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7-25 09:26陈玉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药熏洗痛风针灸

陈玉波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痛风的效果。方法:收治痛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瘀止痛散自拟方煎水局部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d、10d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痛风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且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较快。

关键词 针灸;中药熏洗;痛风

痛风多于午夜突发,主要是因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病变出现的急性炎性反应,急性期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口干、心烦、脉弦滑数、舌质红、便结、苔黄腻等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5%的痛风病患者可能发生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1]。随着当前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有大量饮酒、吸烟者,痛风病的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中医对痛风的防治及发病机制有独特的经验与理论,其中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比较多用。本组研究针对痛风患者应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方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痛风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32例,女11例;年龄23~81岁,平均(51.2±6.7)岁;发病位置为第1跖趾关节17例,踝关节11例,膝关节8例,多关节同时发作7例。观察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21- 82岁,平均(51.7±6.2)岁;发病位置为第1跖趾关节18例,踝关节10例,膝关节9例,多关节同时发作6例。一般资料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人院后均给予一般治疗,包含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和,戒烟戒酒,保持体重,多饮水,防止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凉受潮及精神紧张,避免关节损伤,对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要谨慎使用,预防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①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取神阙、阿是、中脘、大惟、足三里、关元、腰阳关、肾俞等穴位,对皮肤处进行常规消毒,取长度40~60 mm.直径0.35 mm毫针刺人穴位,留针30 min,其间行针2次,大椎穴针刺后,配合拔罐放血,1次/2 d。针灸治疗1次/d,5次/周,连续治疗2周。②观察组:在对照组针灸基础上给予患者消瘀止痛敞自拟方煎水局部熏洗,组方为大黄50g,黄芩、黄柏各40g,白芷、白芍、赤芍、路路通、伸筋草、威灵仙各30g,红花、细辛、川芎、川乌、川续断、杜仲、草乌各20g,花椒15g,炙马钱子10g。诸药加水浸泡2h,然后煎煮,取出药汁后加入2两白醋,进行局部熏洗,1剂/d,2次ld熏洗,连续治疗2周。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相关指标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相关指标接近正常;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相关指标有所下降;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 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表示,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在治疗5d、10d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中医认为痛风为因血受热,后涉冷水、立湿地、卧地当风、扇风取凉等,致热血得寒,导致疼痛发作,尤其在夜晚加重[3]。中医关于痛风病的成因可归纳为下述几点:①主要病机为脾肾亏虚;②主要发病原因为湿痰瘀;③发病诱因為情志、饮食及寒湿等;④痛风始终贯穿有浊毒。患者一旦发生痛风,对其正常工作、生活都会带来严重影响。

在痛风治疗中,中医认为利湿通络、泻火解毒、温经散寒对患者的症状能够显著改善,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痛风以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治疗为主,预后并不理想,且西药不良反应明显,尤其是对于中晚期患者,长期服用西药治疗,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治疗效果也下降[4]。本组研究中,应用自拟方消瘀止痛散对痛风病患者进行治疗,方中黄柏、大黄及黄芩属苦寒之品,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效;川芎、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川续断、杜仲具有健骨强筋之效;白芷、细辛可祛风止痛、解表散寒;草乌、川乌具有温经止痛、祛风湿之效;路路通、威灵仙、伸筋草可通络止痛、祛风湿;赤芍、白芍具有散瘀止痛之效。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化痰利湿之效,对患处关节进行熏洗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邓发胜在其研究中利用苍术、黄柏、薏苡仁、大黄、赤芍、土茯苓、川芎及山慈姑等中药材煎煮后内服加外洗配合治疗寒湿瘀热夹杂型痛风[5],显示治疗有效率> 95%,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孙晶,于永军,陈宝忠.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6,33(5):126-129.

[2]樊赘,马武开.痛风的中医认识及汪治方法[J].国医论坛,2015,30(6):63-64.

[3]李艳丽,王悦,许娜,等.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选穴规律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1208-1209.

[4]刘维,赵文甲,吴沅嗥.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4(12):1-5.

[5]邓发胜.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80-81.

猜你喜欢
中药熏洗痛风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滋阴润肤方中药熏洗治疗小鼠皮肤瘙痒的实验研究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