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主体特色分析

2018-07-28 09:46迟雪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电视分析

迟雪峰

摘 要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视新闻节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它不仅改变新闻的内容,由了解新闻信息到现在的知晓新闻背后的故事;还促进新媒体相互之间新闻解释权的竞争。本文主要阐述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主体划不同,以及他们对新闻事件或热点评论的特色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电视 新闻评论 评论主体 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电视新闻节目凭借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和新闻评论员用聊天的方式解读实时新闻热点或者事件,对其进行相关评论,挖掘其背后的故事。这类节目不仅让观众了解新闻发生的基本情况,还额外的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使其成为广发观众最受欢迎和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在当前各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主体特色分析

电视新闻评论主体指的是参与电视新闻节目的人员,他们在演播厅利用电视进行传播,对当前正发生的新闻事件和热点进行意见的发表,做出评判分析的报道。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评论主体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主持人为主的评论主体,一种是以评论员为主的评论主体。

1.1以主持人为评论主体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以主持人为评论主体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又可以分为记者型主持人和演播室主持人。首先,记者型主持人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对新闻的评论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这都是由于他们的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现场的采访和报道,使得新闻的现场感十分的强烈,他们在新闻现场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且能够跟踪和记录新闻事件和热点发生的全部过程,然后对其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和客观的报道。其次,演播室主持人主要是利用多种电视手段和媒体资源,分析新闻事件和热点,发表其对新闻事件的意见,这就从侧面反映他们对新闻事件和热点的评论更具全面性。由于其在演播厅进行电视新闻节目播放,需要和现场和场外观众进行互动,让观众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也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互动性极强,只有让观众主动参与,才能让观众觉得节目更具亲民和亲近感。最后,以主持人为评论主体的电视新闻节目,他们的播报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而且每个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表达方式也不相同,极具自我个性特点,因此,他们在对新闻事件和热点进行点评时更具形象和生动化,直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观看印象。比如《南京零距离·孟非读报》,他对新闻事件的评论风格是非常有个性和犀利的,而且评论的内容非常的准确,评论语言也非常的质朴,他的光头形象具有强烈的亲和力,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放松和舒适。当然,他们的评论方式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记者型主持人比较容易的混淆新闻报道和评论二者之间的关系,评论常常伴有主观性感情,造成新闻评论失去应有的理性。还有就是有些主持人,由于自身经验的缺乏,容易在评论的过程中偏重新闻性,忽视对新闻的评论,导致整个节目严重的偏离节目主题。

1.2以评论员为评论主体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以评论员为评论主体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评论员又可以分为特约评论员、专家学者和观众嘉宾。这类节目常常是具有谈话性的新闻评论节目。首先,特邀评论员是指那些有多年媒体经验,而且评论的视角比较独特,能够抓住对新闻事件的“第一解释权”。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会先进性新闻背景的介绍,然后把问题抛给特邀评论员,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学识,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另外,第一解释权不单单是指时间上领先,还有评论的视角、评论的深度以及剖析的锐度和判断的前瞻性,这些都是第一解释权必须包含的内容,所以也只有资深的特邀评论员才能抓住第一解释权。其次,专家学者为评论主体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由于这些专家学者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他们在对新闻事件和热点进行评论时,阐述的观点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并且十分准确和深入,能够深深的感染观看节目的观众和提高节目的权威性。最后,部分新闻评论节目也会邀请观众嘉宾参与,这些观众嘉宾主要是新闻事件或热点的当事人,以及一些普通的老百姓。这种操作模式有利于强化新闻节目的参与性,使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老百姓实现话语权的平台;还有利于丰富新闻评论节目讨论的内容,使得整个新闻评论更加的娱乐化和充满趣味性。比如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节目,它主要播报的是近期发生的热点话题,邀请来的评论员多是新闻当事人、专家学者、特邀嘉宾以及普通老百姓,使得整個节目的观点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让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对新闻事件的自我判断。由于他们是被特邀的评论员,他们可能同时被多个节目邀请,这就造成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评论过于相近。还有就是专家学者点评的语言过于专业化,容易造成观众的不理解和不接受,使得整个节目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因此,这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基于观众的需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新闻事件和热点,才能有效的传播信息和引导、教育中国广大民众。

2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不同评论主体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了他们对新闻评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我们要加以合理利用他们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促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志君.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主体特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2] 叶子.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传播策略——《新闻调查》透视[J].现代传播,1999(04).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电视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