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物D—Dimer在血栓栓塞性疾病预测中的临床应用

2018-07-25 09:26贾福苏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

贾福苏

摘要 目的:探讨标志物D-Dimer在血栓栓塞性疾病预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402例,定期检查患者血浆标志物D-Dimer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VTE组和非VTE组。结果:VTE组和非VTE组在性别、年龄、D -Dimer等方面进行比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 Diiner水平浓度若明显升高,对VTE风险的预测价值就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血栓栓塞;恶性肿瘤;D-Dimer

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导致患者死亡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文检测近几年来我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标志物D-Dimer水平浓度,旨在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风险进行预测,为临床最早期防治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402例,男242例,女160例;年龄30~84岁,平均(54.5±16.2)岁。

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在我院新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且均经过病理科确认。②患者临床资料较完整,知情同意,配合调查、随访。③近1个月内未接受手术和放疗。④近1周内未有严重的全身感染。⑤近期内未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或家族性易栓症。

检测方法:①所有患者在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前按要求空腹抽静脉血于3.2%枸橼酸钠抗凝管中,标本在2h内,35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进行分析。②仪器与试剂:仪器采用日本希森美康(Sysmex-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试剂采用与该机相配套西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D-Dimer测定试剂及其相配套的校准品与质控品。③随访:患者出院后嘱咐应定期进行门诊随访,跟踪随访暂定为3个月,并定期检查患者血浆标志物D-Dimer水平,以VTE为随访终点,根据随访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VTE组和非VTE组。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影响,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VTE组与非VTE组临床资料比较:402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初诊3个月内发生VTE者29例,发生率7.0%。VTE组和非VTE组在性别、年龄、D-Dimer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动脉凝血发作等。②VTE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症(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等[1]。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上述各类型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且多见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E)、DVT,其风险程度都比非肿瘤患者高数倍。

本研究发现,住院和在门诊积极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是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危人群[2],肿瘤患者血浆D-Dimer平均水平都比非肿瘤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3年多的试验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并发血栓栓塞症时,血浆标志物D-Dimer平均浓度显著增加,很少有静脉血栓患者D-Dimer检测水平低于临界值0.50 mg/L。这尤其在末梢深静脉血栓患者更为普遍[3]。

D-Dimer定性试验阴性或D-Dimer定量血浆浓度< 0.02mg/L的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率较低,可作为排除DVT存在的一种依据[4]。国内外医学界将血浆D-Dimer浓度作为预测DVT发生的重要观察指标,其临界值设定为< 0.5 mg/L。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某些亚段肺动脉栓塞和周围性肺栓塞患者可能有时获得正常的D-Dimer检测结果[5],其原因是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经过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过纤溶酶水解所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X、Y、D、E)而被检出

总之,目前对于肿瘤相关的VTE的风险评估主要依靠患者病史、年龄、肿瘤类型,实验室检测对提高肿瘤患者VTE风险评估和防治检测效能有价值,但除D-Dimer以外,实验室其他检测项目预测效果并不太理想,因此,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Dimer水平若明显升高,对VTE风险的预测价值就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Khorona AA.Franciscw.Culakova E.Throm-bo Lism A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onc—er paients,receiving out patient chemothera-py[J].J Thromb Hanemost.2007,5:632-634.

[2]柳鹏鹏.郭锦丽.D-二聚体对围术期血栓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6.11(2): 166-168.

[3] Lowe GDO.Fibrin D-Dimer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 seminvase Med. 2005. 5(1):387-398.

[4]李晓鸥,吴雪峰,李艳,等.D-二聚体检测在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4(2):277-279.

[5]吴雪峰,李晓鸥,张晓伟.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深静脉血栓栓塞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4(10):1718-1720.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DSA下中晚期肺癌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术的临床观察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如何切除司法体制中的“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实用价值
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
DC/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