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

2018-07-23 08:13林琳
艺术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法则均衡构图

林琳

摘 要:摄影构图贯穿构思、拍摄、画面剪裁、制作照片的全过程。如何达到摄影构图鲜明有力地表现主体和主题思想,对摄影构图有着深层的要求。

关键词:构图;线条;黄金分割率;法则;均衡

0 引言

“构图”(composi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本意为结构、组成或联结,源于西方美术,是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结构配置方法,更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而在摄影中则是指画面的安排,确定画面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便最终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整体。这也就是摄影者为了表达思想内容而创造的整个造型结构,其中包括光与影、线条与色调等造型要素的组合。

本文概述了有关摄影构图的元素、目的、运用,从而阐述了构图在摄影创作中所包含的技术与艺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并非是二者简单的相加,而是摄影者的技术、技巧和艺术修养的和谐交融,二者缺一不可。在原有法则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离不开对构图均衡的深入理解。

1 摄影构图的重要元素

广义的摄影构图就是采用美好的形式构成一幅画面,以表现主题思想的内容。确切地说,摄影构图即是确定处于镜头前面的人、景、物的位置、方向、大小和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并以巧妙的用光、影调(色调)的分布来构成统一、和谐的整体。它由几个重要的元素组成:

1.1 点、线、面

法国的俄裔画家、艺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说:“点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一般是指画面中的趣味点,甚至是主体。点与点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线连着,正所谓“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是与主体相关联的各个陪衬体,而这些陪衬体并无实在的相连,而从人的视觉上却又是相连的。

线条用来界定固体物边缘,表现基轮廓,制约物体表面形态的连接处。分为实线和虚线两种,包括形或色调的区分所形成的边界线。线条在构图中极富表现力,它能通过长短、曲直、疏密、方向的组合及水平、垂直、倾斜、起伏的运用,明确地表示被摄体形态、长度、明暗和质感、动势,传达感情、暗示情调,表现情节,创造画面韵律、节奏,产生美感。运用线条必须贴切地表现主题,不能脱离内容,单线追求线条形式。同时,线条与线条之间的交汇处就是一个“点”,正所谓“以点带线”。

面是由点与线条在画面中分割而成的块面,具有长宽的二维形象,可以状物与传情。这些块面在画面的构成里有机地对立、过渡、统一,以达到和谐的画面,使图片在二维的平面画面中产生三维的立体空间。

1.2 色彩

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色彩现象,所以,色彩也是构图的基本元素之一。正因为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采取冷暖对比手法的获奖摄影作品多得不可胜数。色彩是有知觉性的,会引起人视觉与联想产生的感觉。有研究结果表明,人在观察对象時首先注意的是色彩。

1.3 影调

影调即画面的明暗、冷暖调子。

1.4 形状

摄影构图的形式多种多样,L形构图、V形构图,以画面的两边和边角来表现。S形构图,是曲线的组合和延伸。

不论是点、线、面,还是色彩与影调,在画面中皆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一种水乳交融、相互不可割裂,最终所构成的是以形状体现出来。

而狭义上的构图,只是指图片上主体与相关环境的构成。在摄影的创作过程中,切不可为了单纯地符合构图规定而构图。

2 摄影构图的目的

摄影是一种“减法”的艺术,任何人在进行摄影创作时,都必须考虑:从什么角度去表现被摄对象。主体的距离、陪体取舍、背景和前景的处理,光线、影调(色调)、地平线的位置、取影范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后来,从事摄影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根据绘画和美术的构图原理,归纳总结出了一套摄影构图学理论。

构图的目的是为了在摄影创作过程中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构图对于摄影家而言,是一种构成视觉形象、传情表意的艺术语言。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只有熟悉这些语言,才能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素材,与自己的作品对话。而对于观众而言,摄影构图等同于音乐,给人以身心的娱悦。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照片,技术上无可挑剔,但因表现形式平淡乏味,就是受了构图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这样的照片自然不能给人深刻的感受。作为一名摄影者,构图是“用”于创作的“工具”,而不是“管”住摄影者的“主人”。

3 几种构图模式的运用

3.1 黄金分割率——平衡式的构图

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点约等于0.618︰1,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是摄影构图学最重要的一种模式。

人们惯于用传统的“九宫格”方式来划分画面的趣味点位置,而位置是横竖两线的交汇点,与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很接近,所以这是一种平衡式的构图。

3.2 寻找线条、利用线条、运用线条

线条在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摄影者应当具有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眼光,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线条中发现美,认为线条并不单调和令人乏味,而是富于韵律的美感。

直线:比较规整、严谨。水平线,具有和平、宁静和放松的感觉;垂直线表示高度、动能和力量,能增强威严感和崇高感,常用于表现建筑的高大、景物的纵深,形成强烈的透视效果;斜线能表现动感、力量和方向,容易令人激动。

弧线:既有直线的规整、对称,又具曲线的柔美,是一种刚柔并剂的线条。

曲线:极具柔美,题材极为广泛。可以表现山路的曲径通幽、表现河流的蜿蜒曲折、表现山峦的跌宕起伏,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线条,人的眼睛很容易追随这种线条。

