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姑苏的悦学乐趣

2018-07-27 02:10陶瑾
现代苏州 2018年13期
关键词:唐寅姑苏昆曲

记者 陶瑾

曾经在想,自己何曾有幸,生活在万人所向往的苏州。无法言说的软糯,浸润了苏州的灵秀和才气,培养了苏州的淡泊和从容。苏州是江南一隅,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具体,是一切美梦和诗意的汇集,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人文魅力。

如果说苏州是一本书,那么她的确有写章节,让人钻了进去不想出来。可以说古城历史上的人文话题、文化人物真是不胜枚举,在这其中,城市人文精神吸引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他们,塑造了姑苏城的气质

苏州,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古往今来,文化名人辈出。

唐寅故居建筑

提起唐寅,在苏州几乎妇孺皆知。唐寅是苏州人最喜欢的文人,究其原因可能是老百姓觉得唐寅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因此对他钟爱有加。当然,苏州人对白居易、苏东坡、况钟、汤斌等人也是极为敬仰的,但是苏州人更喜欢唐寅,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唐寅的故事。苏州评弹“唐伯虎点秋香”在民间流传甚广,老百姓对于那个情愿卖身为奴与秋香终成眷属的唐伯虎倒是颇有好感。然而,这位明代著名书画家虽然风流,这段故事却是艺人们为了吸引听众硬加给他的。

唐寅不但是著名画家、文学家,明清以来人们都把他的字画视为珍宝。其实,唐寅还是一位苏州著名的藏书家,在学圃堂内,隋唐墨迹、宋元珍籍、本朝名著,数不胜数;佛家经藏、道家典籍、儒家经典,不胜枚举。唐寅早年住在阊门皋桥,其好友文征明前去探望,对其藏书惊叹不已。唐寅的藏书特别注重版本质量,以宋元版本为佳。唐寅校读古书也颇有心得,不光朱笔圈点,每阅毕一卷,总以数语综括全卷,再题小诗,直抒胸臆。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苏州人沈复(字三白)所写的自传体散文,记录过往生活的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沈复,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他与妻子芸娘感情甚好。夫妻二人虽然清贫度日,食清粥小菜,却可你耕我织,举案齐眉。生活的乐趣,绝非物欲的满足,而是文化创造和精神享受。《浮生六记》里,他们没有园林,只是放一个碗来养莲花,如何把莲养好?沈复说要在隔年把莲子两头削尖,放在鸡蛋中封起来,然后给母鸡去孵,孵到其它小鸡出壳时才把莲子取出,放一种中药叫天门冬,然后放燕窝的泥搅拌在一起,晒以朝阳,饮以甘露,这样隔年的碗莲才能养好。的确,只要有情怀,日子照样可以过得如此浪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姑苏区倾力打造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这是国内首个浸入式戏曲表演。该剧在沧浪亭内“复刻”了一个属于沈复芸娘的世界。观众一改传统剧场式、厅堂式的观看方式,可随着演员的表演参与到演出场景之中,在园林中走走停停,沉浸其中,一边聆听昆曲的唯美曲调,一边领略园林的诗意之美。

文学山房已有百年历史,依旧传承从前的风骨

还有一对夫妇的生活亦是配合得相当默契。苏州有条小巷叫马医科,它里面的故事相当多,老房子也有好几处。比如绣园。绣园是苏州刺绣皇后沈寿的故居。沈寿是苏州人,1874年出生在阊门的一个刺绣名家,19岁嫁进浙江的书香门第,丈夫擅长书画,夫妻二人,画绣相辅。后来,他们到马医科寻到这处园子,就买了下来,取名绣园,创办了“福寿夫妇刺绣公司”,还开了“同立”刺绣学校,在这里培养了不少刺绣能手。

同为手艺坚守一生的还有江澄波老先生。他从16岁开始和他的爷爷、爸爸一起搞古书,搞了七十几年,他说要做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江老的文学山房旧书店已有百年历史,依旧传承着从前的风骨。江老还是古籍鉴赏、修复专家,书界的“活字典”,得遇江老,文化之幸,苏州之宝。

若说“苏州之宝”,不禁还让人想到了江南最后一个名士顾笃璜老先生。顾笃璜,过云楼顾文彬后代,早年求学于上海美专,常年从事昆剧学术理论研究。他是当代昆曲研究大家,也是优兰昆曲社的艺术顾问,领衔昆曲传习所,传承老戏,教抚新人,几十年来痴守昆曲,一心只想把昆曲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顾笃璜老先生一心想把昆曲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苏州这座城市是有历史的

文化印记二三事

八百年前的《平江图》告诉所有第一次来苏州的游客,这座城市是有历史的。这块承载了历史的石刻被流传了下来,说明苏州人是多么爱惜自己的传统。黑色的碑石还原了当时真实的城市面貌,街坊、桥梁、道路、古迹,这些古老的元素至今仍在苏州城的地图上真实存在着。

