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枯河》里的修辞手法

2018-07-28 07:08马丽君张曦文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修辞手法小说

马丽君 张曦文

摘 要:我一直都很喜欢莫言先生的作品,莫言先生所有的作品基本上我都已经读过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像《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那样的长篇巨著,而是一篇名为《枯河》的短篇小说。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小虎是一个身心都不健全却天赋异禀擅长爬树的孩子,在书记女儿小珍的怂恿下为她折树枝,不慎掉下来砸晕了小珍,这意外导致小虎遭受到了书记、哥哥、母亲和父亲的轮番毒打,最后致使小虎惨死于村中的枯河里。这部作品能够深刻地展现出莫言先生一贯的文风并将修辞学运用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我将从语言修辞学角度来简单地分析一下这篇小说。

关键词:修辞手法;小说;《枯河》

一、词语锤炼

一篇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词语和词语的搭配一定要合理并且符合语境的要求,只要搭配得当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每一篇佳作都是作者们呕心沥血的结果。

莫言先生的这篇小说是以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的山东高密农村为背景的,所以他的作品都是口语化、带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具有很强的语体色彩、形象色彩。例如小虎在被父亲暴打的时候,他母亲说了一句“你把我也打死算了,我也不想活了。你把俺娘们全打死算了,活着还赶不上死去利索。都是你那个老糊涂的爹,明知道共产党要来了,还去买了二十亩兔子不拉屎的涝洼地。划成一个上中农,一辈两辈三辈子啦,都这么人不人鬼不鬼地活着。”这句话中的“上中农”一个词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一下子就能够让我们明确地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不人鬼不鬼”这一词则即简洁有力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像小虎家这些受到文革迫害的农村家庭的生活状态。

二、词语的声音锤炼

汉语是意音文字,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现代汉语中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平仄相交的音调变化富有节奏感。汉语有双音节词、叠韵词、叠音词等等,词语的声音锤炼会使文章具有独特的音韵美。

因为莫言先生的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语体特点,也就是口语化的特点,所以文章中经常有双声、叠韵和拟声词的运用。例如:“音乐抚摸着他伤痕斑斑的屁股,引燃他脑袋里的火苗,黄黄的,红红的,终于变绿变小,明明暗暗跳动几下,熄灭”;“他把两条腿盘起来,伸出两只手拉住树杈,用力往下拉,树杈儿咝咝地叫着,顶梢的细条和其他细条碰撞着,噼噼啪啪地响”。这里的“斑驳”运用了双声;“黄黄、红红、明明暗暗”等用了叠韵;“咝咝、噼噼啪啪”则是拟声词;这些词能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生动性和旋律,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具有音乐美,并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了当时的画面。

三、句式的选择

句式就是句子的格式,在文章中运用什么句式也是一种修辞。同样意思的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出来,不同的句式也有着不同的修辞效果。

这篇文章是一篇短篇小说,在句法上用的是整散结合的方法,且因为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所以多用短句,简单易懂。如:“他好像被扣在一个穹窿般的玻璃罩里,一群群的人隔着玻璃跑动着,急匆匆,乱哄哄,一窝蜂,如救火,如冲锋,张着嘴喊叫卻听不到声”。这句就很好地应用了整散结合的方法,长短交错,结构多样,使文章更生气、更自然;后两句则是短句,看起来简洁明了、干脆有力,是文章口语化的具体表现,且实用性较强,表达了作者情感的多样性。

除了整散结合之外,文章还大量的使用了顺装句式和口语句式。“昨天下午那个时刻,他发着抖倚在自家的土墙上,看着父亲一步步走上来。夕阳照着父亲高大的身躯,照着父亲愁苦的面孔。他看到父亲一脚赤裸,一脚穿鞋,一脚高一脚低地走过来。父亲左手提着一只鞋子,右手拎着他的脖子,轻轻提起来,用力一摔”,本文是一篇小说,顺装句的使用使得文章条理更清晰,叙事性更强;加之口语化的语言,使文章看起来简洁明了、生动活泼。

四、修辞格的运用

这篇小说里修辞的运用有很多很多,方式上连用、套用、兼用都有。接下来我将从语言的均衡美、侧重美、变化美和联系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语言的均衡美。文章中大量地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例如“月亮升着,太阳落着”,“白色的炊烟,橙色的霞光”等等,对偶的句式更能增强语句气势,具有音韵美;除此之外,文章中还运用了很多顶真的修辞手法,如“狂风过后,是一阵古怪的、紧张的沉默。在这沉默中,太阳冉冉出山,奏起温暖的音乐,音乐抚摸着他伤痕斑斑的屁股”。顶真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气势连贯,使文章通畅自然。

语言的侧重美。“黄狗走成黄兔,走成黄鼠,终于走得不见踪影”,这句话运用了层递的修辞手法,黄狗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小;“他求援地盯着孤独的月亮。月亮照着他,月亮脸色苍白,月亮里的暗影异常清晰”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是在小虎遭到毒打之后离家出走来到枯河边时的景象,反复出现月亮这个词更能够勾勒出当时悲凉的画面,深化文章主旨。

语言的变化美。“音乐抚摸着他伤痕斑斑的屁股,引燃他脑袋里的火苗,黄黄的,红红的,终于变绿变小,明明暗暗跳动几下,熄灭”文章结尾的此处运用了婉曲的修辞手法,暗示小虎的死亡。激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深思,具有启发性。

语言的联系美。“他的父母目光呆滞,犹如鱼类的眼睛……百姓们面如荒凉的沙漠,看着他布满阳光的屁股……好像看着一张明媚的面孔,好像看着我自己……”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处是结尾的一段话,主人公小虎死后众人的反应,通过联想和想象生动形象的展示出了当时众人的感情变化。

结语

这篇文章有很重的时代风格和地域特色,一看就知道是以文革时期北方的乡土农村为背景。在表现风格上则属于藻丽风格、含蓄风格、通俗风格的混合体。莫言先生在小说中大量使用形容词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渲染氛围,并使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文风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将修辞运用的淋漓尽致、是一篇令人爱不释手的佳作。

注:本论文结构参考于李庆荣编著的 《现代实用汉语修辞》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修辞手法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从修辞手法对泰国短篇小说《人生百态》节选分析
小说语言分析
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我的空中楼阁》中的艺术手法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