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孵化器助推嘉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

2018-07-28 07:21张兴泉虞锡君
科技资讯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嘉兴

张兴泉 虞锡君

摘 要: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不断尝试建设海外创新中心或域外孵化器以引进外部科技资源,突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创新要素瓶颈约束。嘉兴自2015年開始尝试在域外运营科技孵化器实现人才项目的带土移植。本文通过解析嘉兴和国内其他城市的探索,认为域外孵化器通过改善创新要素供给、提升新兴产业层次、改造传统产业和倒逼营商环境改革等路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域外孵化器 产业转型 嘉兴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a)-0000-00

域外孵化器是以域外高端人才及项目的引进,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培养为宗旨,提供场地、仪器设备、资金以及技术、信息、营销、咨询服务的经济实体。“域外”范畴既包括境外也包含境内市域外。

早在2005年科技部在国外重点城市建设5个海外科技园,国内企业就开始尝试走出去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域外孵化器建设的实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投资规模相对较大的为国内企业与外国高科技研发合作服务提供平台的海外科技园,其中典型的案例是2016年成立的中比科技园;二是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的以孵化外部创新要素并实现在国内产业化为目标的域外(离岸)孵化器,其中最早的实践源于2014年杭州在硅谷设立域外孵化器。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不断尝试建设海外创新中心或域外孵化器以引进外部科技资源,突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创新要素瓶颈约束。

1 嘉兴域外孵化器实践

1.1 嘉兴域外孵化器项目

硅谷海纳孵化器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作为运营主体于2015年6月在旧金山硅谷Ti Park科技园设立,项目一期运营孵化面积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20个高科技项目和团队,能提供基本的办公资源和生活基础设施。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长期派驻一名专职人员收集、遴选、孵化一批有意向到嘉兴创业、与嘉兴现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领先并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为入孵企业提供免费场地、创业指导、创业交流和投资对接等服务,并积极推介嘉兴创业创新环境和引才政策。此后,海纳孵化器还通过与县域对接在海外布局7大孵化器,包括南湖·悉尼·海纳孵化器、秀洲·圣地亚哥·海纳孵化器、嘉善·纽约·海纳孵化器、平湖·慕尼黑·海纳孵化器、海盐·法兰克福·海纳孵化器、海宁·伦敦·海纳孵化器、桐乡·波士顿·海纳孵化器。截至2017年9月,海纳孵化器已累计引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入孵项目95个,正在或即将落户嘉兴各园区项目19个,实现“项目+人才”的带土移植,推动人才项目“孵化在海外、转化在嘉兴”。

秀州慧谷L.A海外孵化器以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作为运营主体于201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挂牌成立,孵化器由上海交大校友在美国创办的AMF公司提供70平米的孵化办公场地,配置3名专职人员,2名兼职人员,以“国外孵化+国内产业化”模式运营,主要开展美国科技、人才项目招募与孵化服务,进驻项目给予3-6个月预孵化期。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AMF为入驻项目提供专业研发测试、实验场地、设备及技术指导,同时承担嘉兴产业环境推介,嘉兴科技人才政策宣传、嘉兴企业海外发展推广服务等职能,集聚一批交大校友、美国高层次人才和企业。慧谷L.A海外孵化器还为国内已产业化的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孵化服务。目前慧谷L.A孵化器已预孵化海外项目6个,其中已引入秀洲进行再孵化、加速和产业化的项目8个。此外,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还在法国、德国以及荷兰筹建众创空间(中欧创业基地),有针对性地引入这些地区的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团队,其中慧谷中欧创客汇,目前在欧洲预孵化创业项目3个,已引进秀洲再孵化项目6个,产业化项目2个,正在接洽项目8个以上。海宁与中美企业(波士顿)创新中心共建海宁波士顿孵化器,目前已经投资多家有向中国拓展的美国本土科技企业,涵盖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

此外,嘉兴还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国内创新资源丰裕的城市设立域外孵化器,极大程度的拓展了嘉兴走出去利用外部科技资源的途径,并为嘉兴企业走出去利用外部科技资源促进转型升级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2 国内其他城市典型域外孵化器

2.1 深投控设立硅谷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投控)硅谷科技创新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市,靠近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和圣何塞国际机场、旧金山国际机场,周边聚集全球多家跨国高科技企业。中心立足于打造国内国际市场资源整合平台和跨境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与全球创新团队开展合作,积极打造海外孵化器,提升对高科技项目的搜寻、辨识、孵化、导入能力,建立起海外团队当地孵化、创新企业引进孵化、新兴产业引进育成的全过程链条。硅谷海外科技创新中心采用“四个1”发展模式(1个创新中心匹配1支基金、1个产业园和1家上市公司),建立与深投控国内产业园区的联动机制,积极引导海外孵化器项目落地深圳。