从皋桥往西走不过百步,有一座民国时期建造的水泥桥,叫做庙桥。“庙桥”的“庙”指的是泰伯庙。泰伯庙始建于东汉,由当时的吴郡太守奉朝廷之命而建。泰伯本是一个籍贯属于黄土高坡的人,其真正的名字已经失传。在苏州人心里,泰伯是吴地人的一个文化符号。泰伯庙,是苏州的文脉之根。正如庙门口那副对联所言:“让三固是周天下,第一初开吴世家”。

百花洲公园内有一牌坊,上联:为政由贵和乎民意,下联:居官当思尽其正直,横批“民不能忘”。这座牌坊纪念的是汤斌。汤斌因“久待讲筵,老诚端谨”为康熙皇帝赏识,被亲点为江南巡抚。汤斌为政爱民、清廉。后来苏州百姓为纪念他,在府学之西建祠堂,胥门之外接官厅建了“民不能忘”牌坊。

而说起接官厅,这是古代为迎送朝廷官员而设。南来北往的官员乘船经盘门水关入城,泊岸后,或步行或坐轿,经来远桥到达接官厅。作为迎送朝廷官员的第一水埠,《姑苏繁华图》中的接官厅,沿线驿馆连绵、一派生机。

被时间亲吻过的古城墙

古城墙,乃吴地一宝。这本厚重的“线装书”陪伴姑苏城走过25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书中文化需要慢慢去体悟。

漫漫历史长河,古城墙多次毁坏,多次修建,饱经沧桑。有人说,苏州城门有多老,姑苏历史就有多久。以前,多少外出远游的人从水陆码头登岸,看到城门的时候,便有了到家的感觉。城门进出之间,一个个背影在城墙下的苍茫暮色中,变得越发朦胧。

苏州自古是繁华富庶之地,说到底是离不开一座城门,便是娄门。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阖闾大城,开八门,东北边的门名为疁门,到汉代王莽改称娄门。那时的娄门,三重陆门,三重水门,这里外六重门可谓真正的固若金汤了。现在翻开娄门老照片,偶尔还能看到大鸭出没,据说当日陆稿荐等熟食店必用娄门鸭做酱鸭,不然老苏州可不买账哦。

有一座城门,撑起了古城苏州的历史封面。因其结构之精巧,造型之优美,有着“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之誉。现存盘门是元代重建,清初修建门楼,题以“龙蟠水陆”。这里同其他城门一样,是出入苏城的要道。如今已经600多岁高龄的盘门,自成一个景区。有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又不失春秋大气,巍然雄峙。瑞光塔、盘门水陆城门、吴门桥作为盘门三景,最负盛名。

还有古胥门城墙,城门虽窄小,现存长度约65米,不过仍能看出从前作为护城墙抵御敌军的样貌,修缮后的城墙基本保持原貌,广场上增设了绿化设施。提到古胥门,我们不由想到古胥门元宵灯会,至今连续举办了十六届。今年的元宵灯会以青少年体验姑苏元宵民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大家从万年桥出发,依次走过吉庆桥、清波桥,体验传统民俗“走三桥”。

古城墙亘古不变地屹立在姑苏大地上

……

今天,古城墙依旧亘古不变地屹立在姑苏大地上,唤起我们对历史的重温和思考。与此同时,当代人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份文化遗产的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

古井“身世”知多少

炎炎夏日,不由让人惦念起从前井水边的日子来。解放前,苏州大约有民用井两万多口,其中大多是古井,时间跨度从宋代到近代,以清末民初的居多。这一口口日渐消失的老井,千百年来,悄然倒映出的是一脉姑苏情怀。

每一口老井,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它是古城的眼睛。位于盘门三景四瑞堂西北的唐井,1984年盘门地区改造时发掘,井口距地表50厘米,井壁为砖砌。发掘时,离井八米处还发现唐罐一件,内装满300余枚开元通宝。经考证,确认此井挖凿时间可追溯到唐朝,是当年普济院僧众的生活水源,这是目前古城保存完好,开凿年代最早的古井。

古井流淌着一脉姑苏情怀

解放前,苏州腊梅里一带是私人小作坊制作黄豆芽的集中地,抗日战争爆发时,陈水生等人逃难到腊梅里,因做黄豆芽需要大量的清水,于是他借了“10担米”的钱,耗时两个月凿成此井。1954年公私合营后,陈水生的儿子陈海明家的小作坊被推倒,他就将作坊里的这口井当做公井给附近的居民使用。上世纪70年代,东大街路边有一口古井即将填埋,上面有一个清代青石井栏圈拆了下来,陈水生和腊梅里的乡邻将那个井栏圈抬了回来安在那口公井上,以防止居民不慎掉进井里。此井井圈呈八角形,井绳勒痕较深,外刻笔力浑厚的楷书铭文“义泉”二字。

