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致肛瘘1例

2018-07-25 09:26李阳胡元祥胡季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肛瘘成因

李阳 胡元祥 胡季明

摘要 异物性肛瘘虽然较少见,且容易误诊,但只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注意患者的各项细节,利用各项辅检,仍能较好地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分析本科收治的因鱼刺异物致肛瘘患者1例,探讨异物致肛瘘的成因及诊治经验,总结异物致肛瘘的有效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 肛瘘;成因;诊治经验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慢性肉芽肿性通道,多需手术治疗。其病因现公认为“隐窝腺学说”[1],而异物引起的肛瘘较少见。我科收治l例因鱼刺异物致肛瘘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现对此例患者进行报道并讨论异物致肛瘘的成因及诊治经验,总结异物致肛瘘的有效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病历资料

患者,女,41岁,汉族,未婚。主诉因“反复肛周疼痛伴分泌物4年”于2017年4月10日住院。既往史:患精神分裂症22年,一直药物控制,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糖尿病病史5年,血糖最高25mmol/L,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血糖维持在10 - 15 mmol/L。无传染性及家族陛疾病史。人院查体示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5/80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专科检查时胸膝位,距肛缘2.5Cm、3点位可见一外口,质硬,呈结节状,触痛(+),挤压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沿外口向肛门可扪及一质硬条索样瘘管。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10.80×1012/L,中性粒细胞82%,凝血试验、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空腹血糖II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6%。胸部X线片提示心肺膈未见异常。由于患者经济原因,拒绝行盆腔MRI。完善检查,于2017年4月17日在腰硬麻下行肛瘘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肛瘘瘘管内有鱼刺1枚,直径约2 mm,长约1.5 cm,尖端锐利(见图1、图2)。术后给予常规抗炎、补液、镇痛、伤口换药及中药坐浴,住院期间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患者于术后第6天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迹象。

讨论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在我国约占肛肠发病患者的1.67%~3.6%,好发于20~ 4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的比例约5:1,婴幼儿亦可见[2]。现公认的发病学说为Eisenhamme-(1956)和Parks(1961)所倡导的“隐窝腺学说”,其将肛瘘的根源归结为肛腺的感染,这也是肛瘘手术成功的关键。而在临床工作中,异物引起的肛瘘及肛腺损伤、感染较少见。肛门直肠异物来源一般分为5类:①口源性异物;②肛源性异物;③外伤性异物;④内源性异物;⑤迁移性异物[3]。王民基等总结直肠肛门异物的来源中,口腔源性占极大部分[4]。对于肛门直肠异物,多直接形成肛周脓肿或直肠损伤,使其呈急性发病,能及时进行诊断及治疗。而异物引起的慢性肛瘘,多由于急性期手术的疏忽,未能及时取出异物,仅仅是引流,或急性发病期症状轻,患者未能及时就医,导致疾病呈慢性肛瘘状态。此例患者,在食用鱼类后误吞服鱼刺,鱼刺经过消化道最终到达齿状线附近,未能排出肛门,而引起肛腺损伤及感染。在发病初期,可能由于症状轻,或者由于其为精神疾患患者,不能正确表达不适或其监护人对于其表述未能及时引起重视,从而错过了在第一时间进行诊治的黄金时机。此后鱼刺受到直肠蠕动及排便推力的不断作用,使其由齿状线附近进一步向深部刺入,最后形成异物性肛瘘。同时,患者合并有糖尿病,且一直控制欠佳,而糖尿病患者T细胞功能降低、免疫力下降、白细胞移动及吞噬细胞功能降低,从而导致血管、神经营养不良,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血管脆性增加,是其形成肛周脓肿及肛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5]。肛周脓肿及肛瘘又使得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难控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致肛周脓肿及肛瘘病情加重、迁延不愈[6]。

