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生”说感

2018-07-25 10:55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距离感九江市红楼

老师是个有故事的人,这在我当年还坐在他的课堂上听课时就知道了,但今天才了解到传奇故事的始末,又有了新的感触。

初三的“红学周”是老师给我们的一把开启大观园的钥匙,班上掀起了一股红楼浪潮。那本“胖子红楼”我也有幸看过,那种感觉只能用“震撼”二字来形容。

当时我认为辍学过还能考上陕西师范大学,似乎是天方夜谭,再艰难的生活恐怕也无法让一个抨击应试教育的人重返应试教育。现在我才知道,的確不是因为生活的苦难,而是那血淋淋的一幕唤起了心中深重的愧疚感和负罪感,父亲的手才是鞭策他的动力源泉。

而后的大学中那些传奇般的经历,好像并非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不求不争、安住当下,让他的大学生活丰富而多彩。老师现在的生活也很诗情画意,就如当年在心庐诗社一样,他经常邀请我们周末去他家焚香品茶、读书闲聊,我们在老师2000余册的书柜中随便一采,便是满手芬芳。我们也希望老师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为自己的诗意生活添上一笔浪漫的粉红。——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二(3)班邓敏

“苦难是一所大学,没有人愿意进去,可从中走出来的人,一定不平凡。”

这是一个少年晃荡的青春。懵懂,叛逆,年轻气盛,但你会从中读到触人心弦的文字.你会发现这个少年身上,也会有一丝柔情,一丝坚韧。

当我的目光触及“红楼梦”三个字,脑中除了涌现宝玉、黛玉等的朦胧身影外,就是曾拜读过老师书上的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笔记心得,我似乎看到一个正刻苦钻研、奋笔疾书的少年,这种精益求精、乐学不倦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曾经青涩稚嫩的少年,已成长为风度翩翩、才华横溢、谦和稳重的青年教师,而当初那段晃荡的青春,早已成为他珍贵的宝藏。——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初二(9)班周嘉仪

因为熊老师请产假,罗老师代我们班一个学期的语文课。罗老师是一位独特而可爱的老师,他的教育方式在全校乃至全九江都是非常出名的。每当罗老师在讲古典文学时,眉目下炯炯发光的眼睛,好像炽热的火焰将我吸引住了,我随着他的眼睛踏遍天南地北,走过千山万水,看过蒹葭苍苍,览过世事沧桑。

我非常庆幸今生能遇到罗老师,他的博学与睿智,他的才华与个性,他的青春与幽默,给我们带来“天地小了,心怀大了”的课堂。——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初二(1)班程瑶

罗老师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深得学生喜欢,尤其深得女生欢迎,但是认真起来也是很严肃的,再加上他渊博的知识,不由得让我对他产生一种距离感——这种人应该是从小到大都特别优秀,基本不会犯什么错——但读了老师的学生时代,那距离感片刻间消失了八九分。原来他的少年时代也会在心里惦记着某个人,也会怀疑身边的一切,也有过和长辈的冲突,成绩也曾一落千丈。

大学期间他有种种令人羡慕的机遇,上天眷顾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如今他成了一名语文老师,也从未忘记曾经对应试教育的厌恶,在我们身上,他更注重培养我们的文学综合素养和文化品位。除了课后作业,罗老师还安排我们每天背两首诗词或一篇古文或一篇现代散文,同学们都兴趣十足热情高涨地完成,习惯成自然,并不觉得累。罗老师布置的寒暑假作业也很特别,不仅是常规刷题,也不仅是读书写读书笔记,更有学习南宋林洪《山家清供》和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的精致食谱做菜,还有参观江西省博物馆海昏侯文物展,也有看各种文史纪录片并写心得。我非常喜欢罗老师的教育方式,对于我这种厌恶“赶鸭子上架”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遇到罗老师真是三生有幸了。——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初二(5)班黄海贝

猜你喜欢
距离感九江市红楼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我的“自画像”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不老的情缘(合唱)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老年大学校歌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格斗距离感漫谈
渐解红楼味
格斗中距离感之管见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Sudan dyes in rat blood by UFLC-MS/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pharmacokinetic study in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