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主题山水画图示分析及思考

2018-07-28 07:08胡立芹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黄宾虹黄山山水画

摘 要:黄山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画家笔下黄山主题山水画进行个案分析,从图示形式揭示黄山主题山水画的创作途径及地域特色。在 品味黄山主题山水画文化内涵的同时,探求黄山主题山水画创作更深层的意义,以期对黄山主题山水画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山主题山水画;地域性;当代发展

一、黄山主题山水画图示分析

黄山画派以黄山作为灵感来源和主题素材,突破机械摹古的风气,深入生活,从黄山的自然风光中 寻找绘画的新题材、新图式,无论是立意、笔墨、构图 上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他们讲究笔墨意趣,技法丰富,作品生动大气,雄浑厚重。从明清到当 代,以黄山为主题进行创作的画家很多,其中最具代 表的有渐江、梅清、黄宾虹。渐江,是最早倡导黄山写生的第一人,也是作品 中以黄山为创作对象最多的人。十年如一日坚持登 上黄山写生,创作出大量极具特色的绘画作品,成为 清初画坛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渐江的代表作《黄山图册》囊括了60个黄山重要的景点。其作品构图对比强烈,多采用三角形构图,静物大多集中在画面 一侧。由于黄山山体主要是花岗岩构成,在冰川作 用下棱角分明,高耸陡峭。经过细致的观察,渐江在 描绘黄山奇特的山石结构时多采用几何图形,线条 刚劲有力,骨法用笔得徽派版画之精髓,采用方直线 条概括复杂的山石结构,凸显山石之气势,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黄山的地质地貌特征。笔墨精炼,对于自 然之境的感悟给观者无限的视觉冲击。黄山为渐江 山水构思取意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泉。黄山自明代 以来变成为文人墨客的心灵归宿,每个艺术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正如高居翰在谈到渐江与黄山之间的关系时所说:“画家如果有论画的文字 流传,他们多数会称:他们的绘画导师乃是大自然,而非前人的作品。为弘仁作传的作者们一贯认为,弘仁数度登览黄山,此一经验引发了他在绘画上的长足进步,而弘仁本人也以一首七言诗自表心迹:“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 在渐江的影响之下,黄山写生已经成为清初艺坛备受推崇的时代风尚。黄山清奇的图式也影响了黄山周边及新安江一带的画家。他们纷至沓来,到黄山游历写生,查士标、汪之瑞、萧云从、石溪、梅清、石涛等都有黄山题材山水画图卷存世。

梅清,是黄山三巨子之一,也是宣城画派的代表人物。梅清与渐江同为安徽籍且都为明末遗民身份。画家贺天健曾言:“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梅清一生两次游览黄山,虽然次数不多,但用心去师法造化,开创了黄山题材山水画的另一番天地。梅清在描绘黄山图示时主要以山石云海为对象,以绵密的线条去勾勒黄山神韵,同时注重表现黄山水润苍劲情趣。梅清的作品有一种山村野逸的清秀之风,创造了与渐江孤寂风格截然相反的“可望、可行、可居、可游”的黄山图示,令人耳目一新,开创了极具现代审美意识特点的山水画新图式。与渐江一样,梅清也重视写生,他的代表作品《黄山图册》线条飘逸,画面生动。梅清画作在师法古人和师法自然的同时,更注意个性的表达,打破了机械模仿自然的藩篱。

黄宾虹,是近代黄山主题山水画创作最为成功的一位艺术大师。其祖籍在黄山脚下的安徽歙县,他自十九岁首登黄山后,陆续九上黄山,自称为“黄 山山中人”。黄山胜景给了他艺术灵感,他沿袭了渐 江、梅清等人师法自然借鉴传统的做法,同时又博采 众长,融会中西。黄山题材的创作贯穿了黄宾虹漫长的艺术道路,留下了上千幅有影响的作品。其作品功力独到,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写生实践,研究黄山 的形态特征、山石结构、质感肌理等,深悟黄山的精 神气质。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对故乡山水的浓浓眷恋。创造了既富有地域特色,又具有个性特点的现代山水画艺术语言。黄宾虹先生的贡献不仅在艺术实践方面,作为近代黄山山水画的集大成者,他还十 分重视黄山画派的理论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系统地搜集了明末清初黄山画派的理论资料并进行研究,编撰了《黄山画家源流考》一书,成为研究黄山及相关画家不可或缺的资料。

不同画家,由于各自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审美倾向、个人性情的不同,从而创作出独具个性的图式风格。黄宾虹的黄山写生遵从四个程序:游山玩水,坐望苦不足,山水我所有,三思而后行。其创作体现 了西潮涌动时期传统派的特点:第一,写生注意与前 辈画家的笔法相映证,同时有意识地与西画写生保持距离;第二,写生过程中参以内心的感悟,并不完 全依照客观景象描摹;第三,以线条勾勒,不参以明 暗。赖少其先生在山水画作品《黄山写意》题跋曾中 写道:“学宾老画,鲜有成功者,学黄宾老法必能成功,细察黄山一木一石,一丘一壑,无不是宾老之法,此法与传统同,皆从自然中来也。”(题《黄山写意》)总之,黄山主题山水画的艺术语言,无论是技法元素,还是综合运用,都强烈地表现了雄浑壮阔地域 山水画创作再思考。在追求鲜明地域特色的同时,绘画风格达到了理、意、法、趣的和谐统一。

二、黄山题材山水画当代发展的思考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传统山水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山水画表现方法固守成规,缺乏时代气息与活力;或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而导致画面的空洞。因此,回归自然,去自然山水中寻求灵感与突破,对当下的山水画创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山水画的本质是客观自然之景在画家主观精神世界的延伸。情景的融合是构成中国山水画审美情趣的主要元素。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澄懷”强调涤荡内心,过滤一切功利之心。“山水以形媚道”强调山水以美好的形 象来体现“道”的真谛。在宗炳眼里“山水画”以形媚 道,通过对于山水的参照不断内省,从而获得超脱世 俗的精神人格,得到一种“仁智”之乐的精神涵养。从古至今,优秀艺术家的创作方式都是走进自然,与 自然合二为一。渐江等人的山水画创作表明,画家 的创作是与自然山水的关照密不可分的,外师造化 是中得心源的关键,以自然为师。

渐江等早期黄山画派艺术家在明末清初的大环境下,以师法古人为风尚,同时也不放弃对师法自然的追求。登上黄山,去认识黄山的山川地貌、烟林清旷,真正做到胸中有丘壑。渐江首开黄山写生之先河,梅清、石涛、黄宾虹等延续了黄山写生的艺术创作传统。这对后来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山写生的精神更应该被我们今天的画家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自用我法”,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当代山水画。

黄山的魅力是什么? 是地域、是文化、是内涵。黄山主题创作能超越时代、审美、地域而产生巨大的 影响,最关键就在于艺术家将自己的内在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趣,与自然之景有机结合,创作出具有深刻 的人生启示意义和强烈的审美感染力的作品。要多 从渐江、萧云从、梅清、汪采白、黄宾虹、赖少其、黄叶 村等人的作品中去寻找深层的文化积蕴和丰厚的人文精神。我们的创作不能脱离当下社会的发展,要 关照当下山水画艺术的新动力、新精神,进行地域特征山水画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院.论黄山诸画派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1987.

[2] 汪世清.艺 苑查疑补证散考 [M].石 家庄:河 北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胡立芹,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美术,研究方向: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黄宾虹黄山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黄山冬之恋
一锤子凿不出一口井
学生写话①
黄宾虹的佳作
黄宾虹的佳作
程灿山水画作品
黄山迎瑞雪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