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服务型乡村党支部建设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综合能力

2018-07-28 07:08张宗凡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服务型村民群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到治理有效,加强服务型乡村党支部建设特别重要。笔者对加强服务型乡村党支部建设与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综合能力问题作如下思考:

一、加强服务型乡村党支部建设与乡村治理有效的关系

(一)乡村党支部是乡村治理的领导者。乡村治理主要通过乡村党支部,在制度制定、组织协调方面等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为民服务的乡村党支部,时时为村民着想,事事为村民着想,以村民利益为重,不断为村民排忧解难,才会在村民心中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才能使乡村治理达到良好效果,没有服务型的乡村党支部正确领导乡村治理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

(二)乡村党支部是乡村治理的规划者。思路决定出路。乡村矛盾复杂,种类繁多多。各个乡村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理,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大胆探索,不断挖掘,开拓创新,做好乡村治理规划。只有服务型的乡村党支部,才会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规划。没有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乡村党支部是不能有效治理乡村的。

(三)乡村党支部是乡村治理的执行者。态度决定高度。基层乡村党支部是乡村治理的实践者,基层乡村党支部的服务态度和能力直接影响乡村治理的发展方向,服务态度越好,服务能力越强,村民就越信任服务型乡村党支部,影响力就越大,乡村治理效果就越好。没有服务型的乡村党支部治理乡村迟早都会出问题的。山东平度的纵火案,罪犯已经判刑,土地收益金1527万到位了还是问题,确实是问题,怎样分配的问题?村委会的意见是,把这笔钱存入银行,每年可得利息40多万元,用于解决村民的教育、就医、养老等问题,本来这个方案较好,可有的村民就是不同意,要把这1572万分给村民,原因主要是原村委会为民服务不到位,不守诚信,村民不信任,因为纵火的就是原来的两名村干部。

二、当前服务型乡村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有一个服务型乡村党支部特别重要。乡村党支部量多面广,情况各异,在为民服务方面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乡村治理大打折扣。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服务意识不够,不能有效推动乡村治理。少数乡村党支部,工作不创新,少数乡村干部面对社会主义事业遇到的暂时挫折和国内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问题,盲目悲观失望,甚至信念动摇,丧失了精神支柱,迷失了政治方向,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丧失了应有的党性原则,不为民着想,不为民服务或者服务意识不够,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行为和情绪影响了群众,拉大了党群距离,不能有效推动乡村治理。

(二)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有效推动乡村治理。少数乡村党支部,年龄较大,有的高达七十多岁,精力有限,体力不支,能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缺乏为民服务能力,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导致在工作中思路不活、方法不新、效率不高、业绩不好,党群关系冷漠,不能有效推动乡村治理。

(三)服务方向不明,不能有效推动乡村治理。少数乡村党支部,價值观存在一些偏差,少数党员干部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非商品领域,引入价值观,过分强调实现个人价值,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回报,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不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而是挖空心思,捞取个人好处,甚至大肆进行权力“寻租”,丧失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人民利益和党群关系,不能有效推动乡村治理。

三、服务型乡村党支部建设的路径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社员看干部。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受各种考验,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先进典型,是我们党员队伍中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建设服务型乡村党支部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治理,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服务意识是前提。共产党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各级乡村党支部更不例外。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信念的滑坡是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所以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乡村党支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支部的坚定信念,时时处处把人民群众记在心上,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效推进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提升服务能力是关键。各级乡村党支部建设要把好年龄学历关,年龄学历是两项基本的指标,这两项指标对乡村治理起着重要作用,年龄过大学历低下在乡村方面缺乏活力、动力、能力。年龄应该不超过六十岁,文化程度至少应是初中,才能增强乡村党支部的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治理乡村。各地乡村党支部应加强提升学习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统筹兼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拒腐防变能力等,弘扬好家风,传承孝文化,养成好习惯,传播正能量。才能通过自治、德治、法治有效治理乡村。

(三)注重服务效果是目标。时代是出题人,乡村党支部是答题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有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是衡量乡村党支部服务效果的关键。各级乡村党支部要做好平常小事,要把人民群众的大小利益看成大事,要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增收,关键要带领广大村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广大村民在发展产业时,在实用技术方面、资金保障方面等得到乡村党支部的优质服务,让大家富裕,共同小康,这才是服务型乡村党支部的最终目标,才能更好的推进乡村治理。

作者简介

张宗凡,1969.11,男,重庆石柱,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党建;邮编:409199单位:中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

(作者单位:中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服务型村民群众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