家住东美巷的沈金娣16岁时搬到这里,出嫁后住的房子也在这条巷子。算下来,她在东美巷住了将近60年。1936年,苏州电气厂在东美巷、大石头巷交界口建造了一口四眼公井,可供多位居民使用,即使同一个井眼也可供多人一起放吊桶。井下是一个硕大的水池,四周铺设水泥,底部有一铁管,泉水从中涌出,井圈周围搭建一个高高的水泥平台。公井原为四眼公井,其中一眼井口设置铁栏杆,可供工人进入井中进行清淤。后为防止发生危险,封了一眼,现在成为三眼井。由于水质好、水量大,至今附近居民仍在使用。

位于范庄前14号门前的八角古井,历史不详,但从井圈的绳痕可推测已至少两百年以上。古井在2005年被列入苏州“古城十大名井”之一。

仓街69号有一口福寿泉,因其吉祥的井名,号称“苏州第一名泉”。东面井壁上刻有“福寿泉”及“民国二十三年孟秋”,“朱鼎彝置”。朱鼎彝家住卫道观前东巷口,在上海经营长泰丰钱庄,1934年是其母亲七十大寿,特出资开凿此井,为母亲增福积德。

还有许多关于古井的“山海经”,就不一一叙述了。

人文与艺术在博物馆相逢

夜游网师园,一曲《牡丹亭》咿呀婉转;行走平江路,各种小馆放着昆曲余音绕梁。但你若想好好了解这个兼具艺术和生活特质的“百戏之祖”,还是要来到昆曲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有苏州地区最精美的古戏台,还有镇馆之宝“堂名灯担”。“堂名”是一种坐唱演出形式,旧时苏州大户人家若有婚庆做寿等喜事,便请堂名班子到家中唱堂会,班主便将堂名唱台拆卸后用箱子挑到主人家,再将它安装在主人的客厅里,因此称为“堂名担”。

之前,昆博举办过“曲终人不散——九如巷张氏昆曲传奇”特展。张家姐妹捐赠的多件藏品在此亮相:张充和用一手漂亮的小楷抄写的昆曲脚本以及收藏的点翠头面;张元和旧藏的戏服、戏靴;张允和写给16位“传”字辈昆曲艺人的信件;她们的演出剧照、张元和与顾传玠的结婚照等等,这些都成为昆博最有故事的收藏。

张氏耕读传家,昆曲正是伴随这个家族一脉传承的挚友。人生如戏,她们曾是场上天生俊生,教化受益,粉墨咏唱;戏如人生,百年后旷世清音,曲终人不散,余音绕梁……那些曼妙音容穿越时空,在昆曲博物馆的古戏台上再现出最美的模样。

贝聿铭总将苏州视作故乡,苏州也是贝氏家族的根基所在。他85岁开始决定做苏州博物馆,并将它亲昵地称之为“我的小女儿”。在一生完成的这么多项目中,苏博包含了贝聿铭更多的情感。他把对故乡、对自身的中国血统,对中国文化、对几何形体的热爱,都融合在了这栋建筑里。贝聿铭曾说,苏州博物馆是他的一部“自传”。

他很在乎为苏州古城留下一个好的文化建筑,同时也很在乎建筑建完之后的生命延续。如今的苏州博物馆里总是游人如织,既是来看展品,又是来逛园林。或者说,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其中最大的展品。

曼妙音容穿越时空,在古戏台上再现最美的模样

优秀的作品不在于当下,而在未来,即便几十年之后,我们再回头欣赏贝聿铭的建筑,不但不觉得它陈旧过时,反而还具有一种时代的个性和风范。

接着前往苏州玉雕艺术馆,在光与影、明与暗的交织中,古雅的韵味已经不言而喻。只见玉雕艺人手中正拿着一块雕琢了一半的玉器反复摩挲、思考、设计、修改。他说:“做玉是件辛苦的事,在玉雕行业,要想有出头之日,必须持之以恒的坚持,要有匠人精神,要有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的恒心。”手艺人身上无不蕴含着文人风骨和儒雅之气,隐于庭院,闭门即是深山。在这样的环境中去体悟,去修行,去创作,雕刻出来的美玉也多了与众不同的气韵。

后记:苏州是一个值得深读的城市,只有真正生活在这里,才能了解她的精神、文化和气质,才能获得悦学的乐趣,进而衍生出一系列文化与创意的因

猜你喜欢
唐寅姑苏昆曲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沈周&唐寅:佛系老师与跳脱徒弟
装疯卖傻的唐寅
姑苏好时光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姑苏城外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