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评价研究

2018-07-28 07:08徐可群王业亮李启元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安全评价机电设备煤矿

徐可群 王业亮 李启元

摘 要:在煤矿日常生产管理中,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煤矿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并构建起安全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评价;研究

1煤矿机电设备的基本组成

伴随着能源利用技术的逐步成熟,煤矿等化石燃料类能源的开采和使用量越来越大。为了更有效安全的完成煤矿开采,相关开采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在当前煤矿开采技术和应用管理水平趋于完善的情况下。从煤矿机电设备的体系构成角度来说,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分析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煤矿开采设备在煤矿开采和之后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煤矿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煤矿开采设备也实现了煤矿开采中确定性的分析。例如在煤矿开采中使用自动控制挖掘技术时,会使煤矿挖掘的效率和开采量明显增加,所获得开采煤矿的质量也能够明显提高几个层次。其次,煤矿开采中检测技术的使用会极大程度的提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的科学性。将检测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也能为采矿的具体位置提供参考依据,能够强力的促进煤矿开采业的技术发展和革新。最后,煤矿检测技术是在煤矿开采后期对开采到的煤炭资源进行物质采样化验和提炼等过程的分析,它能够对煤矿中目标检测物质的分类和含量给出明确判断,提高煤矿开采全过程的合理性。

2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界定以及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1基本界定

安全性评价,就是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中,对于其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做出评价结论以度量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系数高,以达到测量设备运行安全的结果,通过评价获得分析目标。

2.2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是检测其安全性能,这就需要在进行测评的过程中严格区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之后對于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整体性分析,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将煤矿机电设备具体的安全程度值计算出来,为设备的操作执行提供依据,对于反馈信息进行处置,包括传感测量、机械设施的动力运行状况等等都要进行安全程度值测试。所以,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中,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来,就可以将机械设备划分为5个单元,相互之间建立关联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信息、执行、机械、检测、动力,对于这5个单元进行指标化,构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3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很多企业缺乏的重要制度,煤矿企业只重视企业设备的生产,忽视设备的安全管理,多数企业的机电管理目前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忽视机电设备的正常维护,没有将机电设备的配件和日常维护列入工作日程中,无法发挥机电设备的优势。国际上多数企业的机电设备处于自动化状态,但是我国的自动化程度较低,技术档案不完整,特别是对流动机电的管理不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企业忽视安全管理,缺乏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没有专门的相关部门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缺少对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宣传和落实,当机电故障发生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和救助,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伤亡,给企业带来直接损失。

3.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少操作和维护知识

煤矿机电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中,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进行操作,但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多数是来自于农村或外来打工者,无法通过表面的操作情况判断事故,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各不相同,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在机电设备故障发生时无法及时给出判断,导致故障发生严重,机电管理部门未及时发挥职能作用,只重视煤炭生产,忽视机电设备管理,造成管理不到位,煤矿的机电安全要求知识面广,但检查管理不到位,无法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加上作业人员缺乏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未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施工,更加容易导致事故问题的发生。

3.3缺乏日常保养,对机电设备的投入较少

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高压和高负荷的运行状态,运行环境恶劣,导致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事故频发,企业为提高产能,让机电设备处于高压状态下运行,拖延对设备的维护时间,对已经老旧的设备未及时更换,导致煤矿机电设备处于超龄服役状态,加上企业由于资金问题,忽视安全问题,对煤矿设备的后期投入较少,缺少对后期培训,没有良好的保养检修,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存在隐患。

4加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分析

4.1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煤矿企业应加大力度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专业知识培训,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在运输、安装、运转操作、检修维护时专业人员能够及时快速处理各种设备故障,进一步提高设备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高效运转。

4.2严格执行设备运输管理制度

机电设备从地面到井下安装地点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运输管理制度,在斜井中运输时,为防止设备跌落,设备必须与运输车采用钢丝绳、连接销等进行固定;同时对于部分易损坏设备在装车运输前应采取防碰撞措施,如高压开关喇叭嘴、采煤机轴承密封以及电机等;设备运输到指定地点后应进行检查登记,发现损坏设备必须立即出井。

4.3规范设备操作

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煤矿企业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电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等,从而有效降低因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事故率。

4.4加强机电设备检修维护

煤矿企业应制定月度、年度检修计划,明确检修项目、检修时间、检修人员以及检修后登记汇总等内容,在检修过程中,实现检修责任制及包机责任制,设备谁检修谁负责,检修期间发现设备安全性能降低、零部件缺失、带病运行等情况,必须及时更换。

4.5加大设备安全费用投入

煤矿企业应加大对机电设备安全费用投入,对矿井内机电设备实现淘汰更新制度,发现设备使用超出规定年限必须及时更换,对于《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的设备必须淘汰,及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机电设备,进一步提高煤矿机械自动化水平。

4.6加强设备入井检查制度

严禁采购质量不合格的机电设备,机电设备在入井前必须对每一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非阻燃、非防爆设备入井,电气设备必须进行充放电实验,设备保护装置必须进行动作灵敏度实验,同时入井前必须详细检查每一台设备配件是否齐全,确保设备在后期安装、运行时安全稳定。

4.7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管理部门将信息技术融入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从而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可靠性。首先,需完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数据库,将设备的型号、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情况细致地记录在信息库中,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控。还要完善现场操作人员与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之间的通讯,使相关管理部门发挥出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5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评价是有效避免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和安全评估有助于节省人力、物力,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生产风险。煤矿企业要针对机电设备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体系,对机电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保证煤矿工业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栋奋.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7,(1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徐可群 身份证号:37048119741128223X

第二作者:姓名:王业亮 身份证号:370404198209135019

第三作者:姓名:李启元 身份证号:370421196701312213

(作者单位:汉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安全评价机电设备煤矿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维护研究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及其自动化改造
探讨如何更好开展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深化设计施工在机电设备安装的应用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系统设计及实现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