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尘与雪》纪录片看天性的回归

2018-07-28 07:08李钏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命

摘 要:加拿大摄影家格雷戈利·考伯特耗费十三年的时光完成《尘与雪》,这是一部以摄影集为基底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个孩子生命的开始继成长的迷失到回归的过程。影片像是一场精心策划又不露痕迹的表演,浑然天成空灵唯美不可方物。传递了追逐回忆,守望轮回,回归本真的纯挚感情。

关键词:《尘与雪》;生命;轮回

初看尘与雪,仿若梦境,唯美而空洞,不知其所以然;再看尘与雪,入了考伯特的世界,平和而宁静,人与自然失了真的和谐;三看尘与雪,走出梦境,看见了自己的一生。简单的画面,平淡的情节,不掺杂任何商业性和娱乐性,震撼的画面附上禅音般的配乐和史诗般的旁白梦醒时感受到自己被震撼从而加速跳动的心。探索动物的语言和诗意的情感,人的命运无法分离于自然的命运。影片传达的是一种宁静到极致的和谐,生生不息的轮回与深切的初心之回归。

一、《尘与雪》的剧情梗概

《尘与雪》讲述了一个梦,一个少年的一生,每个人的一生。混沌初始,生命孕育,那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少年经历了身边人的死亡,火烧过的废墟,执着某种依恋,在成长中苏醒,想起一切,被时光淡化的,被杂念欲望掩盖了的那片雪,找到了遗忘多年的面孔,是自己。

影片开始,一片祥和,第一眼沉睡,披着纱衣的少年毫不设防的依靠于同伴身前,游荡于河中,穿梭于象群,每一秒都是一生,每一瞬间都是永恒。水底深处的游弋,宛若子宫中的孕育,初生到伸展,继而学会拥抱,就像天地初始,宇宙洪荒,一片混沌,生命偶然的诞生,迎向日升时的第一束光。“它们是我经历的回眸,也是我的信仰。”仰望天空是无尽的苍穹,无尽苍穹存在于眼中。没有杀戮和伤害,固而交始的柔和,周而复始的存在。本片进行二分之一,回到最开始的画面。“我愿透过大象的眼神看万物,我愿加入这场没有舞步的舞蹈,我愿化身为这舞蹈。”总有一个信使,沟通生与死,在湖水深处触摸阳光,任身体沉浮,愿再看到你的面容时是稚嫩的眼眸,是微红的眼眶,是粉嫩的容颜,是跳动的心脏,是遗忘封存多年的面容。聆听,梦里,另一个国度,你的声音。至影片的末尾段落,一男一女在河水深处舞蹈式的演绎动物的交媾,为生的隐喻,重复着从开始到结束。

二、《尘与雪》的“生命观”表达

(一)轮回观中的生命呈现

大象、老鹰、花豹、海牛、抹香鲸等物象的转换,灵魂的迁移和继承。前世因,今世果,现实存在的生命元素汇聚体只是前世灵魂的容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失寂灭。万物皆有灵,轮回亦是,形变而神在。即六道之内,生死相续。羽变火,火变血,血变骨,骨变髓,髓变尘,尘变雪。生命的终结到胚胎的孕育,万物衍生,又归于此,万物分离,复又相聚。即五火流转,永恒轮回。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人生的过程也是死亡的过程。落叶归根,不生不灭。

(二)色彩中的生命呈现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色彩是自然与生俱来的特性,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艺术美学,能够换起人们无意识的联想,它源于经验。威尼斯“尘与雪”摄影展中所有的照片印制在一种源于日本的特殊的手工制作的纸上,单色通透完整的呈现出照片本身的流露的静谧,营造一个密闭的空间,涌动着生命的不息。

考伯特以单色褐色为主旋律贯穿《尘与雪》始终。影片中的土地、沙漠、湖泊、沼泽等元素时时刻刻都在流动变化,褪色至混沌,最终变成褐色。褐色在自然界中是枯萎死去的色彩,人们更多的联想到事物衰老的过程。从形式上看,考伯特带给我们一个消色的世界,有意剥离了色彩的装饰,获得丰富的影调层次,展现更为细致精密的图像轮廓。从内容上来看,褐色是红、黄、蓝结合的产物,它吸收了每种色彩的特性,而在褐色中,这些个性都不见了。远方的天空代表不确定的远方,咫尺的土地象征遥远的过去,一页页翻过的陈旧纸张揭示时光的流转。宇宙洪荒,万物生长过程中的鲜明的记忆与烙印,在逝去之后归于平静。从接收效果上来看,褐色给人一种历经铅华后尘埃落定的感受,影片以纪录片的形式带给观众超现实感,沉浸于悲凉的时空深渊,沿着记忆的路线,一直倒退,倒退到原点去寻觅初始的自己。

