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的不同爱欲类型的探究

2018-07-28 07:08秦鹏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红与黑爱情

摘 要:《红与黑》作为一部政治小说,它不仅反映了法国复辟时期的的社会政治生活,而且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书中三位主人公的两种不同的爱欲类型。认为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是一种激烈的带有占有欲望的报复心理的爱,而对马蒂尔德小姐的爱则是充满虚荣的爱。

关键词:红与黑;爱情;报复;虚荣

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法国十九世纪社会的一面镜子。一八三〇年七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巴黎民众发动起义,但起义的胜利果实却被大资产阶级所占有。法国由此进入了以路易·菲利普为首的七月王朝。此后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贫苦人民的生活凄惨无比。而《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作为贫苦人家的孩子,他有太多的不甘,他追求财富,希望进入到上流社会的圈子,终于德瑞纳市长家的家庭教师的身份给了他这个机会,而后来与马蒂尔德小姐相识更让他感受到了上流社会的的浮华。正是在这两段生活中,他拥有了两份不同的爱情经历。

一、激烈报复的爱

于连作为木匠的儿子,原本在等级森严的法国,他是没有机会接触上流社会的,但是因为流利的拉丁文加上神父的推荐让他成为了市长先生家里的教书先生。按说只要他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或许某一天就能得到市长的青睐,然后给他介绍一份不错的工作,这样,他也能够进入自己向往的上流社会。但是他却喜欢上了市长先生的夫人,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尤其是作为一名神职人员,这是宗教所不容的。况且他对德·瑞纳夫人的爱充满着报复和野心。于连崇拜拿破仑,他渴望生活在拿破仑的时代,渴望成为拿破仑手下的军官,甚至他幻想自己有机会称为一名将军。所以他充满了野心,对德·瑞纳夫人的爱也是他野心的一种表现。当他第一次握住德·瑞纳夫人的手,而对方却没有反抗的时候,他体会到了无尽的快感,这不是因为爱,而是他占有欲在作怪,是报复心理的满足。但是,当他沉浸到这段爱情中时,他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己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最终获得了德瑞纳夫人的爱,而且爱得那么深。

于连对德瑞纳夫人的真爱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当他后来与马蒂尔德小姐成婚的时候,德瑞纳夫人送给拉莫尔侯爵的书信不仅破坏了他的婚姻,同时也断送了他的前程。这件事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他对德瑞纳夫人的认识。他在心中仅存的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没有了。于是他不顾一切的冲进教堂朝德瑞纳夫人开枪。他那报复的心理在这个瞬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因此他并没有选择逃走。当于连得知德·瑞那夫人并没有死时,他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喊声:“伟大的天主!她没有死!”“他跪了下來,哭得像个泪人。”此时,他明白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地位荣誉,而是德 ·瑞那夫人的爱,他期望得到她的宽恕,他把她的爱看得高于一切,甘愿以死来赎罪,这也使得他们之间的爱走向了尽头。教父介绍他去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但是他的做法却完全超出了自己本职工作的范畴。站在伦理的角度来讲,这完全违背了伦理道德。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跻身上流社会,何况于连本身是个神职人员。从这一点来讲,这个神职人员就很不称职。神职人员谈爱情这本来就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更别说他的爱还是带有报复心理的爱情,完全破坏了爱情的美好与神圣。

二、虚荣之爱

因为和德瑞纳市长夫人的不正当关系,他被迫离开了市长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进入到了拉莫尔侯爵的府邸,成为了侯爵的秘书。这给了他更近一步接触上流社会的机会,可他却又一次感情泛滥,爱上了侯爵的女儿马蒂尔德小姐。不像他跟德瑞纳夫人那种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爱,这次的爱完全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他渴望占有这位美丽的小姐只不过是把这个看做一种反抗贵族社会的捷径而已。他崇拜拿破仑,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各种“努力”想要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人,以此来获得马蒂尔德的爱。在长期的持续焦灼中,他选择了用勾引其他人疏远这位美丽小姐的办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他成成功了。在嫉妒的折磨下,马蒂尔德小姐最终决定嫁给于连。他获得了侯爵女儿的爱,而且他得到的远不止这些,为了能让于连配得上自己的女儿,侯爵给予了于连德骑士的称号,丰富收入的庄园和法兰西陆军中尉的军衔。这可以看作是政治上的意外收获。这时的他有了一种低微的人战胜高贵的快感。他那拿破仑式的野心终于实现了。他对拿破仑的模仿终于成功了。

马蒂尔德小姐明白,对于于连来说,她其实不算什么,于连看中的是荣誉和利益,而她只是于连获取荣誉和利益的工具而已。占有马蒂尔德小姐使得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于连为了跻身于上流这会,期望着通过和玛蒂尔德结婚而青云直上,与上流社会的大人先生们平起平坐。因此,他虽然并不真正喜欢玛蒂尔德,但为达到目的,却弄虚作假,骗取并刺激她的爱情。玛蒂尔德便成了牺牲品,他们的情场也成了战场,爱情也变成了实现他欲望的舞台和报复整个上流社会的阵地。于连从社会的底层不择手段的跻身到了上流社会,可是紧接着却又开始报复上流社会,这是一种病态的虚荣心。与此同时从马蒂尔德的角度来看这场爱情,我们发现其实有些许的滑稽之处。马蒂尔德——一个上流社会的公主将自己的贞操交给了一个贫民,可是做完这件事之后,她又从那种猎奇心理中清醒过来,后悔自己的举动,开始鄙视于连的出身。但是当于连举起刀想要杀她的时候,她又爱上了于连,甚至于当于连在被关押的时候,她又四处找人帮于连活动,想要把于连救出来。可见马蒂尔德小姐是真心爱着于连的,可是于连却不懂得珍惜。这样的爱情注定第无法长久的。终于,于连因为枪杀市长夫人的举动被送上了断头台……

三、结论

于连经历了两段爱情,但是对他来说,这两段所谓的爱情无疑都是失败的。马蒂尔德小姐喜欢他,他却把人家当作是自己进入上流社会的筹码,甚至不惜通过勾引其他女人来达到自己获得马蒂尔德小姐爱情的手段。最终,马蒂尔德小姐是爱上他了,可是他却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他真正爱着的人是德瑞纳夫人,可是夫人却差点死在自己的枪下。与此同时夫人也爱着于连,为此她不惜给法官写信原谅于连差点杀死她这件事。最终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因为悲伤过度德瑞纳夫人也死了。德拉莫尔小姐买下了于连的头颅,并效仿一直敬仰的祖先将情人的头颅亲手埋葬。可是她却不知道,于连其实爱着另一个女人。因此这场爱情对他们三个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悲剧。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但是一份持久的爱情需要我们去认真的经营。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好,如果在爱情中总是想着靠对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说总想着从对方身上得到点什么,那这样的爱情终究是不会有结果的。现在的社会中也有一些情侣,他们的所谓爱情很多都只是看上对方的家庭、财富什么的,可是不考虑自己在爱情中的责任。尤其是在现在的高校的男女生之间,他们的恋爱都是建立在父母的财富基础之上的,自己不考虑那些日常生活的艰难,也不考虑自己的责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毕业很多所谓的情侣感情就会走到尽头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张德明,《红与黑》:欲望主体与叙事结构[J]国外文学(季刊),2002,(1)

[2] 赵香凌,是野心家,还是悲剧英雄?[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秦鹏(1993.06-),男,陕西旬邑人,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文学院。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红与黑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情人礼赞
红与黑
年少的喜欢,后来的爱情
只爱黑白红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HOT!热温迷情
爱情是狗娘,爱情是灵药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