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2018-07-28 07:08解凤梅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改进策略作业设计

解凤梅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教育生活中最开始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其重要的程度可见一斑。而且,数学科目作为小学教育科目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更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就成为了重点工作。在小学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小学数学科目的作业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知识点的记忆和学习程度的高低。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作业设计;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加强学生对数学科目知识点的理解,就成为了老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数学科目的作业布置方面,如何才能够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布置作业,决定了学生对于当天数学科目知识点的复习和理解能力,更加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是相当重要的。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科目的作业布置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老师都偏向于数学题目的“题海战术”,认为学生通过多多的做题来记住知识点,所以就在课下为学生布置了非常多的作业。而大量的课后作业不仅仅占用了学生非常多的时间,也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科目学习的兴趣。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数学题题型单一、挑战性及趣味性较弱

我国的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由于应试教育的背景就使得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以及布置课后作业主要以提升学生的学生成绩为主,因此,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主要针对未来考试的情况以及教学大纲来布置学生作业,题目不仅仅单调而且不具有趣味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所布置的作业题型就会非常的单一,而且大多数的题目都会与生活相脱节,而且缺少趣味性。这样的作业布置,简单乏味,会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心理,随后产生应付了事的消极心理。

2、仿题操练,缺乏创新

小学数学的大多数知识点,数学教师都是通过课本例题的方式讲解授课,课后所出的作业题目也是仿造例题出的,等于说是换汤不换药。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造成学生的定向思维。没有难度的作业,学生从中找不到成就感,就因为这样,数学这一门学科在学生心理就留下了枯燥无味的印象,对学生日后在数学学科上的学习是极其不利。而且大多数老师还是崇尚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教学阶段,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這些都是使得小学教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

3、课后作业没有反馈,缺乏师生的互动性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中,通常数学老师在作业上的批改只是对与错的判断,如同参考书背后的答案一样,毫无建设性。学生在作业修改好了下发下来的时候,满分的期待表扬、稍差的等待指点。然而老师在修改之后便毫无音讯,学生也就草草修改,根本没有认真的去理清楚答题思路,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对于错误的题目及其知识点依旧会存在盲区,这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后续知识点的学习。

4、作业单调,缺乏层次

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有时候不会注意到所布置作业难度高低的合理性和章节之间的联系性,而且,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没有难度,而学习成绩稍微差的学生又难以消化。数学知识点很分散,没有达到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去巩固复习,学生的学习受到阻碍。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解决的对策

1、加强教师的培训

由于小学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影响非常大,所以,学校更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在教师培训,对教师的指导方面学校应该竭尽所能。教师是学生在求学路上的指导者,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离不开教师的教导,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去学习。例如,在暑假、寒假期间多参与专业课程的培训和交流;在与别人交流的同时虚心向他人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从学生自身找到设计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后作业进行设计,学生可以根据每节课老师所教授的内容重点设置一份课后的作业,每天轮流出题给全班同学做,然后让出题人自己批改。这样不仅能激发起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体会到教师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的辛苦。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注,即使是一个眼神和细小的动作都能使学生得到鼓舞,增加动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取得进步时,老师应该及时的给予赞美;同时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要过多的责备,应该鼓励他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进步,让学生有信心走过今后的求学之路。学生也会因此与老师亲近起来,师生会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共同进步。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职责不只是让学生去学习,更应该教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学习。数学教学中有一分部的学生成绩差,对学习热情程度低,学习很被动并且依赖于教师的督促。遇到难题时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而是坐着等老师的答案。所以,老师在对作业进行讲解的时候,应该多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提问和关注,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不能直接给学生答案让学生产生对答案的依赖感,丧失独自完成作业的习惯。

5、平等对待学生

学校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形成优生和后进生的两极分化。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应该充分去了解学生心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开导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找回对学习的热情,让他们重新回到健康的成长轨道上。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教育生活中最开始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其重要的程度可见一斑。而且,数学科目作为小学教育科目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更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花费更多的精力。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布置作业,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当天数学科目知识点的复习和理解能力,树立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春蓉.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35-36.

[2]任宝贵.家庭作业观之反思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0,(07):67-68.

(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依巴格乡萨依巴格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改进策略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