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反应

2018-07-25 09:26董沛华张淑雯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神经功能

董沛华 张淑雯

摘要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反应。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圳)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尿激酶;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脑卒中在此背景下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1]。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较急,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相关研究表示,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出血性疾病发生率[2]。少数患者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之后血小板聚集并没有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在临床中属于阿司匹林抵抗,所以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3]。本研究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进行以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头颅CT及MRI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排除严重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及近期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的患者。治疗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1~79岁,平均(54.2±5.7)岁;病程5.5~ 10个月,平均(7.2±2.1)个月。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2~81岁,平均(55.2±5.6)岁;病程6~11个月,平均f7.1±2.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为所有患者实施常规颅内压、血压、颅内水肿及血液循环改善、控制治疗,并且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基于此,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次/d,100 mg/次,14d为1个疗程;阿托伐他汀片,1次/d,1片/次[4]。治疗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在患者发病之后使用150万U尿激酶加20 mg 丁苯酞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h,间隔6h,连续治疗14d[5]。

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损减少91%~100%,0级病残程度;②显著进步: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46%~90%,1~3级病残程度;③进步: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8% ~45%;④无变化: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或者增加17%;⑤恶化: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没有减少或者增加> 17%。

统计学方法:对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使用f检验,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组间的对比使用X2检验,P< 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见表1。

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等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并且此病的患病率具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临床主要是降低自由基释放,促进侧枝循环和脑组织血液灌流。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尿素酶属于蛋白水解酶,能够转化成为纤维溶酶原,实现血栓的溶解。此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并且用药方便。丁苯肽能够有效保护线粒体,减少脑细胞死亡,对钙离子浓度进行控制,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活性[6]。本次研究表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并且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晓龙,崔桂云,李明超,等.丁苯酞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校医,2012,26(8):596-598.

[2]李铁英.研究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160-161.

[3]牛慧艳,张占强,王海,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14(9):820-823.

[4]陈江波.丁苯酞联合尿激酶治疗50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5):67-68.

[5]王义振,孙秋瑞.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4):136-137.

[6]慕晓辉.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 148-149.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神经功能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