2.2 青岛李沧域外孵化器

青岛市李沧区着眼聚集全球创新创业资源,着力打造“国际特别创新区”离岸孵化科技创新体系,组建了集政府、区属企业、民营企业、技术专家、资本专家的专业团队,介入项目源头创新,打造“落地资本+资源+产业+市场”的生态链,推动国际网络信息先进技术项目落地和对接本地市场。目前已建立美国西雅图、以色列特拉维夫、加拿大温哥华三个海外创新孵化基地,并积极与ARM等世界领军技术企业的创新孵化平台合作,与6家国内外顶尖的基金机构合作组建跨境并购基金体系,遴选储备有意向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160余家,并提供10万平方米孵化承接空间。

2.3 廊坊太库域外孵化器

廊坊太库是国内专注于孵化器运营管理和科技创业企业动态成长的知名专业机构,2015年以来太库已先后在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德国柏林、韩国首尔以及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起了10个域外孵化器,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形成国内外网状连锁和全球创新要素资源的联动布局。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太库硅谷、太库上海、北京鼎好等多个孵化器已投入运营并满租,200多家入驻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达10余亿元,产生200件专利,创造1500多个就业岗位,覆盖互联网+、智能硬件、O2O服务、生物医药、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九大产业。

3 域外孵化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3.1 域外孵化器有助于改善嘉兴创新要素供给

在创新要素的引进和培育方面,嘉兴一直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过程中,在区域内高标准布局了一批科技创新集聚区、研发服务机构和“泛孵化器”,大力培育创新企业群;在区域外大力建设域外孵化器,实现高端创新要素的“带土移植”。实际上,域外孵化器建设也是“泛孵化器”的延伸,通过在创新要素丰裕的国内外城市建立孵化基地,不仅能够筛选嘉兴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科技资源,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条;同时还能够吸引充满创业热情的各行业高级人才,形成人才集聚的高地,通过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此外,域外孵化器还有助于引进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急需的科技资源。如嘉興.圣地亚哥.海纳孵化器(秀洲)支持浙江蓝特光学、麒盛科技等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3.2 域外孵化器有助于提升嘉兴新兴产业层次

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嘉兴围绕《中国制造2025嘉兴行动纲要》,实施新材料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已逐步建立,在原有地域空间上进行资源整合,建成了一批产业集聚区,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但嘉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关键技术难以突破、核心知识产权缺乏、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和创新人才匮乏等挑战,而域外孵化器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孵化和引入多家企业为嘉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破解创新要素匮乏瓶颈的有效渠道,同时为嘉兴产业层次提升增添了后劲。

域外孵化器一旦形成一个品牌就会产生产业聚集效应,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入,从而在特定细分行业形成资源集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层次。此外,域外孵化器还通过对相关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富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3.3 域外孵化器有助于改造嘉兴传统产业

域外孵化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实现。通过域外孵化器孵化成功的项目在嘉兴落地和产业化,将会带动具有充分市场意识的高新技术人才和企业家群体在区域内的企业间流动,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改造。此外,域外孵化器还可以针对性地引进嘉兴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急需的高端要素资源,如嘉兴·北京·海纳孵化器借助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的人才项目集聚优势,孵化了一批与嘉兴现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领先并有广阔市场前景且有意向的好项目,极大程度地助力嘉兴传统服装产业的改造升级。

3.4 域外孵化器有助于倒逼嘉兴营商环境优化

通过域外孵化器引进的人才、项目对区域营商环境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只有打造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才能项目落地嘉兴和就地产业化形成强有力的吸引。一是营造市场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良的创业创新环境,切实加快对引进高端人才在嘉兴落户、医疗及子女教育等问题的解决,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市场化营商环境。二是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的建设,着力优化嘉兴港区、综合保税区、嘉兴科技城等开放性平台的制度环境。三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营造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伟杰,刘婷,王继明.地方政府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4.10

[2] 程强,武笛.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8

[3] 顾骅珊,虞锡君,邢海华,蔡正倩.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浙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与对策建议[J]. 今日科技,2015.11

[4] 李磊,王信东.论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促进城市产业升级的功能[J]. 科技和产业,2011.1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嘉兴
嘉兴融沪记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简便方法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嘉兴城区话的声母、韵母变异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对策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