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水别墅的设计创意

2018-07-28 07:08李明霞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赖特设计

摘 要: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著作之一,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经典之作。本文对流水别墅的设计进行探索与分析,从而深入的认识这一建筑的瑰宝,感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并从它的身上体会赖特的”有机建筑”这一设计理念。

关键词:流水别墅;赖特;设计;有机建筑

一、流水别墅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个孤傲的美国人对东方文化却一往情深,他便是赖特。而流水别墅作为赖特的经典之作,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周围是成片的栎树林,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映红了整个山谷。匹兹堡百货公司的老板考夫曼迷上了这咚咚的泉水,并买下了这块地产。在赖特的塔里埃森学校进修的考夫曼的学建筑的儿子,引荐了赖特为其父在此地设计一幢别墅。赖特深深地迷恋着这里优美静谧的自然环境。他认真地对地形进行了细致的察看,并和助手们对15 cm以上直径的树木和较大的山石都记下了明显记号。这里优美的环境使他灵感顿发,进而巧妙地利用环境、充分地考虑到山石、瀑布、林木的自然位置,他要把别墅融于其中。从平面功能布局分析中可以看出,整幢建筑呈横向布局,争取到南北朝向,以获取最佳的日照和通风。

流水别墅的外形,两层悬空的大平台,扁平的形体高低错落,前后掩映。一道道白色的横墙悬臂与几条竖向暗色而粗犷的石墙组成了纵横交错构图,给人一种灵活而又稳定的动感;与横向山石和纵向林木交相辉映,一眼望去:错动欲飞的青黄色的挑台,仿佛被其后矗立的两片片石墙牢牢地钉在山谷里峥嵘的岩石之上。溪水从挑台下面怡然跃出,为静默的建筑带来了欢快。整幢建筑仿佛是从山石中破土而出,四周林木葱葱,轻风掠过,光影婆娑,与悬板下浓重的阴影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二、流水别墅审美浅析

(一)流水别墅的空间设计

别墅共3层,面积约380m2,以2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1层平台向左右延伸,2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像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流水别墅的形体设计和质感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要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山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似的,但是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沉稳、坚定的效果。进入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必然先通过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边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都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层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于起居室空间之中。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垂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與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挑的阳台为最。

两层的挑台。对流水别墅那大胆悬挑的关注使它成为现代主义者挑战重力的一种有力的表达方式。这所房子,赖特增加的不仅是它结构系统的效率,也意味着增加了风险。看到那些交叉、重叠像是风格派的几何平面则让人心里觉得它和“国际式风格”的争论有历史联系。从溪对岸的路上看正面,这些胸墙像漂浮的扁带,在空中展开。但从小溪下游岸边看,它们在形状及布局上呼应着两块悬挑石块,使它们产生了其下面的瀑布同时反映出层叠下落的水花。

整个建筑群与四周的山脉、峡谷相连。两个主要平台上厚而圆的胸墙则强调了混凝土可塑的荷重感,在视觉上,这种荷重感被光线及平台外罩的杏黄色油漆削弱,展现了建筑体形在景观中隐喻的角色。

垂直墙体和粗砌的毛石支撑着挑台和混凝土板,看起来像切开了它们似的。

(三)流水别墅细部的装饰和色彩处理

在这里,并不只是用围合空间来限定建筑形式,形成空间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间介于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走道、桥、平台以及台阶。流动的溪水及瀑布是建筑的一部分,永不停息。这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事实,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建筑像流水别墅这样完全且不可否认地依赖时间的历程。

触觉、嗅觉及听觉总是成为一个感受建筑及其布置的整体因素。房间的对角则留有玻璃封闭的小窗,以免小溪的水声及水气渗入房间,通过它及悬挂的楼梯,使居住者从隐喻落到实际,以一种真正的运动感知方式经历与流水别墅建筑的交流。

(四)光和影在流水别墅中的运用

别墅内景之一。赖特给这所住宅取“流水别墅”这一名字是要描述建筑与用地之间的统一和动态的联系。强调流水别墅在自然中是隐居所的角色,使得人们将它和别墅建筑及风景如画般设计的悠久传统相联系。屋内,悬在溪流上方的起居室地面铺着上了厚蜡的石板,光线照进来时,就像涟漪在河床上起伏。

整个设计理念的表达揭示出流水别墅绝大部分空间的围合“如同它本应赋予的完美形象”。

三、从流水别墅看赖特

流水别墅是赖特提倡的“有机建筑”的代表。在赖特眼里那些用玻璃和钢铁为材料的建筑不过是一个个玻璃方盒子而已。赖特始终保持着对天然材料的情感沐头和砖块。造型简单、对材质忠实、环境与建筑互相密切配合。赖特一直坚持:“大自然就是我的教堂。”他的设计从内部功能出发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挥想象能力去寻求一种有意义的外在形式。他将建筑看成潜在的诗追求的是一种能唤起诗意的反应。人们常称赖特是一位浪漫主义建筑家实际上这是他个性化的表现。这位大胆的设计师在年近古稀之时造就了这座为世人惊叹的瀑布上的房子。那栋瀑布上的房子在时间的流逝中光彩依旧启静静地站在山间凌于溪上所水声潺潺。赖特诗一般的建筑和他“有机建筑”的理念更是愈加耀眼。我们应该始终铭记的是他尊重自然尊重建筑的恭谦。

四、结语

毫无疑问,流水别墅开创了美国建筑史的新篇章,它可以被理解为是现代建筑运动里程碑式的建筑,如果说人类精神活动所达之处既是建筑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赖特是成功的,他的作品中所洋溢的是同大自然对话的欣喜流水别墅代表的有机建筑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对自然的深层次理解,对生活空间的只维想象。建筑空间的开放与流动,地域性文化及材料的表达等固有的“精神内涵”。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建筑文化精髓,仍值得我们不断回味、分析和继承。

参考文献

[1]王天锡.建筑的美学评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吕道馨.建筑美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明霞(1995-),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学,研究方向为设计史论。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赖特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每天做最重要的事
又到乡间
又到乡间
致命悬赏
有种设计叫而专
邻家球星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如何让你不杀我