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在班级管理的作用

2018-07-25 11:33张婉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期望模仿班级管理

张婉玲

摘 要 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学生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于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积极的心理暗示用得好,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举止、优良的品性、良好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班级管理来说,往往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使德育的有效性得到增强。

关键词 积极心理暗示 期望 模仿 调节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班级管理工作在学校德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校常规德育工作的重要体现。低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观念与态度,有相当大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可以尝试着把积极的心理暗示法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去。

1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意义

1.1积极心理暗示的定位

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积极心理暗示是一种含蓄、间接的教育方法,要求被暗示者接收暗示信息,没有苛求,是一种没有批判的教育,是在没有冷战、没有对峙、没有对抗的条件下,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和教学环境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积极心理暗示比直接说教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认可。

1.2积极心理暗示的功能

传递期望。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罗森塔尔首先给教师以言语暗示,告诉哪些学生“将来会大有成就”,当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期望通过言语或非语言暗示信号(语气、作业难度、微笑、手势、人际距离等)等隐含的评价方式传递给他们,学生因而受到鼓舞,更加信赖教师并使自己的行为一步一步地接近教师的期望,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提高自我效能感。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断或者判断,当人确信自己能够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罗森塔尔效应很好地说明了教师的积极暗示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自我暗示与自我效能感是分不开的,当一个人接受一项新的任务时,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力量,具有坚强的信心,就会自我暗示勇于面对困难,完成任务。

模仿学习。模仿学习是建立在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之上的,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暗示的发生和影响可以看作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孩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老师的行为,孩子的年龄越小模仿的可能性越大。教师的形象每天都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他们无形中的学习榜样,进而模仿。

调节课堂气氛。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课堂上师生必须彼此呼应,心心相印。”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抑扬顿挫,弛张得当,使教学言语做到“声发于情,意寓于情”,让学生如沐春风之中,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和暗示,从而积极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1.3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意义

利用不同的渠道和载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发泄、梳理和平衡,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心理的动态平衡,能树立学生积极的自我观念,进而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创造精神。同时健全而轻松的心理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便于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其全面发展。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在积极的心理暗示措施下,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心理自我维护。

2积极心理暗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1语言暗示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位教育学家告诫我们:“教师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所以,教师的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

运用设喻法,晓之以理。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水平较低,苦口婆心的说教对他们来说,学生往往记忆不深刻甚至无动于衷。如果通过设喻、讲故事、做游戏、角色体验等方法,点拨启发学生,让他们从情景中领悟道理,就能较好的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教师可通过多种角色游戏,让孩子在欢乐的游戏中学习各种场合的礼仪。又如,进行诚信教育时,给孩子观看《木偶奇遇记》的动画,给孩子讲述传统的故事《狼来了》,让孩子在鲜活的动画和故事中懂得诚信的道理,印象就格外深刻。

运用对比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观念与态度,没有是非观念,没有主见,但是有相当大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因此往往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犯了错,一味批评,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 如果采用对比的方式,给孩子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就可以使他们不断进步。如,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随便走动或做小动作,老師及时给遵守纪律的学生奖励或表扬,那些违反纪律的孩子马上向受表扬和奖励的学生看齐。恰当运用暗示性对比,能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运用激将法,激发学生斗志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天性,用暗示性的语言能激起他们的斗志,促使他们及时完成各种作业或老师要求做的事情。如:有一天,学生对教师说,好羡慕某某班取得了流动红旗。教师笑着说,某某班的同学很团结,个个自觉遵守纪律,班干部又大胆负责,你们行吗?台下的学生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表示 “ 我们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 那个月,班干部果然大胆负责,同学们互相提醒,没有违反纪律,取得了当月的流动红旗。

运用书面语言暗示或间接暗示。除了上述口头语言暗示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书面语言暗示。如:在批改作业时写道:“你的字真漂亮”“看得出来,这次作业你很认真地完成。”对于退步的学生,可以写道:“这次作业老师真不敢相信是你写的”“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比这次好。”通过上述书面语言暗示,往往会出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局面。

另外在教育过程中,应避免直接点名批评。点名批评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让学生联想——老师不喜欢我,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还会带来情绪上和行为上的对抗。如果教师批评学生时不点名,而是运用间接的心理暗示,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前进动力,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一个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的调皮学生,假如教师采取说教方式,可能会取得暂时的效果,但不会长久。如用暗示的方法,可对学生说:“这事是你干的吗?我感觉不是,因为你在我心目中是一位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这种暗示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2非语言暗示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运用环境暗示。好的环境能使人身心舒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教师可结合班级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规和班训,张贴在教室显眼处,还可在教室里配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能够使学生时刻接受教育。教室内的黑板报也是给学生创造积极心理暗示的好阵地,如:提出班内近期奋斗目标,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奋斗的暗示环境。

教师的行为举止,给学生积极健康的暗示 。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在学生品质教育方面,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来讲,有时比语言暗示更有效。低年级的学生对班主任的依恋和信任不亚于父母。因此班主任老师就成了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暗示。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自觉排队,用无声的行为暗示学生,插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教师在公共场所不随地乱丢果皮纸屑,学生学会自觉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教师良好的行为举止,在无形中暗示学生何为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

教师的神态表情,让学生在肯定和愉悦中成长。神态表情是人心灵和内在情感的直接表现。根据学生模仿性和受暗示性的特征,教师可以借助神态表情给学生积极的暗示教育。当学生自觉完成作业时,教师给他们赞赏、肯定的眼神,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当学生遇到挫折,消沉懊恼时,教师给他们鼓励、安慰、爱抚的目光,让他们感受到勇气和力量。这些饱含情感和爱的积极暗示,都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积极的心理暗示用得好,就像一阵无声的细雨,悄悄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举止、优良的品性、良好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班级管理来说,往往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使德育的有效性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 谢华.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猜你喜欢
期望模仿班级管理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of Puritanism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