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创作

2018-07-28 07:08顾盼盼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构图技法笔墨

摘 要: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山水画在中国绘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也具有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哲理。水墨山水画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千变万化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学习、研究与继承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形式和笔墨韵味,对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此次创作我选择以写意山水画的形式来完成。创作之前,我便开始对创作课题——《深居幽静》进行了精心的构思,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完成我的毕业创作,本文将着重说明我的创作思路与表现。

关键词:写意山水画;构图;技法;笔墨

一、选题缘由与目的

本次毕业创作我选择的是以写意山水的形式来完成。发展到如今的山水画,大批绘画爱好者总是被它独特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那是因为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最真实的宣泄。在大学里,我临摹过多幅山水画,也曾认真地解读它们,如龚贤的《挂壁飞泉图》,宋代山水小品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已经掌握了山水画的绘画技巧,同时也注重加强对山水画方面知识的补充、积累与学习,而且在老师组织的山水画写生过程中,我在山水画的用笔、用墨以及对山石的结构、树的造型等方面更多了一层感受。再者,从古至今,中国山水画孕育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画家,如黄宾虹、黎雄才、李可染等,他们的作品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最后,选择此课题也是基于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迷恋,更期待着自己能描绘出内心所向往的地方。

《深居幽静》是我这次的创作课题,山川是自然对人类宁静、祥和的馈赠。在本次创作中,我采用繁树茂林和山峦重叠的进行画面的造型,幽静的村落时隐时现,从而表现出一种清淡、幽雅的意境。为了表现自己的想法并把握好画面的效果,我有不断地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感受,这一过程让我对山石的结构、树的疏密、前后关系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且从中寻求到了创作的灵感和笔墨感觉。当我确定《深居幽静》这一画题后,我亲身感悟了山川的磅礴气势,并查阅了大量相关山水画理论知识以及名家画作,从中得到了许多感受和启发。做好了扎实的前期工作后,我从水墨山水的构图、技法、笔墨等等方面着手来进行研究。

二、创作思路与技法

首先在构图方面,我参考了许多山水画作品,开始进行研究并画出草图,因为构图是创作的第一步,一幅好的创作构图非常重要。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只有经过提炼取舍,才能想出满意的构图来。

本次创作我采用了竖构图的方式,整个画面追求 “满”和“厚”。画面以树和山为中心,并辅以村舍、云等造型元素反复组合和排列画面,将近景作为主要的刻画对象。我先用速写的方式将本次创作的草图画出,然后再将草图给老师进行指导,对其中不合适的部分进行修改。在速写稿中,我认真思考每一个细节,分清主次,将画面中的层次、虚实关系、留白等表现出来,这样才能避免在创作中出现失误,才能使创作富有节奏感与和谐的自然美感。首先我在四尺的宣纸上画了一遍,待画完之后,发现和寻找画面中的不足。经过几次练习与比较后,自己的创作思路与技法处理方法有了明确的方向。

(一)近景的处理技法

在此次的创作中,近景是我此次创作表现的重点,对于画面近景中的树我进行了仔细刻画,主要以松针、勾叶和点叶来表现,其中以几棵枯树枝做穿插。在创作中,我通过自己平时对宋代山水画小品的临摹,例如《携琴闲步图》和夏圭的《观瀑图》等,并结合自己在写生过程中对松树的观察,我在创作时极力将松树表现得挺拔、繁茂,对于某些感觉表现得不够生动的地方,我采用了复勾并加深墨色,使层次更加丰富。勾叶我采用的是个字与介字形夹叶法,在勾叶时,我特别注重叶子的大小和重叠。密集的地方,我会将叶子画的小一点,增加它的疏密感。在画点叶时,我一般将其作为后面的树进行表现,我把每一个树枝看成是一组,有的地方画的紧密,有的地方画的疏松。例如在画边缘叶子的时候,我会适当画的稀疏点。点叶时,在用笔用墨上要有浓淡的变化,同时我也会注意笔中的水分不能太干,太干了会使画面显得不滋润,也不能太湿,太湿了叶子又显得没有生气。枯树枝在山水画中,我认为是最难表现的,就我个人而言,画枝条就和写书法差不多,运笔要苍劲有力,表现出枝条的挺拔圆劲并富有弹性。在画树时要注意樹的穿插,切记根顶俱齐,我是以组的形式画树,不能一棵一棵的画,树与树之间要联系起来,大小,高低、粗细要错落开,在此之前,我对范宽的《临泉独坐图》进行了学习和研究,认真的分析了树在画面中的组织。

