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25 11:33杜馨王常高林建国蔡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当堂内化教学模式

杜馨 王常高 林建国 蔡俊

摘 要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对分课堂教育教学模式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需求。对分课堂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对分课堂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对分课堂的概念

对分课堂的概念最早由张学新教授提出,所谓对分课堂就是将教学过程分为讲授、内化、讨论三个模块。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对分课堂模式在教学中引入了内化和讨论两个模板,使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对分课堂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理解、组织能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下自主学习,课上集中讨论,在信息化时代,此种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根据具体课程特点,设计成合理灵活的对分模式。如当堂对分,隔堂对分等。当堂对分模式为教师先行讲授,学生再进行内化理解与讨论。讲授、内化、讨论的时间根据当堂课程具体特点灵活分配,可长可短。隔堂对分模式为教师当堂讲解留下思考讨论题,学生下次课再进行讨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设计,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进行大量自主学习从而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发展,同时解决了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听课容易分心的问题。

2对分课堂在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是主要研究各种生物工程产品分析测定原理和方法的学科。课程主要介绍生物工程产品分析测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是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物质:水分、碳水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酸类物质的分析测定方法及原理,常用专业分析仪器:pH计、折光仪、旋光仪、气相色谱、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使用操作。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分析对象主要为生物工程产品,分析测定方法及原理内容涉及较多物理化学相关理论知识,本课程生物工程学生反应不容易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听讲容易走神。改变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对解决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教学中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教学中引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第1章,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第2章,物理分析方法;第3章,水分的测定;第4章,酸度的测定;第5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6章,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方法;第7章,脂类的测定方法;第8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第9章,紫外光谱分析法;第10章,气相色谱法应用。其中第一章数据处理部分,通过历年考试结果来看,无论是格鲁布斯法还是Q值检测法学生容易在下结论的时候混淆,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马上给例题让学生当堂做,当堂讨论某个看似离群值是否应舍弃,让学生能及时将概念内化。第二章物理分析方法,包括相对密度法,折光法和旋光法。本章节内容安排1.5个课时讲授理论知识,安排0.5个学时进行课堂小组讨论。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是介绍不同成分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所涉及到的原理及方法均为国标法。各种原理及方法相对容易理解,但要注意不同测定方法的异同及注意事项,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注重操作的细节,这些往往是学生容易混淆及忽视的地方。课程安排上每章節内容留出半节课时间进行讨论,由老师就每章内容安排一个待测定对象,由同学们分组讨论确定分析测定的方法、大体操作及注意事项。第八章至第十章为仪器分析内容,仪器分析内容较前几章学生理解及应用起来相对困难。本章节基础理论知识点较多,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多数学生无法学以致用。针对这一情况采用隔堂对分模式进行教学,课前让学生自学相关知识点,上课后花一半课时对理论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另一半课时留给学生分组讨论知识点的应用,并以作业的形式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汇总。

3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强调课下自主学习,此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量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接收新知识的速度得到了提升。在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能更快的内化相关理论知识。该教学模式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上海:复旦教育论坛,2014.

猜你喜欢
当堂内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不怕死的留下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