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影响

2018-07-28 07:08王琳琳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室内设计心理学

摘 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表明了一栋建筑中,空间对于人的重要性。建筑的形体诠释着室内外的空间,而室内空间的设计又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此,我们将从室内的空间尺寸、色彩、材料、光线等几个方面来简要论述一下环境心理学对于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室内空间

一、环境中人的行为与心理

20世纪60年代之后,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所谓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当人们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之中时,环境的氛围不同时,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而会有产生各种不同行为的机会,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人们性格和处事行为等等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不同的影响。

1、安全性

室内设计一开始就建立在人在室内空间是否是安全的基础之上,空间是人们获得安全的蔽护场所。室内空间设计必须首先考虑空间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正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第五章第三节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里提到的:当公共建筑的面积超过50平米,人数超过15人时,需要设置两个疏散口,以方便疏散人员,保障室内空间人员的安全。当人们处于一定的公共室内空间时,会偏向于寻找一定的依托感,如人们去餐厅吃饭时,大多喜欢选择靠近边墙或柱子等有依靠感的位置,而不去选择那些中间的位置,源于人寻找最佳安全位置的心理本能。

2、人际距离

欧美国家的空间注重“隐私”,即个人独立使用的空间。因此空间概念创造了四种人际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距离学”对空间提出了一定的规范,可规划出用于缓冲或免于物理、心理威胁的侵犯。亲密距离:40cm内;个人距离:40—100cm的一般说话距离;社会距离:1m—3m之间的座谈、面谈的距离;公众距离:3m以上的演讲、上课等活动距离。

3、私密性

人们普遍是需要保持个人空间的私密性,对一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一定的控制力等方面的需求,需要得到大家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二、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心理学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时,要按照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来进行室内环境设计和装修,从而满足空间使用者在心理方面的需求,更易找到归属感。室内的空间环境设计,可在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寸、比例大小等方面的基础之上,把握室内色彩的运用和不同材料的不同质感以及光影的视觉感知,再加上一些家具的合理布置,从而达到各部分的平衡,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度与美感度兼得的良好室内环境。

1.室内空间的尺寸与心理环境

室内空间的变化是丰富的,与人心理的关联也是多种多样的,大的空间或是小的空间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在室内空间中,高度与宽度的比例是很容易体现这一点的,不同的层高会使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一次调整高度的过程都是对人心理变化的一次重新塑造。

在传统的建筑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历史的痕迹,高耸的建筑空间会让我们瞬间肃然起敬,让人的心理有一种开阔的感觉。在空间的开窗设计当中也更能贴近人的不同心理需求,向上尖状的空间给人们一种崇高的思想,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甚至是带有特别的意义在里面,小的空间时常会给人一种安全感,而运用的不好就会给人带来压抑的感受,在当今的解决方法中我们也时常会采用吊顶都是加有反射的材料进行合理的解决。在长度与宽度上也会给人不舒适的感受,同样我们会根据相应的空间尺度进行有机调整。

2.室内设计的色彩与心理环境

色彩,作为室内环境设计的灵魂,室内空间装饰的要素之一,它渗透在室内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赋予整个室内空间以和谐的色彩。而不同的色彩又带给了人们不同的视觉效果,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视觉冲击力最强的红色,让人感到兴奋、热情、冲动,是胜利、喜悦的象征,像中国的国旗、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色调、开业典礼和婚嫁迎娶的宴会场;作为暖色系的黄色,给人以温暖、恬静之感,是室内常用颜色,而其黄金色和古代皇室宫廷御用,又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绿色是大自然的象征,象征着生机勃勃、青春、活力而其作为一种新兴的颜色,人们多用绿色缓解疲劳用于卧室或客厅的点缀来赏心悦目;还有高贵典雅的紫色、美满幸福的橙色等等。

3.室内设计的光影与心理环境

在现代生活中,提高室内空间环境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是衡量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光环境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好坏是密切相关的,光和影是室内设计必不可少的元素,空间和光影的相互作用可以创造出丰富而戏剧性的效果,要求设计师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充分满足实用与审美两大功能。包含自然光和人工采光的光环境对于人的情感会起到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苏联心理学家Fletchel的研究指出,在日光灯中加入类似太阳光的紫外线,对健康有益处;Keny的研究亦发现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孩子显得活泼有劲多了。光与颜色对比亦与孩童学习成效息息相关,研究发现亮丽的颜色蓝、黄、绿布置而成的学习环境,比起单调的白、黑、棕色的环境,智商表现较高。

4.绿化设计与心理环境

在现代城市生活的繁杂喧闹声中,人们向往自然界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巧妙地将植物、水景、石景以及中国园林的设计元素引入到室内,将会给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室内空间的人们带来更多自然界的生机,满足人们对大自然意境向往的心理与生理需求。绿化设计在家居室内空间的不同地方摆放不同的绿植会起到不同的点缀作用,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客厅,作为家庭聚会休闲会谈娱乐的主要活动区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客厅有一种心理暗示,是家庭的一张脸,有对外展示的意思。因此,在具体的进行室内绿化装饰的时候要格外注意,选择植物既要显示主人的品味又要表示一种热情的氛围,可以适度的用色彩明快,色泽稍艳丽的观花或者观叶植物。如客厅中的桌几上可以摆放小型且颜色鲜艳的盆花插花,如迎春花、兰花等。挂有条幅书画的墙面也可以配以绿色植物进行装饰,配置上吊兰、常青藤等盆景,会产生一种幽静清爽、生动活泼的情趣,并能表现出主人的修养。

三、结语

在室内空间设计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使用功能作为建筑的主要矛盾已不突出,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的优劣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之前,心理学虽然引入设计学多年,但仅仅起到的只是一定的辅助作用,却并没有得到设计师太多的重视,它应该成为室内空间设计发展中一个活跃的因素,成为室内空间设计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成为其发展的推动力。

作者簡介

王琳琳(1993.11——),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室内设计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室内空间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之住宅设计
浅谈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家具在室内空间布局中的品质特征探讨
跟踪导练(二)5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陶慧娟杨文韬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