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护士的安全防护措施

2018-07-25 09:26陈娇林丽芳江妙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安全防护护士

陈娇 林丽芳 江妙玲

摘要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配置护士安全防护措施。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护理防护措施、方法及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参与化疗药物配置的护理人员中,仅1人出现手指针刺伤,紧急处理后来见异常;所有护士定期体检,肝、肾功能均正常,未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结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配置进行规范化管理,从人员管理、制度管理、防护设备投入及规范化操作等方面进行加强,避免毒性危害的发生,提高化疗药物配置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化疗药物配置;护士;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防护

我院自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以来,注重护理人员安全防护管理及药品安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月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生物安全柜消毒情况进行观察,对化疗药物引起的脱发、溃疡、人体组織器官损害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化疗药物危害途径及防护措施:①空气污染:化疗药在配置的过程中,受空气流动性特点的影响,会出现蒸发情况,而配置护士在配置过程中,以微粒的形式吸入化疗药物,容易出现毒性损害[1]。所以,配置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时,要加强保护工作,佩戴防护设备,如密封防护衣、双层乳胶手套、防护目镜等,每次用完防护设备后要及时进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②药物泄漏:配置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药物溅射、外溢的情况,或者是化疗药物在运输过程中碰撞、存储时容器破裂及取出药物时外溢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药物泄漏。所以,在化疗药物处理整个过程中,要对操作护士加强防护教育,使其能够在运输、存储及取用时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同时通过定期培训、考核,对配置护士业务能力进行加强;在取用化疗药物时,要求先对瓶体颈部和顶部进行敲击,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瓶体,将瓶颈部快速折断,避免药物溅射出来;在管理制度上,要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专门针对化疗药物制定药物泄漏及标识管理制度,配备充足的防护目镜、防刺容器及乳胶手套等防护物品。③防护物品过期使用:化疗药物多数都存在挥发性强的特点,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挥发性与穿透性都比较强,如果一些防护设备使用时间比较长,如防护目镜、手套等,其过滤性能就会下降,极有可能引起危害[2]。所以,对防护设备必须加强管理,建立日期标识管理制度,日常对防护设备有无缺损情况及使用期限注意检查,一旦发现有破损或过期的防护用品,要及时更换。④配置护士穿戴防护装备不到位:由于配置护士在自身防护意识上存在不足,例如在穿戴防护衣、手套及佩戴口罩时有不到位的情况,导致防护装备与皮肤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挥发性化疗药物极有可能通过空隙与皮肤、口鼻接触,并经过口鼻进人人体,导致毒性危害的发生[3]。这就要求调配中心应该对配置人员加强防护装备穿戴的培训及加强防护教育,通过定期考核制度使配置护士防护意识得到提高,配合奖惩制度,敦促配置护士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⑤应急处理不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化疗药物配置护士难免会遇到药物容器破损、倾翻等紧急事件,而在此类事件发生后,部分配置人员在应急处理措施应用中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如对取出的药物残留只是简单地用抹布蘸水擦拭,导致配置工作台面清理不达标,提高了危害发生的概率。所以,要求化疗药物配置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必须要娴熟,对配置设备可通过定期抽检的方式,对配置室污染情况、配置人员操作质量、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等进行检查。

结果

参与化疗药物配置的护理人员中,仅1人出现手指针刺伤,紧急处理后未见异常;所有护士定期体检,结果显示肝、肾功能均正常,未发生严重安全事故。

讨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针对化疗药物专门建立配置室,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对医院医务人员、病区环境及患者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现阶段,多数医院也都对化疗药物带来的危害性有明确的认识,但在防护措施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配置护士自身的防护技术及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但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还相对缺乏。

针对当前化疗药物配置护士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还需要从人员、设备等多方面进行加强。首先,人员方面,为配置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确保护士各项体检结果正常;严格按照配置室流程操作,规范洗手、设备佩戴等操作。其次,药品配置方面[4]。配置时,药品存放按统一标准有序存人生物安全柜内,室内空气流通保持一致性,减少走动,降低气流对药物的影响;配置时,动作要轻缓,避免药物溢出,如果溢出就用事先准备的治疗巾进行擦洗,注射针头避免刺伤手指,所有操作必须按规范要求操作,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配置结束后,需要存储的药品密封存储,对操作台进行消毒并反复擦拭,避免工作台有药物残留;配置室每天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加强业务学习及培训。所有配置室护士在上岗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通过考核以后才能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含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规范、各种设备使用及维护、科室制度职责、医院感染知识、无菌操作技术及各类化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剂量换算及注意事项等[5];在职业安全教育方面应该强化配置护士的个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通过专职培训,让所有配置护士都了解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使其能够规范操作,在保证药品安全的同时也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配置护士岗位定期进行轮换,防止配置人员长期接触化疗药品危害到身体,要求配置护士合理安排休息,加强自身饮食管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化疗药物配置从人员管理、制度完善、防护设备投入及配置操作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避免因化疗药物带来的毒性危害发生,提高化疗药物配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武爱弟,淡微敏,杨萍,等.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安全管理流程及职业防护[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 152-154.

[2]陈丽娜,陈丽莉.护士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认知情况调查[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11(12):102-104.

[3]曹莎丽,王静.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带教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03-104.

[4]张素香,李建军.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930.

[5]方同同.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若干体会[J].北方药学,2015,12(4):190-191.

猜你喜欢
安全防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呼吁《护士法》尽快出台
网上约护士 靠谱吗
电力工程中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