为避免此类患者的漏诊、误诊及延误治疗时机,我们总结出应重视如下几点:①术前详细询问病史的重要性:对由异物引起的肛瘘,临床少见,所以对于接诊医师,不能千篇一律地询问病史,而应详细询问患者第一次的发病的过程及有无饮食及外伤异物诱因,特别对于有精神疾患及老年患者,应更加细致。因为患有精神疾患的患者,其没有完全自主行为能力,即使肛门在初次被异物损伤引起的疼痛感,有时也不能完全表述,即使表述了,也会常常因监护人的疏忽,而延误治疗。对于老年人,其痛觉敏感性低,常独居,就医常较晚,从而导致疾病由急性期转变为慢性期。②术前MRI的重要性:在患者的术前评估中,MRI占据重要地位。因为MRI检查不仅仅能够显示瘘管内外口的位置,而且能明晰主管及分支走行与肛管周围的解剖关系、脓肿的位置和病变蔓延的范围,全面、准确地评估术前状况,为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第一手详实准确的资料,有效降低肛瘘的术后复发率[7,8]。而对于异物性肛瘘,能在术前第一时间发现原发病病因,并及时做好处置准备。所以我们认为,对于肛瘘患者,应常规行MRI,既满足了循证医学要求,也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③术中寻找内口的重要性:异物性肛瘘,其仍属于肛瘘的一种,所以术中在重点关注取出异物的同时,仍应遵循肛瘘的治疗原则。国内外大宗临床研究报告显示,现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正确寻找及处理内口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9,10]。所以我们推崇先寻找内口,然后给予肛瘘切除,这样可以顺理成章地发现隐藏于肛瘘中的异物。如若一开始给予肛瘘切开,发现其内有异物,认为找到疾病根源,从而放弃对内口的寻找,或者暴力寻找内口,从而错误切开假内口,即使取出异物,仍然会大大增加患者的复发率。而对由外伤性肛周脓肿形成肛瘘的患者,我们认为,其多是由于异物没有取出,残留于肛周,导致肛周组织形成排异反应,其不存在内口,所以术中仅需切除肛瘘或切开肛瘘、取出异物及刮除肛瘘坏死炎性组织即可。所以对于异物性肛瘘,在明确术前诊断时,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患者初次发病的诱因,若为口源性异物,术中一定要正确寻找到内口,避免复发,若为外伤性,则仅需取出异物及清除其所产生的炎性组织即可。④术中瘘管及异物处理的重要性:在寻找到内口后,若患者不处于急性炎症期,应尽可能完整切除包含异物在内的瘘管,注意保护肛门括约肌,若为高位,可给予挂线或LIFT。若处于急性期,给予瘘管切开,取出异物,刮除炎性及增生组织,其较普通肛瘘刮除应更深,因为异物引起肛瘘炎性增生较普通肛瘘重,若不彻底刮除,其管腔内残留的坏死组织及肉芽组织所伴有的细菌,会导致伤口局部感染不易消除,影响创口愈合,病情迁延不愈。对异物引起的肛瘘,多是由于初次发病,手术不彻底,异物残留。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在处理肛门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尽量不要在局麻下给予肛门脓肿切排,因为在患者仍有疼痛的情况下,手术医师不能很好地探查脓腔,从而导致遗漏。我们应给予患者腰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让患者在舒适的情况下,给予脓腔探查,若能找到内口,可避免患者二次手术,且探查更加从容和彻底,避免了少数因异物所致肛周脓肿的患者异物残留,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异物性肛瘘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东铭.肛瘘发病机刮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5):54-56.

[2]钱海华,金黑鹰,曾莉.结直肠肛管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M].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96-97.

[3]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500-501.

[4]王明基.肛门结直肠异物病因分析及诊疗体会[J].中国会议: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2011:513-515.

[5]史丽,苏胜偶,赵占胜,等.血糖波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國老年学杂志,2010.30(17):2557-2559.

[6]杜丽娟,唐学贵,吴至久,等.糖尿病病发肛周脓肿的临床多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7):2325-2326.

[7] Hori M,Oto A.Orrin S.Diffusion-weightedMRI:a new tool for the diagnosis of fistula inano[J].J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09,30(5):1021-1026.

[8] O'Malley RB.Al - Hawary MM.Kaza RK,etal.Rectalimaging: pan 2,Perianal fistula eval-uation 0n pelvic MRl-what the radiologisteeds to know[J].2012,199(1):43-53.

[9]杜仲代.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脓肿98例临床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5):29-30.

[10]李念,徐尔侃,廖斌,等.低位复杂性肛瘘和瘘管性脓肿改良术后复发29例临床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5):3 1-32.

猜你喜欢
肛瘘成因
复杂性肛瘘治疗的临床思路探讨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三腔两囊管在肛瘘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