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

2018-07-25 10:33熊健根
成才之路 2018年18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人才培养高职

熊健根

摘 要:目前,各院校已经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高职院校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以及内涵建设提高。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出发,结合目前南昌市师范类专科院校办学模式的特点,分析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模式。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8-0001-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个育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也指出要坚持全方位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使命,竭尽全力完成人才培养的创新与改革,推动职业院校向新的一个台阶发展。政府、社会和学校应该积极联手,为人才的发展和培养创造有利的保障机制。

一、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和教育部文件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切实缓解社会供需之间的矛盾,培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人才,致力于解决生产力方面的重要问题。不同时期,学生培养的目标要紧跟时代发展,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技能型领先人才。师范类专科院校一方面要满足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要为义务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二、专业设置保障

根据江西省生源结构的变化以及学校机构的设置,各个高职院校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而专业的设置也是因地制宜,各有千秋。南昌市区师范类专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南昌各个区的中小学,以培养符合现代师德的教育人才,对接南昌市外贸经济的发展,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同时,根据专业的发展模式,设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由于南昌市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南昌市区师范类专科院校普遍拥有较好的生源质量,并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就业得到较好的保障。按照江西省教育厅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当地政府积极响应,进行宏观调控。学校按照政府的要求,设置特色专业,结合各个师范院校的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构建合理科学的专业群,为南昌市区师范类专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构建良好的顶层设计模式。

三、“双师型”队伍建设保障

国家大力支持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和体制改革,对于高校职称和人事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和创新。南昌市区师范类专科院校立身在江西省核心城市,拥有充足的师资。同时,学校内部随着高学历人才引进和内部人才的培养,结合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许多订单班的学生能够接受企业的优秀讲师团队的授课和本校教师授课的双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企业文化的优势,发挥学校教师专业理论和教学方发的优势,实现了人才的多元化培养,为南昌市区师范类专科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便利。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另一方面又引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的层面不再单一。

四、实习保障

师范类院校主要的实习场所在农村中小学里,对外贸易专业学生一般在企业进行实训锻炼。按照校内外实训条件的不同,对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南昌市区师范类专科院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当地的许多中小学合作,把学生提供给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一方面改善了当地教学资源紧张的局面,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教学技能,扫清实习与就业之间的障碍,提高社会经验。对于师范类学校来说,到中小学实习是理论教学能力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的一次重要转变,对于学生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教学经验有较大的帮助。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能够把实习的难题解决,对于学校的招生和人才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五、评价机制保障

评价机制是政府、社会和学校对人才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南昌市师范类院校结合政府政策的导向,融入新时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积极创新校内德育模式,为人才的评价模式提供三维度的评价。政府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社会评价人才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低,学校考核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高职院校的学生接受三个层面的考核,有利于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宏观范围来看,政府对学校专业的设置、学科的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进行审核,并做出整改指示。校外企业按照企业用人的标准,对专业课程设计和培养方式进行考核,保障人才培养的有效推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校内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专业设置的创新,更多的要结合社会需求,在社会上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南昌市师范类专科院校在政府政策的保障下,结合校园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群的建设和购置,按照校企合作的要求积极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育人师资保障,联合校校合作寻求社会实习支撑,解决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多个层面有制度保障、人才保障、技术保障,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够顺利开展,对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09).

[2]杨振升.谈双师型高职教师的内涵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17).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人才培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