“电影不存在于胶片上,甚至不存在于银幕上,而只存在于观者的头脑里。”观者与摄影机合二为一,与拍摄角度合二为一,观者习惯并融入影片所营造的气氛中,潜意识认为这些事物的颜色理应如此,仿佛从远古便存在。当一切不复存在时,褐色是生命周而复始的最终归宿。

三、主题的理解与启示

“尘”,久也。灰为尘,祸为尘,欲念为尘。“雪”,水汽冷却至0℃以下,凝结成的冰晶体。动物思想混沌,只拥有本能,归为尘;人类智慧,拥有思想善于创造,归为雪。人有七情六欲,人性本恶多于善,归为尘;动物简而单纯,归为雪。尘与雪,合起来即为人或者动物,人归于动物,总体为一个意识个体。

意识个体分为两个方面,一为理性,一为感性。自生命起源,先有微生物,再有植物,而后衍生动物,最终人在动物中脱颖而出,踏上文明之路。所有不包括人的动物,在意识层面上进化非常缓慢,所表现出的,近似为天性,亦为兽性。这种天性,理性矇昧,逻辑思维极弱,以尘的状态显现,而感性方面,则纯真之极,以种族延续为大善,可称得上佛学里心境的最高境界,不垢不净,以雪的状态显现。而人,在理性方面超越动物不知何几,显现出雪的状态,但是感性,却失去了原始动物的纯真。初生的婴儿与动物很接近,在漫漫成长的过程中,理性在学习中不断升华,由尘上升为雪,而感性,性情,却变得越来越复杂难测,滋生阴暗,由雪下降为尘。这种下降无关善恶,而是说人失去了纯真,当代的年轻人大都迷茫,浮躁,不够坚定,没有梦想,正是堕落的表现。该影片“羽化焰,焰化血,血化骨,骨化髓,髓化尘,尘化雪”一些列晦涩难明的隐喻,实质上是一种呼吁,呼吁人们重视精神世界的纯净,洗涤铅华,由蒙尘的人性,向晶莹剔透的天性回归。

《尘与雪》是一个人与空气、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写真。人与动物间的亲密关系无需语言,他们通过空气,通过抚摸,通过眼神,通过水流进行交流。这个世界有了爱的依赖,也有了心灵间的感应和灵魂的交替,生命的存在在这个影片里不是用动感来体现的,那是一种静止却无形中带走我们思维和心灵的力量,生命在这样的空间里表现得异常完美与磅礴。影片刻意压抑人类的地位,动物与人互不侵犯各自完成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然而镜头却把这两者微妙的融合在一起。

四、结论

《尘与雪》是单纯的,每一帧画面都是极简而干净的,它是奢侈的,它耗費了一个摄影师灿烂的季节,它是荒凉的,你会感受到来自它的无限悲伤,它会勾起你内心的恐惧,你曾遗落的记忆。有些必然,挣扎只是枉然。尘飞扬,褶皱的呼唤还在沉睡,只为了掩饰内心的颤抖,逃避着不可挡的分离与重归时的迷失。一切终将逝去,时间从未停止。心灵像是被尘封,书页被合起。想起一切,看见所有的幸福,却唯不曾想起失去的一切,你已不在,你还存在。四海八荒,虚无的沙漠,寂寥的土地,焚烧的火苗,尘白的骨灰,在每一寸土地,幻灭。吞吐的气息,一鞠清水,都浸染着生命的存在。一个人独舞,数万朵精灵的陪伴,指尖皮肤,与之同在,交融。用心聆听,风的呼喊,沙的共鸣,记忆翻滚回旋,耳边,是你的声音。

作者简介

李钏,女,1995年3月,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学位,扬州大学,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生命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生命
诗,不是远方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震撼瞬间:怒放的生命
生命的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