复率相比,P>0.05。在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LT的恢复率分别为47.5%(19/40)、60.0%(24/40),对照组患者ALT的恢复率分别为22.5%(9/40)、37.5%(15/40);观察组患者ALT的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ALT恢复率的比较[n(%)]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HCV-RNA转阴率的比较

在治疗1 d后,观察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为5.0%(2/40),对照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为5.0%(2/40);两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相比,P>0.05。在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分别为42.5%(17/40)、62.5%(25/40),对照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分别为20.0%(8/40)、32.5%(13/40);观察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HCV-RNA转阴率的比较[n(%)]

3 讨论

丙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病毒疗法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均为临床上治疗丙型肝炎的常用药。以往临床上常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丙型肝炎,但效果不够理想。索非布韦是一种新型的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此药是HCV核苷酸类似物NS5B聚合酶的抑制剂[4]。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用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治疗1 d后,两组患者ALT的恢复率、HCV-RNA的转阴率相比,P>0.05。在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LT的恢复率、HCV-RNA的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用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丙型肝炎病毒,促进其肝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石柱县聚乙二醇丙型肝炎
石柱县农技协联合会组织验收VR数字展馆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学活性验证
防洪度汛中的调度工作——以石柱县万胜坝水库为例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土家族婚姻的变迁——以石柱县桥头乡长沙村为例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