折线:是多条直线的组合,常有出人意料的表现效果。

不规则线条:看似不规则、散乱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却能达到一种诗情画意的效果。

线条的配合使用,更为常见的是多种线条组合式构图,对比强烈,形成视觉冲击。

线条的重复能形成一种节奏和韵律,但要注意线条的变化,单一的音符是令人烦躁的,变化的音符才能构成优美的音乐。而打破重复的线条,则要在重复的线条中掺入新的元素,如同打破重复的节奏,使人为之一振。

3.3 运用对比的手法

在现实社会中,具有强烈反差的作品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摄影者如果要练就“第三只眼”,就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对比进行构图。

如虚与实、疏与密、刚与柔、冷与暖、动与静、明与暗、大与小、左与右、时尚与落后、热闹与凄凉等等都是的对比手法,看摄影者如何灵活地运用。

何为“热闹与凄凉”的对比?以2010年2月无忌月赛亚军作品《闹春》为例:在政府门前正热闹非凡,狮子在鞭炮的硝烟中舞动,一派节日气氛,佝偻着身子、背负着大包小包、拄着拐杖的老人正好走过门前,强烈的对比仿佛画外还有很多的故事要述说。

4 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不但要善于运用构图,更要敢于打破构图

画家所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一张空白的画纸上,加上一些东西来使它变得有艺术性;而摄影家所面临的挑战则是迥然不同的,他们要从杂乱的环境中运用构图技巧,把其中无关的景物除去,使画面看起来具有艺术性。摄影者所关注的,就是如何安排现有景物内的元素,借以表达自己的意念。

一般情况下,摄影者都追求构图上的和谐,以求拍出好作品。在长期的摄影实践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摄影应遵循的构图的基本法则。然而,国外一些摄影名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重要的是理解其“精神”和“作用”。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

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关于相机在构图中的位置,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那么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

美国摄影家小雅各希斯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

美国摄影家维利·奎克认为:“这并不是说,趣味中心非得准确地置于交叉点上不可。正因为如此,实际上趣味中心常出现在交叉点附近。”

三分法的构图原则是只要把主體放在“九宫格”的交叉点附近,观看者自然会将目光投过来,这项法则主张不要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但是当要突出某主体,或是画面中有足够的视觉元素或透视线来打破平面空间的时候,也可以放弃这项法则,把拍摄的主体放在正中央也会产生强有力的视觉效果。

以王牧的《超平凡的人文摄影》中的一张作品《古老驿站》为例:“用广角镜头贴近,把老人放在画面中央,长长的院墙形成从画面中央伸向远方的透视线。这条线一直延伸到画面最左边的建筑物上,增加了整个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老人右边的院子内是一大片阴影,和墙外的灿烂阳光形成强烈的对比,外墙上的几道阴影更让整个画面充满了戏剧性。浓重的阴影和透视线成功地打破了本来被平均分配的空间,这就是这张照片成功的关键。”

相机虽然是摄影的工具,如何使相机成为摄影者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看摄影者的修养了。例如,王牧在拍摄《哈萨克转场》专题故事时,在一个十分开阔的山间谷地,成群的牛羊被哈萨克族的牧民赶着经过一个个起起伏伏的山丘。摄影者所站的位置是一个地势较高的山口拍摄,从这里几乎可以俯视整个山谷。如果使用广角镜头,会使画面中的视觉元素都分散了,无法表现出那种很多牛羊在一起的壮观感觉。摄影者使用在150mm镜头拍摄,在长焦镜头的压缩作用下,本来距离比较远的羊群被压缩成拥挤的一片,很好地表现出了摄影者所追求的理想效果,把对焦点定在骑在马上赶羊的哈萨克牧民,整个羊群都在画面的中部三分之二的位置上,打破了画面布局的平衡,仿佛大批的羊群正像流水一般涌出画面,使得这张照片更具动感。

5 结语

遵循上述的方法而进行摄影取景,构图并不能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那些具体的构图形式,只有在摄影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因地制宜地运用,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敢于打破构图和善于打破构图,就是一种突破。古语常有破与立之道,建立什么,形成什么,或者打破常规、打破传统,不能单一地束缚自己的创作思想。

画面的构成或是四平八稳,或是变化多端。摄影者挥洒自如的创作手法仿若行云流水,图片所表达的内容才是摄影者自我思想的体现,也正是构图的艺术性所在。

不少人以音乐的创作手法来比喻摄影,点如音符,线为五线谱,作品为乐章。然而,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而不是某个艺术门类的附庸,是与音乐艺术同为艺术大家庭的成员。虽说艺术的灵性是相通的,但笔者认为没有必要,更不愿以其他艺术类比之。

(注:文章中引用图片来自色影无忌网站)

参考文献:

[1] 张赫嵩.摄影构图[M].中国摄影出版社,1989.

[2]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M].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

[3]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M].罗世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牧.超平凡的人文摄影[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法则均衡构图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