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颈痛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7-25 05:10蔡艳芳刘爱臣姚志翠王英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颈痛肌肉疲劳八段锦

蔡艳芳 刘爱臣 姚志翠 李 洁 王英芳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

慢性颈痛是在指颈部疼痛时间持续超过3个月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史长、复发率高等特点〔1,2〕,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与医疗系统〔3〕。颈部肌肉疲劳影响颈椎本体感觉和身体平衡,造成慢性损伤;慢性颈痛患者肌肉组织形态学改变,使颈部肌肉抗疲劳能力下降,又导致颈部肌肉进一步损伤。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中华传统养生功法,以中医整体观为理论基础,以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讲求“形与神俱”的一静一动运动方式,能够缓解肌肉疲劳,提高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八段锦对慢性颈痛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石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慢性颈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1.1纳入标准 ①主诉颈痛、僵硬不适,并反复发作颈部数字疼痛评分(NPRS)≥3分,伴或不伴肩痛、上肢痛;②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③年龄45~75岁;④知情同意。

1.1.2排除标准 ①颈部肿瘤、感染等其他原因造成的颈痛;②入组3个月前进行过、正在进行或在本研究期间打算进行相关治疗或其他可以改善慢性颈痛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等;③有严重心、脑、肺等系统疾病者。

1.1.3脱落标准 干预期内不可以强迫患者放弃自行就医;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未完成实验者,即为脱落。符合条件的69例慢性颈痛者全部完成了干预过程,无脱落;干预期内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性别、年龄、颈痛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干预前两组的颈痛强度和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评估指标 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估。包括:NPRS从0(没有疼痛)到10(剧痛);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9个条目百分制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颈痛越明显;SF-12生命质量简表(SF-12),包括躯体健康总评(PCS)和精神健康总评(MCS),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状态越好〔4〕。

1.3方法 对符合要求的69例慢性颈痛者,为避免组间沾染现象,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八段锦组36例。负责评价的医师不参与分组及慢性颈痛的干预。对照组:进行颈椎病及慢性颈痛的健康教育,每2周1次,共2次。并给予人体工效学指导包括:正确坐姿及正确使用电脑、手机姿势;枕头适宜高度;自我减压和放松方法等。八段锦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八段锦练习每天2次,每次30 min,每周5 d。由中医学院教师对患者进行八段锦(国家体育总局2003颁布的新编健身功法)练习指导。

八段锦主要分为8个步骤: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顾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每一动作的定势维持5 s。练习开始阶段一般以自然呼吸法为主,之后逐渐转为腹式呼吸。练习过程中通过调息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到动作上。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三调合一用达到身心统一的境界。每周至少1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练习并交流练习心得,其他时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小区(由小区组长负责)或家中由慢性颈痛者自行选择,并自行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及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干预前NPRS、NPQ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八段锦组NPRS、NPQ评分明显下降,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干预前SF-12评分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八段锦组SF-12评分明显提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NPRS、NPQ、SF-12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研究表明〔1〕,肌肉疲劳是慢性颈痛发生的主要因素。肌肉疲劳是肌肉长期或剧烈收缩后的生理现象,其恢复过程受到年龄、性别、肌肉收缩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颈部肌群分为深浅、前后各两层,相对细小的颈部肌肉为了维持头颈部的位置和姿势而长期收缩,而这种长时间低负荷的肌肉收缩容易诱发肌肉疲劳,越小的肌肉在持续收缩后也越容易疲劳〔5,6〕;运动方向上担任主动肌时易产生疲劳。本研究结果显示,八段锦锻炼对缓解慢性颈痛者的疼痛强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八段锦的练习要求眼随手动带动头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转或旋转。如颈后肌群斜方肌和肩胛提肌在“两手托天理三焦”的头后仰动作中作为主动肌做功,头回复中位则是作为拮抗肌做功;颈前、侧肌群斜角肌在“左右开弓似射雕”、“五劳七伤往后瞧”头部的左右侧转作为拮抗肌做功,“两手托天理三焦”、“两手攀足固肾腰”的头后仰动作中作为拮抗肌做功,头回复中位则是作为主动肌做功。循环往复多次锻炼可增强颈部肌群的力量、提高颈椎关节灵活性、改善颈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减轻颈部肌肉疲劳、加速颈肌疲劳恢复。

骨骼肌肌肉疼痛现象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被很多老年人甚至医务人员认为是机体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无需进行临床处理,进而不愿主诉疼痛。颈椎是脊柱中最灵活、而稳定性又较差的节段〔7〕,是最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的地方,一般从20岁左右就开始了,这更加坚定了老年人及医务人员认为慢性颈痛是衰老的一种预期结果〔8〕。再次缺乏慢性颈痛的有效临床干预方法、缺少家庭和朋友的支持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慢性颈痛的控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老年人的健康和心理状况更应该从家庭关心、社会支持等方面引起重视,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改善生存质量〔9〕。研究表明〔10〕习练八段锦可改善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6个月的八段锦锻炼慢性颈痛者的PCS和MCS评分都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八段锦为祖国传统功法,运动强度适中,安全性好。八段锦的每一节都有锻炼重点,综合起来对五脏六腑、气血及经络起到保健与调理作用,是机体全面调养的健身功法。八段锦锻炼要求“动静相兼”、“神与形合”。这里的动是在意念的导引下,各节动作与呼吸配合柔和缓慢、舒适自然;静是指在练习中,每一动作有5 s的定势,从外观看有停顿感,但内劲没停,肌肉继续等张运动,加强了对肌肉、对经络的强度刺激,提高锻炼效果,提高了练习者PCS评分。八段锦的练习意动形随、神形兼备,内实精神、外示安逸,遵循中医整体观理论〔11〕。八段锦练习要求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达到劳形、闲心的目的,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机体的紧张、放松心情,提高练习者MCS评分。每周一次的集体练习也是大家交流心得、相互支持、身心放松的好时机。

八段锦能有效缓解慢性颈痛者疼痛强度,对治疗和预防慢性颈痛及其他颈椎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八段锦简单易学、动作圆活连贯、有较好的安全性,中老年人易于接受,可以纳入慢性颈痛者社区康复方案,提高慢性颈痛者生活质量,建设和谐家园。

猜你喜欢
颈痛肌肉疲劳八段锦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低头族颈肩痛影响因素调查及原因分析
BMI对拉力作业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
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运动后神经肌肉疲劳类型与PAP的关系
三向牵伸法治疗颈痛的临床观察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