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台征:注重调理肝脾肾

2018-07-25 01:35李新珍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胞宫方用茯苓

李新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这种病是一种西医病名,中医古籍中对此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类为“闭经”“月经失调”“崩漏”“不孕”等范畴。而从卵巢囊性增大的形态学改变,又可归为“癥瘕”的范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医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各家虽有不同的认识,但总体一致,多认为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及血瘀、痰湿、情志不遂等关系密切。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肝脾肾关系密切:一般有三大病因病机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多由肾精不足,冲任乏源;脾肾阳虚,痰湿内生;肝气郁结,化热化火而导致本病的发生。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气血痰瘀为标。

从肾而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清代著名妇科专家傅青主在其所著的《傅青主女科》中说:“经原非血,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即“经水出诸肾”。可见肾中精气旺盛,是月经来潮、孕育后代的先决条件。肾中精气不足,使冲任二脉生化乏源,不能按时下注胞宫,就会出现月经失调甚至闭经;肾主水,气化失司,水湿内停,阻遏气机,胞宫气血瘀滞,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等症候。

从脾而论,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化生之源,主运化,主统血。《黄帝内经》中记载:“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故女子不月。”脾运化失司,水湿停聚,痰饮内生,阻滞冲任胞宫,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痰涎壅盛,膏脂充溢,则见形体肥胖。如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在其所著的《丹溪心法》中记载:“肥盛妇人,恣于浊食,经水不调,不能成孕,以躯脂满溢,湿痰闭塞子宫故也。”这充分说明,痰湿内生,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日久成瘀,瘀热互结成癥,则会出现卵巢多囊性增大。

从肝而论,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血旺盛,则血海满盈,下注胞宫,即为月经。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以气为用。因女子常气偏有余,血感不足,凶此肝疏泄功能失常,是女子情志因素致病的主要原因。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若素性忧郁、情志不畅或易怒伤肝,就会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司,影响气血运行,郁而化火,致气血不和,导致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四大类中医治疗方法

现代中医医家因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有不同,所以形成了多样化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主要有辨证论治、中药周期疗法、针灸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四大类。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辨证论治

现代中医家对此病的认识各持己见,所以辨证论治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各家都认为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根本病机,本病治疗应首重补肾。按此进行辨证论治,中医药取得了显著疗效。

脾肾阳虚型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少,或闭经、久婚不孕、面色晦暗、腰膝酸软、性欲淡漠、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肾健脾、调补冲任。方用二仙汤合四君子汤加味。常用中药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黄芪、山药、党参、生白术、茯苓、炒白芍、首乌、炙甘草等。

肾虚痰凝型 除月经稀少、闭经、多毛、不孕、肥胖、多囊卵巢外,病人尚有头昏、腰酸、白带多且稀、便溏、乏力、多痰、怕冷,舌淡胖,脉细的现象,检查血LH/FSH比值常>2.5。血睾酮水平偏高。治宜补肾化痰、涤痰软坚。方用二仙汤合苍附导痰汤加减。常用中药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黄精、皂角刺、山慈菇、桃仁、苍白术、香附、陈皮、茯苓、姜半夏等。

肾虚肝郁型 除见肾虚痰凝型的征象外,病人尚有乳胀、心烦,或少量溢乳现象。检查血LH/FSH比值常>2.5,血睾酮(T)及PRL水平偏高,治宜疏肝健脾、补肾填精。方用逍遥散合归肾丸加减。常用中药有柴胡、当归、炒白芍、茯苓、青皮、熟地黄、枸杞子、杜仲、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肉)、皂角刺、山慈菇等。

肝肾阴虚型 证见久婚不孕,月经先期量少、色鲜红、无血块,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调理冲任。方用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常用中药有熟地黄、山药、牡丹皮、麦冬、枸杞、女贞子、旱莲草、炒白芍、炒枣仁、合欢皮、陈皮、炒麦芽、甘草等。

肝火郁结型 证见经闭不孕、形体壮实、毛发浓密、面部痤疮、口干喜冷、胸闷便结、乳房作胀,脉弦数,舌红苔薄黄或厚腻。治以清肝解郁、补肾调经。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常用中药有丹皮、栀子、柴胡、赤芍、当归、茯苓、生白术、生地、丹参、龙胆草、枳壳、甘草、白花蛇舌草、皂角刺、车前子、制大黄等。

气滞血瘀型 证见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来腹痛、经行不畅、量少色暗、有小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中药有柴胡、香附、枳殼、郁金、桃仁、红花、泽兰、生白芍、当归、益母草、茯苓、白术、山药、鳖甲等。

肾气虚弱型 证见婚后不孕、月经量少、经期延后、腰背酸软、白带清稀,脉沉细或细弱,舌淡红,苔薄舌体胖嫩有齿痕。治以补肾通经,调理冲任。方用归肾丸加减。常用中药有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当归、枸杞、杜仲、菟丝子、党参、淫羊藿、香附、桑寄生等。

(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就是根据胞宫的藏泻规律与肾中阴阳消长的协调转化规律,结合现代医学卵巢周期性的变化和子宫功能的影响而创立的中医月经周期节律。由于对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性,调周的治疗也是各家不同。不过大多数中医家多采用补肾调周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助孕治疗。补肾调周法是根据女子月经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在经前期补肾壮阳、月经期活血通络、经间期补肾通络、经后期补肾滋阴。

(三)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主要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近年来,针灸作为辅助疗法治疗各种产科和妇科疾病,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针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或其他不明原因的排卵功能障碍患者,可以降低总睾酮和其他性激素水平,以及降低血LH/FSH的比值,并且可以改善月经周期而无副作用。

主穴常取百会、神厥、中极、关元、气海、归来、子宫等。补肾温阳加阴谷、关元、中极、三阴交、子宫、足三里、复溜、照海、太溪等;健脾祛湿加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白、脾俞、肾俞、膈俞、肝俞、三焦俞等;疏肝理气加外关、足临泣、合谷、太冲等。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将中医与西医针对本病的所长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优势。中医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在已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认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青春期前“调体治未病”的预防;②生育期改善排卵障碍,提高妊娠率;③孕期可预防及控制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远期并发症的防治。

猜你喜欢
胞宫方用茯苓
胞宫源流考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健脾安神话茯苓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