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

2018-07-23 07:25姜巍
艺术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现状改革教学

摘 要:21世纪以来,人类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现代社会出现了强烈的审美呼唤。在这样的形势下,致力于陶冶精神世界的美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将美育教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中。而高校在美育课程开展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在本文中笔者将对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美育;教学;现状;改革

0 前言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市场转轨、知识时代来临的过程中,高校美育课程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严重地影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作为高校的美育课程教师,必须认清自身的责任,不断地强化美育课程教学问题研究,从而为高校美育课程改革增添动力。

1 高校美育课程教学内涵

美育一词最早诞生于18世纪,学术界将德国伟大诗人席勒《美育书简》的发表作为美育成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在我国王国维是第一个将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人,而蔡元培对美育教育内涵进行了深化,同时形成了系统化的美育理论,因此在我国将蔡元培先生称作“近代中国美育思想之集大成者”。但是對于美育学术理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梁启超先生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而鲁迅先生则认为美育有“无用之用”,而王统照则认为美育是“改造人间的福音”是“划出万恶的利器”。此外,叶朗先生认为,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免俗”。结合上述多种代表人物的观点,笔者对美育教育作了这样的总结,美育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是追求人类生命至美、至真、至纯、至善的教育,是美学教育、审美教育、美感教育、艺术教育的集成,同时美育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有全面育人的教育功能。

2 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意义

当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新思潮、新观点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素质的高低对新世纪中国前进的步伐具有绝对的影响。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审美修养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高校必须足够重视的问题。具体而言,高校审美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学生智能的提升和知识的增长,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愿望之一就是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奥秘,而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敏锐丰富的感知能力、深入透彻的理解能力、自由洒脱的想象能力。这对大学生对世界规律的探索与把握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可以为大学生的探索奠定基础。其次,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大学阶段是一生成长中心理矛盾暗涌的阶段,也是情感发展的高峰期。复杂的情感变化加之心理的不成熟、不稳定,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造成影响。美育教育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个性精神健康发展。最后,美育教育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得到美化。在现代社会之中,人们对于形象美的追求越发强烈,审美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高校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促使学生成为内外兼修的时代人才。

3 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 提升美育课程认识,完善美育教育体制

美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是现下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为推动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见。首先,在政策之中凸显美育课程的重要地位,从《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出发,针对方针政策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不断明确美育教育的地位,引导高校管理者、教育者更加关注美育教育,确立美育教育的独立地位。其次,树立高校“大美育”理念,从马克思主义出发“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人类的实践原则就是对美育思想观念的践行”。因此,高校应该摒弃以往狭隘、偏激、滞后的美育教育观,从关注人的艺术素养出发,树立“大美育”理念,实现美育教育的深化、拓展和提升,为学生的终身美育创造条件。最后,拓展美育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将美育与智育合并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使美育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时代教育要求,不断完善美育系统体系,为学生的美育学习作出充分的保障。

3.2 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强化高校美育教育

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因此,高校若想更好地推动美育教育的发展,就应该建立一个综合、有序、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意见。首先,保证美育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用足够的课堂时间向学生普及美育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挖掘学生自身的审美创造潜能,从而在美育基础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审美的相关问题,从而为学生的美育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加强艺术类课程构建,在时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发显示出了学生审美能力的缺乏和平庸。因此,高校要在开设美学、美学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类课程的构建,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直接的艺术欣赏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而结合《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方案》的要求,高校至少要为学生开设九门艺术类的限选课程。最后,在普通课程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教师要结合各个学科的人文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文史学科的哲学之美、理工学科的理性之妙,从而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4 结语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只要充分地发挥美育的教育功能,推动美育课程改革发展,才能促使学生艺术修养和思想境界得到双重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提供保障。因此,强化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宋丽娜.在杭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 葛柳.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3] 陈艳娜.大学新建校区隐性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4] 王晓白.普通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姜巍(1974—),男,辽宁沈阳人,研究生,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长号和大号客座讲师,从事管乐研究。

猜你喜欢
现状改革教学
改革之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