山石最重要的就是结构线。在山石上,我借鉴了吴成建的《彩墨山水画》一书。在课堂的学习中,我临摹的第一幅作品是龚贤的《挂壁飞泉图》,从此我便喜欢上了龚贤的积墨法,这种墨法是由淡墨开始画起,等第一遍墨迹快干的时候,再进行反复的皴擦点染,直到达到我所期望的效果为止,这种画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山石达到一种厚重的效果。现代画家把积墨法运用的很出色的算是黄宾虹了,在创作中,我结合黄宾虹和龚贤的积墨法,层层皴擦,画出山石的厚重感。对于近景中的前后两块山石,我将后面的山石在墨色上运用得更深,为了体现出画面的层次感。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画有六要”,其中着重提出并阐述了笔、墨。画国画以笔取气,以墨取韵,画面中强调对墨色的控制。对于画面中的山石,我要尽量控制好墨色,由淡至浓,慢慢加深。处于画面中边缘的石头,我没有过度的皴擦和染,为了表现出画面的虚实。

(二)中景的处理技法

本次创作中,中景的树木比较多。黎雄才说:“白云的形态千变万化,无一相同,我们画画也一样,不要千篇一律,墨守成规,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无穷魅力是艺术创作取之无尽的源泉。”错综复杂的树,在中景中,我主要也是用勾叶、松针和点叶表现,树干长短粗细不一。在一幅画面中,我认为树的种类不能太多,否则会造成画面的混乱。在树与树之间的墨色上我会注意浓淡的变化,并且在树的缝隙里我会再次穿插树干,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突出了前后虚实关系,以达到一种树木繁茂的效果。树也是掩藏山体的重要手段,我利用繁茂的树木遮挡一部分山体,可以给人产生一种山石的体积大而悠远的感觉。

为了将中景的物体突出,在山石的处理上,我用淡墨勾出轮廓,再进行皴擦,并适当的染一下。在皴山石时,我时刻注意皴的疏密,既不能皴得太密也不能皴得太平均,要结合结构线皴擦,同时要注意画面的节奏感,表现出山石的三大面。

为了增加画面的意境,我在中景添加了点景——房屋。中国画强调有藏有露,这样才能画外有画,使画面更有韵味。在画房屋时笔中的水分要控制好,我利用一些树叶或山石遮挡住房子的一部分,以此来达到一种“可观、可行、可居、可游”的境界。

(三)远景的处理技法

我利用远景将画面中的近景和中景扩展开去,以此来烘托出一种悠远的意境。在处理方法上,我主要利用云将中景和远景统一起来。远处的树我用淡墨只是稍微画出形,而山石没有进行过度的皴和染,以此来虚化衬托画面,而且非常注意画面的留白。

所谓的“留白”就是说山水画的计白当黑。山水画中的留白可以产生独特的空间境界的效果。我采用用白云深入山石与树间的方法来处理留白问题,这样就能使整个画面合理再现留白的形式感,给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四)画面的调整

调整画面时,我都会远观,从整体入手,将画面染一遍,在染的时候,我要分清主次,使画面向近景聚拢,突出亮点,让欣赏者一目了然。同时也要把握画面的节奏感,要有轻重,浓淡的变化,就像音乐的节奏一样,有高低、快慢之分,丰富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营造出一种“静”的意境。在画面的节奏上,我利用浓淡、虚实、聚散、疏密等来表现,我不仅要表現出近景、中景和远景每个部分的小节奏,也要准确把握每个小节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大节奏,力争在节奏的高潮处描绘出一曲优美的旋律。我的画面在节奏感上把握的不是很准确,近景和中景的笔墨色调不是很明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将近景的山石再次进行反复的皴擦和染,必要时使用焦墨点苔的方式来增强画面的近景和中景,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使画面的节奏更为生动。

三、结语

画画贵在坚持,并不是一件可以止步不前的事。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当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学识等。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国画学习者,也要有创新意识,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眼睛,虚心学习并灵活运用传统的创作思想,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自己的画面之中,努力创作出风格独特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永不停歇。

参考文献

[1]赵志强.揭秘石涛画语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杨樱林.黄宾虹山水画论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黎雄才.百年雄才[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顾盼盼(1992-),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学位,扬州大学,研究方向:美术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构图技法笔墨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笔墨厨神
秀秀台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